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时间:2022-07-29 08:18:12

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提高数学成绩。

一、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接受知识信息达到最佳状态及效果。

二、教师应该对学生经常进行数学学习目的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增强自己的数学学习责任感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促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

三、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当好“朋友”的角色,在生活上、思想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在学习上循循善诱,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五、潜移默化,呵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品格,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敬业态度、责任感,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难度相应增加,学生是迎难而上,越战越勇呢;还是知难而退,越学越觉得没信心呢?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与培养。如果能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之中,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以,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提高数学成绩。

一、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意识倾心。这种倾心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投入学习之中,也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刻苦学习过程中养成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证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要想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那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如果教师厌烦数学,那么他〔她〕教的学生也肯定厌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保持对数学的兴趣。作为教师,三尺讲台,就是燃放激情之地。每一节课,教师都应当充满活力,课上得津津有味,学生才能学得津津有味。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量满足他们的新鲜感、好奇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目的。

二、明确学习的目的,增强主动学习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只是掌握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学会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面对客观现实,用数学的方法分析矛盾,解决问题。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应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要靠自我努力。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经常进行数学学习目的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增强自己的数学学习责任感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促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

“日有所得,志在必得”,作为教师,就要让学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具体地说,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即课堂上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现在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有何联系,对今后发展有什么意义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开发学生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创造一个和谐的情景,就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从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路人”、“主持人”的角色,给学生提供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

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七年级教材)时。我先让学生对教室中学生座位进行确定,让他们明确某个同学在第几排第几列。然后引导学生,假设在电影院找座位这一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再进一步引导他们在全班学生成绩总表中,查找某一位学生的某科成绩。这几个步骤,循序渐进,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他们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再到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但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事物之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活动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身边的数学,使其产生学习内趋力,进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四、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朋友的关心、爱护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加鼓励,恰当引导,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当好良师、益友。

上一篇:浅谈幼儿园早期阅读构建 下一篇: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