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合作采购的实践与方法研究

时间:2022-07-29 06:53:59

联盟合作采购的实践与方法研究

【摘要】

在剖析国外联盟合作采购案例的基础上,阐述联盟合作采购的作用、意义及对我国图书馆界的启示,并着重论述国内联盟合作采购成功运行的几个基本要素。

【关键词】

合作藏书建设 合作采购 联盟合作采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读者阅读偏好的改变及出版环境的变化,使得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嬗变:一方面海量的信息资源令图书馆无所适从,昂贵的电子资源又使采购经费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日益深化和多样性的用户需求,凸显出各馆资源不足的劣势[1]。A.肯特对匹兹堡大学图书馆1975-1977年入藏文献使用情况的调查表明,入藏图书40%在7年中从未被使用。Macalester College也有类似的发现――1974-1975年间入藏的图书,50%在入藏第一年未被使用[2]。因此,一方面面应对大量闲置文献占据空间的问题,另一方面又陷入无法实现自给自足的困境,图书馆必须变革文献配置的方式。采用联盟合作采购的途径,促进地区甚至全国文献资源整体的合理配置,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并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文献需求[3]。

联盟合作采购的意义和作用

1.1 合作采购的定义

P. Johnson将合作藏书定义为“在两个或多个图书馆之间以有益于用户和成本效益的方法分担采购文献、建设馆藏和管理馆藏增长和维护的责任”[4]。她指出,通过进行合作、协作,协调馆藏建设方面的不同尝试,首要的意义归诸于一批图书馆经过在馆藏建设方面的努力,获取的馆藏比任何一个馆在自身范围内提供的馆藏要更加广泛和丰富。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清楚地指出:合作馆藏发展是图书馆馆藏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方式之一。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图书馆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分工,各自尽可能将一定范围内的文献收集齐全,使各类型、各学科文献在整体上更为充实,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浪费,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资源共享[5]。吴明德教授在馆藏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馆际互借、合作采访等活动,不能称作合作馆藏发展。合作馆藏发展必须是图书馆之间在馆藏的建立与管理等方面有正式的协议,馆藏发展的政策互为影响,而且保证彼此的馆藏互相依赖。合作馆藏发展不仅要做到目前馆藏资源的共享,也应规划未来馆藏资源的共享[6]。

因此,合作采购是合作藏书建设的一部分,是多馆合理配置馆藏的基础,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利用合作成员内部的经费和人力资源,在不增加经费投入的条件下扩大文献收集的数量和范围,更加充分地满足成员馆用户的文献需求。

1.2 合作采购的作用和意义

合作采购作为合作馆藏建设须臾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主要具有下述几方面的作用:①有助于拓宽地区或者系统范围内学术性文献覆盖的范围,保证某些学科、某些类型、某些文种文献的完整收集,从而在不增加经费投入的前提下,增加可资利用的馆藏范围,提高用户获取文献的比例。②明确的分工能有效规避误购、重购文献现象的出现,合理使用有限的文献购置经费,从而在充分反映本馆读者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提升馆藏的专门性和特色,提高藏书的质量及使用的经济性。③共建联合目录能使读者更加快捷、方便地通晓联盟内各成员馆的馆藏,使读者检索文献更具目标性和专指性,文献请求能得到更好的满足。④促进文献合作采购网络的发展以及重点学科资源中心的建设。合作采购网络的各中心馆,一般都设在某一学科在国内或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师资力量强、教学与科研水平高、拥有较丰富藏书的图书馆内。因此,不仅可以促进中心馆重点学科的藏书建设,而且有利于形成一批文献资料中心,甚至地区性或全国性文献保障中心。⑤合作采购有利于成员之间推进计算机管理与联机服务,提高文献采购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密切成员馆之间的工作联系,及时交流和分享文献采购的经验。

国内外合作采购发展历程

国外文献合作采购的历史悠久,早在1896年,美国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约翰克里拉图书馆和纽柏利图书馆就开始了合作采购文献方面的实践。随着图书馆外部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及认识的深化,参与馆由单一到综合,地域范围由本地发展到跨地域甚至跨国之间的合作,在文献类型方面也由期刊、图书发展到了各种类型和载体文献。例如,世界著名的法明敦计划(Farmington Plan)是美国首个全国性的合作采访计划,计划实施30年后终止,其中固然有成员馆改变文献收集的兴趣、书商的服务品质不佳、购书经费紧缩、成员馆不愿收藏本馆藏书计划外的文献等因素[7],但是,信息技术设施匮乏、缺乏联合目录以致不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也是计划失败的因素之一。20世纪70年代建立的科罗拉多图书馆收集组织(COLA)在吸取法明敦计划教训的基础上,将合作采购文献的范围限制在低利用率文献,其中包括共同采购罕有的或者昂贵的图书资料。

