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时间:2022-07-29 10:19:29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考中阅读理解在整个卷面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阅读是学生头疼的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态

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造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慌,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因此,遇到困难一定要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二、选择合适的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如七、八年级的阅读材料,倾向于生活实际功能,问路、指路、接听电话、天气表达、寻物、招领等,而在九年级的阅读材料中,人文情感、社会责任、道德伦理深深隐含其中。另外,多选择一些与所学课文训练要点相契合的文章,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进而强化课内学习。

三、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

做好阅读前的必要铺垫是激发兴趣。老师可以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来历,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或者通过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猜测生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环节的缺少会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口头的或者书面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目的和针对性。老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教会学生粗读文章,以了解大意,并能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教会学生分段细读,抓住主要事实,关键语言点,明了文章结构,深度理解。

四、学会使用工具书

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学生不会使用工具书,遇到生词,先问老师。乍一看,阅读课进行的轰轰烈烈,学生不懂就问,阅读积极性高涨,殊不知,这样的阅读既不科学也低效。我们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提倡学生遇到疑问查找工具书,逐步培养其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老师注重并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是指导学生独立阅读的保障。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老师也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词汇障碍,遇到生词时,如果不影响语义的理解,跳过它,继续阅读,这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不打断阅读思路。有时可以通过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测词汇的意思,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

五、会找关键词

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回味一番,对文章的段落结构、中心思想、人物事件、论点论据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看几次。要留心关键词句,注意弦外之音。对文章的评价分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而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想当然。切记:想当然,就会出错。如果文章太长,你可以先把文章后面的问题看一遍,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样可以帮助你去掉杂念,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的正确率。要善于找关键句,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首句,往往有可能是关键句,可以帮助你掌握文章的大概,理解文章的主题。此外,还应细读文章,因为有时的试题是考细节。可以边读边用铅笔做点标记,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即五个“W”—— who,what,when,where,why)划出来。凡逢人物就圈起来,看完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几个人,一目了然。

除以上提到的几点外,学生还要注意培养语感和阅读速度,语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强,视读的速度就快。读完每一篇文章,都应总结归纳一下,积累了多少单词,惯用法和句型,这样语感自然就会好起来。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变负担为乐趣。

上一篇:小议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心理学 下一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准则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