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 演绎精彩数学课堂

时间:2022-07-29 05:42:38

巧用信息技术 演绎精彩数学课堂

巧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环境

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促使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构建了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主体积极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习惯。

例如,一位教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师在了解到本班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学习了Word文字处理后,便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来编辑小学生数学学习园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又与数学学科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内容

网络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公开性和共享优势促进了学生从中获取并应用信息。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是精品信息、分类信息、鲜活信息、便于检索的信息、经过整合的多媒体信息、能生动呈现的信息、便于传递的信息。教育网站和基于网络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课时,当学生产生了主动探索的欲望后,笔者引导学生进入有关“时、分、秒”知识的主题学习网站,选择不同的学习篇章进入分页,每个分页中设有不同的问题和操作方法提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链接,按不同的顺序进行操作。

巧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网上,海量的教学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使教师有条件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用信息技术提供集成化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下载学习软件、上网查寻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方式与教师、同学交互联系,探索、讨论问题并完成学业,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既可以向教师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

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当学生完成课本中相关的习题后,笔者给学生提供几个相关网站,让学生从这些网站中下载一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片和有关的文字资料,并利用Word上的日历向导自己动手制作日历卡片。学生完成电子作品后,笔者利用网络的传输功能向其他同学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并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创作意图,而后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或个性化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勇于猜想,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善于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笔者组织学生先复习长方体的特征,然后应用信息技术出示长方体模型图。生动形象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接着笔者让学生把带来的长方体纸盒剪开(剩下组成六个面的面积,多余的剪去),请他们自己动手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是两人一组,也可以是四人学习小组一起讨论。这时学生们有的剪、有的算,都动起来了,讨论很激烈。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引导学生归纳出长方体表面积的不同求法,并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哪种方法计算最简便。整堂课,既让学生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又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上一篇:依托云空间,多元教研促发展 下一篇:依托信息技术 彰显语文课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