1983年开始的北美馆藏要览计划(North American Collection Inventory Project, NCIP)的目的,是通过分工合作采购研究性文献馆藏,进而聚合北美地区图书馆共建的研究馆藏。NCIP计划在20世纪80年代引起过许多讨论,但90年代初期即逐渐消失,究其原因是馆藏纲要撰写不易且缺乏标准,图书馆无法长期承担文献收藏的责任。随着实践的展开,有关合作馆藏建设的理论研究得到了逐步深化。例如,在“合作馆藏建设”一书中,詹姆斯、哈尔和菲利普斯指出:合作馆藏建设的成功取决于图书馆三项职能的共生关系:书目检索、馆际互借、馆藏建设[8]。在《联盟环境中馆藏合作管理:VIVA实验项目》一书中,作者在总结以往CCD计划的基础上指出,20世纪的CCD项目往往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而不能被深厚的理论所证实。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合作馆藏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在于:普遍认为不能依赖外部馆藏实现充分的馆际互借,缺乏详细的馆藏数据,没有可供共享的联合目录,文献互借传递速度缓慢,馆际间隔距离太大以及馆际馆藏中重复文献过多等[9]。但到1995年以后,随着网络的发展,上述影响CCD发展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10]。

国内文献合作采购工作始于1957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全国图书协调方案》,方案不仅保证了协调工作的组织落实,而且促进了各中心下属的成员馆按其收藏重点,在文献采购、互借、交换、调配等方面进行分工。特别在外文原版书、刊的合作采购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实现了降低复本、增加品种、节约外汇、扩大文献覆盖面、提高文献利用率的初衷。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图书馆界又曾出现过文献合作采购理论研究的热潮[11]。然而回顾国内合作采购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就大部分集中在电子期刊团购和馆际互借等方面,至今还很少有专著馆藏合作建设方面的实践。

纵观国内外合作馆藏建设的实践,诚如范德比尔特大学的J. Haar在调查馆藏合作建设项目后指出,合作馆藏建设是一项较新的工作,其中52%的合作项目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33%的项目源于80年代之前。印刷型文献是合作馆藏发展的主流,并将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10]。因此,随着近几年不少地区、系统间合作采购纸本图书实验项目的出现,我们有必要应对专著合作采购复杂性方面的挑战,深入探索和研究联盟条件下合作采购方面的诸多问题。

图书馆联盟合作藏书建设案例分析

3.1 合作藏书计划产生的背景

科罗拉多州研究图书馆联盟成立于1974年,由分布在两个州的25个图书馆组成,成员中既有大型的公共图书馆、学术图书馆,也有中型和小型图书馆。联盟拥有700多万册孤本和2 200万册文献[12]。1998年建立的联合目录不仅涵盖所有参与馆的馆藏记录,而且还包括与联盟有合作关系的其他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记录。基于良好的馆际互借基础和合作文化,成员馆用户从馆际互借和传递服务中获益匪浅。

提高联盟范围内各成员馆对读者文献的满足率,控制成员馆中出现印刷型文献重叠,防范个别馆可能受经费制约出现负面影响,改善联盟馆藏质量,拓宽联盟馆藏的整体广度和深度成为推动合作藏书计划的主要动力。而2000年起科罗拉多州经济衰退,政府削减图书馆的经费预算,则进一步促进了联盟加强各馆由单独采购向联盟合作采购转变的可行性探索,并选择合作馆藏建设作为摆脱困境的途径。

导致联盟考虑制定该计划的另一背景因素是,期望在采购文献方面加强与书商的密切合作。OhioLINK图书馆通过与YBP合作,由YBP提供成员馆已购文献的目录,从而既为成员馆提供补购纸本文献的机会,也进一步丰富联盟馆藏的经验,同时,与书商的交互使联盟意识到,加强与书商的合作是赢得书商对合作采购计划支持的关键。于是在2005年秋天,联盟在考察各书商服务质量及诚信的基础上,确定YBP和Blackwell为合作采购的书商,并与YBP和Blackwells制订了共享采购计划。该计划与其他计划的差异在于,合作采购的重点集中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用文献,并由图书供应商控制重复文献。

