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低年级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时间:2022-07-29 10:11:41

如何实现低年级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爱说笑,好动。为了让低年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实现低年级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1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找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场景、比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发现问题。

教学片断:分苹果(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说明:正值秋天,是果实丰收的季节,把学生一下带入生活实情中)

师:黑板上有一堆苹果,先估算一下有多少个,再数一数。(说明:模拟苹果教具,可操作性强)

师:把这堆苹果分成两堆,谁会分?还可以怎样分?(说明: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演示,还有许多学生举手)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分苹果,是不是?(说明:老师这一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数学是充满乐趣的“学问”。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2 创设情境,营造与人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

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学习、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是教学中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单一的交流形式,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使学生感到轻松自由,自然就会成为交流的主体。

教学片断:分苹果(二)

师:同学们都想分苹果,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苹果比赛。(说明:此时出示课题“分苹果”)

教师提要求:①每5个人一组(每组一套模拟苹果)。同学之间要合作,一个同学负责分,其他同学分别说怎样分。②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师:请同学们按小组汇报分的情况。(说明:每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分的情况,教师按学生分的顺序,在黑板上用数与形表示出来,展示学生的成果)

师:把10个苹果分成9和1你想到什么算式?10分成8和2你想到什么算式……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如: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说想到了9+l=10,10-9=1,马上有学生补充,还有1+9=10,10-1=9,接着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想到3+7=10,7+3=10……这种合作学习,增加了信息交流量,提高了学生的见解。在交流中,学生不断地被同伴认可,一次认可就是一次成功,成功可使学生产生自信。这种良好的情感体验的不断实现,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力。

3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数学问题,展开数学思考,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前提,根据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的特点,我在教学时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教学片断,分苹果中练一练第四题:

师: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的是什么内容?

生:图上画的是小河里有10条鱼,一只小猫在河边钓鱼。

师:学生观察得真仔细,表达的意思也很完整。

师:根据这幅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①一共有几条鱼?②小猫钓了几条鱼?河里还剩几条鱼?③小猫钓着鱼了吗?④小猫把10条鱼都钓走了,还剩几条鱼?⑤小猫钓鱼有几种钓法?⑥你会想出什么算式……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

4 给学生留下学习与探索的空间

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留足思维的时空,让学生自由发展,想象就能张开翅膀,在学习的领空翱翔。课堂教学不该由教师主宰,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的循环过程中,采用直观对比、操作探究、小组合作、游戏、实验等方式,通过相互交流、启发,取长补短,实现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了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把学习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为交流学习的亲密伙伴,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简单数据调查和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自主地积累知识、获得信息、解决问题、提高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低年级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上一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作法 下一篇:自制教具为实验教学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