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7-29 08:46:26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Abstract: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 is the main way to cultivate high-level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applied skil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 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be helpful for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问题;对策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248-02

0 引言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自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始,到如今已过了六个年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业已达到50%以上。然而,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迅速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决定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1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不平衡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多,而西部地区数量则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失均衡,中东部地区发达城市较多,经济发展较快,对人才的需求较大;而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对人才的需求也就小一些。因此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时候,会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来控制数量和规模,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人们的思想重视,中东部地区的教育比较发达,学校的数量较多;而西部地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区位等各方面原因,在教育的发展上一直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两者在教育发展上的差异也导致高校的分布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经济的发展关键还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的就是教育。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以及一系列扶持西部的政策下,我国应该着重加强西部地区对教育的投入,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

1.2 生源质量较差

根据教育部门的调查统计结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中大部分都是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学生,甚至还存在不少跨专业的生源,很少有一本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专业性较为欠缺,实践能力较差。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同度较低,绝大部分较为优秀的学生不会选择就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我国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学术学位研究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认同。虽然国家如今制定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战略,但是几十年形成的认同体系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得不到认同还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培养成果并没有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预期。特别是单位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没有突出的实践能力,而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比,他们在基础理论和创新能力上又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仍需改进。

1.3 双导师制未得到有效落实

专业学位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实践型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更加务实。然而,受多年来实际教育情况的影响,多数教师往往还是采用学术学位教育的方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的学生,很少涉及实践层面的内容。为了有效的弥补这个缺陷,实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3年共同《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培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双导师制是指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具有实践经验的导师共同来完成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实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这一方式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根据笔者的了解,校外导师往往只是“名存实亡”,很少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有些同学甚至到毕业都没有与校外导师见过面。双导师制的设置由于要求校外的一些比较成功的人士参与,而这些人往往又工作繁忙,因此实施起来有不小的难度,大部分学校对这项制度的落实都不够理想。

1.4 学位论文质量不高

经过研究生期间的几年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研究能力可以说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而最能够反应一个研究生学习成果的就是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提高其实践能力。但是,根据全国教育硕士专家的统计数据:有三分之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能够联系实际并进行创新,达到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有三分之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脱离实践,过度的注重理论研究;还有三分之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较差,离合格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专业学位论文达不到培养目标规定的标准。

近些年来,国家对专业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愈发关注。虽然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专业学位论文的管理,但是由于并没有合理有效的监督措施,学生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仍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生的论文偏于理论,没有创新,这与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相差甚远。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加大重点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缩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差距

在西部大开发、支援西部的战略环境下,国家应该加大政策上的倾斜力度,针对西部地区弱点进行最有效的扶持,从而减小经济以及区位的劣势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带来的负面作用。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着重加大对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学位学科的投入,尤其是重点学科以及一些专业性学校的建设;另一方面,应该制定一些有关西部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惠政策,从而能够吸引优质的生源,并逐步的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区域优势。此外,国家应该鼓励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把东部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到西部来拉动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同时,应该鼓励走出国门考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武装自己,进一步的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的差距。

2.2 大力宣传教育,吸引优秀生源

众所周知,生源质量是保证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不例外。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应该通过媒体以及校内宣传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它,让同学们知道专业学位是和学术学位相同层次的教育,同时学校应该积极的对专业学位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在宣传推广的同时应该进行政策上的引导,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优惠的政策以及就业上的帮助,以此来吸引优秀的生源。

2.3 落实双导师制,保证培养实践性

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双导师制的相关措施,但是这一政策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双导师制最大的特点是吸收校外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士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来。但是,校外人士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他们不可能为了参与教育而放弃自己的生活,这就使得双导师制无法得到较好的落实;另一方面,学校的圈子相对还是比较窄,这就使得学校接触到的人员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影响双导师制良好落实的一个因素。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落实双导师制。政府应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一方面,积极的利用政策引导学校和企业的对接,行成校企固定合作,增大校外导师的来源。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减免税收的方式鼓励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人士走到校园里去给学生传授经验,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另一方面,企业派出人员去校园传授经验也能够增大自己企业的影响力,并且能够优先获得学校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来补充和增强自己的力量。这样,通过双导师制的落实,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经验,企业也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形成了双赢的结果。

2.4 建立专业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学位论文是最能够反应一个研究生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的载体,它是研究生学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障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

首先,论文的选题要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导师应该全程参与和指导学生论文从开题到答辩的整个过程,同时应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以及学生的就业目标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的写作和发表能够有效的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学位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导师、学校以及教育部门针对学位论文要严格把关。在论文的开题、中期以及答辩环节应聘请相关专家并至少有一名校外专家的参与。同时,应建立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淘汰不合格的论文,褒奖优秀的论文。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竞争的选拔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创造能力。

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把握机遇,改善自我,提高管理和教育水平,积极的响应国家的政策和措施,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良好的发展。同时,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专业性人才,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静.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王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D].湖南农业大学,2009.

[3]张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D].复旦大学,2011.

[4]周频.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

[5]俞继仙,苏玉亮,肖立山.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J].石油教育,2011(06):62-64.

上一篇:从“破窗效应”看高校教职工考勤管理问题 下一篇:吴莫愁:比起痛苦,振作更值得我们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