3.2 合作馆藏采购计划的制定

联盟在汲取合作藏书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了合作馆藏建设委员会,专门探讨如何有效解决各种内外部因素对学术图书馆馆藏质量造成的各种威胁。成员由参与馆的代表及成员机构中负责馆藏建设者组成。委员会主席由院长或联盟图书馆的馆长担任。面对有限的文献采购经费及期刊文献价格暴涨造成专著预算经费减少的现状,委员会通过调查采取了多项解决措施,其中包括联合采购数据库,协调剔除冗余文献,批准专著共享计划,减少购买专著复本及平衡和调节各馆有限的经费,以实现专著预算购买能力的最大化等方面。为实施计划,合作馆藏建设委员会率先对联盟控制成员馆重复采购专著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首先确定以10个成员馆拥有的2001-2004年间出版的文献为标本。确定其中4个学科领域,每个学科的样本大约200种图书,其中包括化学199种,计算机科学200种,经济学199种,哲学186种。对文献样本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24%的化学文献、40%的计算机科学文献、38%的经济学文献、25%的哲学文献只有一个馆拥有[12]。联盟中不同机构间文献的重复水平较低是形成文献复本较少的原因之一。

根据对文献的所有权和使用情况的分析,委员会制定了旨在控制重复采购本科生/研究生用书的实验计划。由于本科生更有可能要求某一主题方面的图书,而不是特定的文献,因此本科生用书容易出现复本。为了在控制复本的基础上,购买更多适合本科生用的图书,联盟根据参与馆拥有各学科本科生的数量确定经费分配的比例,并按项目中规定的4个学科文献的使用情况分为高、中、低三类。使用率高的文献由三个图书馆各购一册;使用率中等的由两个图书馆购买,使用率低的则由一个图书馆购买。为有效控制文献复本,联盟还要求各成员馆使用馆藏密度分析软件,仔细分析每种文献的年度使用情况、复印的数量、零使用率文献所占的比例,通过分类确定用户预期使用文献的学科范围,进而在编制的主题纲目购书单中清楚地反映出课程对文献的需求,并正确地确定使用率呈高、中、低的学科主题。

同时,该项目要求供应商必须按照计划分配的经费比例,根据各馆编制的主题纲目购书单及预期用户需要的复本数量分配图书。成员馆按照惯例将预购图书的清单直接发给书商YBP和Blackwell。

3.3 联盟合作采购计划的执行

3.3.1 制定工作及培训计划

为了确保计划的成功实现,在实施计划前联盟采取了下列步骤:建立实施计划的时间进度表,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与每个书商签定协议,与图书馆Dynamics订立特定的数据服务项目,培训图书采访人员。此外,为了保证联盟拟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用书采购计划与书商供书的一致性,建立了书商供书的范围、要求、工作流程及与分配相关细节方面的制度,并对书商进行采购业务的相关培训。

3.3.2 成员馆严格分工

联盟按照经费水平、主题纲目目录、采购文献的数量及规定的复本数量平均分配给各参与馆。为规避成员馆重复采购已有的图书,采购委员会与图书馆Dynamics合作,从参与馆中导出最近7年的文献书目记录及相应的流通数据。由各参与馆分别建立4个学科的专题纲目书目。确定政治和数学方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用书由Blackwell提供,经济和宗教类图书由YBP提供,并分别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读者的范围以及4个学科采购图书的的学科范围(分类号)做了界定。

4.3 构建合理的利益保障机制

合理的利益保障机制是吸引各馆参与联合采购的关键要素,只有科学的利益保障机制才能促成各馆形成参与区域合作采购的动机和意愿,并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合作活动。同时合作采购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须既要实行参与馆间平等互惠、互相依赖及自愿的基本原则,同时各成员馆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把联盟看做一个整体,把本馆视为其中的一部分,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分享合作的利益。各馆的基础条件不完全相同,购书经费有多有少,文献采购的范围有宽有窄,但各馆必须做到从全局出发,不过于计较单位利益的得失。应定期举行会议进行沟通,交换意见,解决分工实施中随时出现的问题。

