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艺生涯有石趣

时间:2022-07-29 05:23:06

我还没上学时就与纸为伴了。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幼的我被反锁在家中时,我找不到什么“正规”的玩具,只有成堆的空的医用纸盒与废纸最易得到,另外还有一支笔。我就用它们堆叠“理想大厦”,涂鸦觅趣,撕纸为乐……上小学后,我被一群舞刀弄纸的小伙伴们深深打动了,也学着刻纸,常常找石头磨小刀。起初,我用铅笔或蜡笔拓印他人的刻纸来刻,一段时间后,我不满足于当纯粹的刻工,便开始尝试“原创”,直至上中学因成绩压力而中断。

工作后,本地举办漳州剪纸艺术展,这令我梦回少时刻纸之乐。我从工艺美术店里买来一小叠漳浦老一辈民间艺人黄素剪纸印刷品,并对纸的神奇油然而生敬畏之心。随着阅读量的递增,我知晓了纸艺的古老,据说它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的纸莎草薄片。我在阅读中发现,自古以来,我国的剪纸总是喜庆吉祥的。外国剪纸则不乏幽默浪漫之作,情趣盎然,充满生活气息――中外剪纸似乎都在演绎喜剧人生。这对于“不如意事常八九”的现实社会来说,真是奇妙的“互补”。

可惜这种互补还不足移除我的现实郁闷,我终于取出积蓄旅游数趟。走在风景线上,我发现,水固然象纸艺一般灵异,但山石也并非总是冥顽的呀。桂林溶洞里的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令人眼花缭乱,而上海豫园里的的宋朝花石纲中名石“玉玲珑”,外观“千疮百孔”,也着实叫我大开眼界。据说,一炉香置石底可叫它“七窍生烟”,一盂水下石顶可叫它洞洞流泉。这真令人叫绝:石头怎么也像剪纸一般玲珑剔透起来?看来,石头的怪事、趣事还真不少。也难怪乾隆皇帝就像追星族一般穷追奇山异石。据记载,乾隆皇帝南巡时,竟六次“光临”苏州狮子林。狮子林假山乃众多太湖石的“幻化”,峰、岩、壑、洞如群狮乱舞。乾隆皇帝曾晕头转向于其中,之后回味无穷,赐“真趣”匾额。接着,竟在北京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仿建狮子林,以解朝思暮想之苦。

如此看来,石头也能“知趣”,变通,魅力四射。我不禁想借可承载万物的纸来表现表现石头的世界。于是,画了几张不算“灵通”的山石图,刻了几枚尚未“开窍”的石章,又刀剪并用地追起心目中的石头另类……

想当初,我跟在一群小伙伴们后面干劲十足地磨刀刻纸,压根儿没想到刀下的石头也能“七十二变”,更没想到,几年间,赏石刊物和石景观建设会迅速蔓延开来,波及我所生活的也算“历史名城”的小地方。本地每年的奇石展总能吸引石文化情结者的眼球,也使四面八方的“石高手”、“石大腕”们有了艺术舞台。当我随大流地跟着同事们去品味荤素具全的“石头大餐”时,我不禁惊叹了,“秀色可餐”这个成语其实是可以包容石头的!我原来以为只有“田黄”石,玛瑙翡翠之类才有看头,这真可谓井底蛙的见识。

真希望哪天我能“原创”出许多有石头精神的纸艺,有纸一般轻灵飘逸的仙石异类。

上一篇:失之交臂的湖北石 下一篇:徽派盆景古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