4.4 尊重参与馆的发展要求

只有各馆都拥有适当的馆藏数量,才能在联盟范围内为所有图书馆分享。因此,联盟范围内适当的纸本文献重叠还是需要的。此外,馆藏建设具有一定的“私利”性,每一个馆都应该为满足本馆读者的需要建立馆藏,而不是无私地为了图书馆共同的需要建立馆藏。因此,各参与馆在合作馆藏建设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自主性,除了应履行联盟分配的任务外,还必须保持一定的自主性,根据本馆读者的一些特殊需要,采购本馆读者教学、科研需要的一类文献。D. E. Williams认为,参与联盟是因为它能符合读者本身的利益。如果为了联盟整体的利益,分工收集并非本馆读者需要的资料,事实上违背了馆藏发展的原则[17]。

4.5 夯实合作的基础工作

实施合作前须利用学科分类法仔细分析参与馆的馆藏,了解各馆的馆藏特色及读者使用情况,以期厘清参与馆馆藏的强项与弱项,制定合作发展馆藏的方针政策,确定各成员馆收集文献的类型、学科范围和复本数量等业务标准,合理分配采购的责任,以提高合作采购文献与读者实际需求的一致度,这样既扩大了文献覆盖范围,提高了馆藏文献品种,又规避了零利用率文献的出现。

4.6 提高信息技术支持的力度

成功的合作馆藏建设必须辅以应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如构建在线合作采访文档、建设联盟成员联合书目数据库,以便参与馆能够在网上看到其他图书馆的图书订单,了解联盟范围内其他成员馆已订某种图书的复本数量及书商提供的书目中还有哪些图书未予订购等信息,以保证各成员馆尽量订购其他成员馆没有订购的文献,进而降低联盟范围内成员馆的图书重复率。

4.7 争取上级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赢得上级部门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是合作计划实施的关键保障。按照成员馆读者比例、合理出资采购馆藏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推进合作计划的进行,但是,由于不同图书馆具有不同的藏书和服务重点,完全依靠分摊进行合作采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18]。因此,赢得政府或者上级领导部门的政策和经济支持可以归避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

4.8 加强合作采购的评估

评估是合作馆藏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改进合作环境和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定期对合作采购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经费使用的合理性、采购文献的使用率以及合作采购的投入产出,以便及时发现和找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推动合作采购活动的健康发展。

此外,合作采购除了应重视上述各种要素以外,还应该重视相关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参与馆及馆员对合作目标及馆藏纲要达成共识,掌握相关的文献采访工具、统计和调查馆藏学科分布的方法以及合作采购的方法和标准。

结语

长期以来,国内外图书馆界坚持不懈开展文献合作建设的实践说明,无论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合作采购乃至合作剔除始终是图书馆界需要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践的核心课题。

合作藏书建设作为馆际合作中层次最深的一类合作,对扩大各馆藏书范围、提高藏书的收藏水平、增加读者的可获知能力和可获得能力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联盟内文献采购与需求均衡的重要途径。因此,网络时代的合作藏书建设,应突破目前限于电子文献团购、期刊协调采购的框架,拓展到电子和纸质文献的合作采购。在传统的“文献资源布局”、“分工协调”的基础上,通过联盟协调实现参与馆自主调节文献采访的品种和采访方针,尽量减少相互重复采购,从而文献品种的覆盖面,保持整个地区或者系统文献收藏的完整性。

针对国内目前合作藏书建设的理论研究深度不够、文献合作采购缺乏实践,甚至还存在比较消极认识的情况[15],联盟应该提高对合作馆藏建设的认识,将其作为新世纪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项目实践,把推进馆藏的共建共享作为头等大事来做。文献合作采购是共享的前提,因此,联盟不仅要强化其成员将联盟成员的馆藏看做一个馆藏的观念,并期待以合作采购的方法来聚合馆藏。

由于合作采购远比一馆自行采购更加繁琐和费力,因此,除了需要加强成员馆之间的协商、沟通和交流外,亟需构建一个准确反映成员馆馆藏及方便读者检索的联合目录。同时也需要利用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及时了解成员馆执行合作计划的进展情况,其中包括已订复本的品种和数量,以便根据本馆读者需要作出正确的订购决策。

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服务的结合有助于加快文献传递和利用的速度,也有利于吸引图书馆参与合作馆藏建设,以便平衡成员机构的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白冰,高波. 国外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特点及启示[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3(3):108-119.

[2] Galavin T J , Kent A. Use of a university library collection: A progress report on a Pittsbugh study[J]. Library Journal, 15:2317-2320.

[3] 邢春艳. 关于图书馆合作采购的博弈分析[J]. 图书馆学刊, 2004(2): 44-45.

上一篇:浅谈网络词汇翻译 下一篇:高职英语分类分层分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