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努力创建群众满意的教育

时间:2022-07-29 03:37:18

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努力创建群众满意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61-01

济阳县第十中学现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工作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济南市文明单位、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注册学生2033人,在职教师126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创建依法治校、学生成才、教师成功、校园平安、群众满意的教育是我校的工作目标。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成长的根本,是学生成才的保障。几年来我校不断创新工作理念,落实“干部率先垂范、教师榜样引领、学生基层抓起”的工作要求,积极研究探讨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方式和方法,专注于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的细化落实、专注于教师队伍培训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专注于教师群体中教育精神的传承、专注于教师的潜能挖掘与个性成长,专注于教师的榜样引领,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做了有效的尝试。

一、干部率先垂范

我校现在实行“校长包级、年级管理、分级聘任、级部考核”的管理体制,包级校长是年级第一责任人,指导各年级各科室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层层制定落实岗位目标。依据干部岗位目标完成情况评选优秀干部。教师是一个高智力群体,如何团结带领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用智慧激情和汗水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在考验着广大干部的智慧管理能力和指导水平,为此,我校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上级会议精神和教育教学理论,多次组织干部外出学习和培训,使班子成员开拓视野,学习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方法,并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落实到工作中。

二、教育以德为先

我校坚持把师德教风建设放在首位,定期召开会议,对教职工开展“五意识”(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廉洁意识、合作意识、奉献意识)“两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培养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倡导“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努力工作、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的教育风尚。组织开展专题廉洁从教报告会,签订师德建设和岗位承诺书,不断增强教职工廉洁从教的自觉性。为鼓励团队合作、创先争优,我校制定了《济阳十中年级科室考核评价办法》,分年级和科室两个系列进行综合性评比,学期终根据综合成绩评比出优秀分部和优秀科室,作为红旗团队进行表彰。以此提高集体成员的责任感、荣誉感,最大限度的激发热情,更好地完成整体工作目标任务。

三、教师榜样引领

1、搭建成果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012年寒假我校组织开展了“济阳十中第一届教育教学年会”,年会开设优秀干部论坛、优秀教师论坛和优秀班主任论坛。教育教学年会刘校长等8位领导干部分别从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年级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工作报告;周福英等 5位教师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报告,对学校开展的小组互助合作竞争学习进行了深入讨论; 张琳等6位优秀班主任选择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李茜等 9位优秀教师汇报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洪振华等10位青年教师汇报了自己的成长经验和教育理想。年会和论坛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展示教育智慧、教学激情和工作业绩。五四青年节组织“济阳十中首届十佳青年教师”论坛。本年度,我校有计划的安排10名优秀班主任和6名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实施教研兴教、科研兴校。学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教科研要质量。教科研工作逐渐形成理论学习的风气,每周二下午第二节各学科组组织公开课研讨,每学期组织一次年级教师课堂比赛活动,学校积极承担省市教改实验课题,通过课题研讨使广大教师了解先进教学思想、探讨先进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远程培训,近两年来学校先后安排两批次共14位班主任到北京参加全国优秀班主任论坛,赵静老师获全国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孟凡亮老师的论文《浅析语文教师人格速成》被国家级刊物收录,周福英老师指导的创新大赛作文获优秀指导奖,刘吉霞老师的课获济南市讲课比赛一等奖,各学科教师的论文、教学案例和课件设计等获国家、省、市奖励300余人次。

3、青年教师的培养水平正随着我校教学规模的扩大而逐渐提高。我校近几年新教师逐年增多,青年教师已经占到我校教师总数的50%,他们为学校增添了新思维、新智慧、新活力,但受到教学经验不丰富的影响。教育教学工作不是试验场,学生的成长要求教育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针对新教师多的特点,我校采取“给位子 压担子 拜师学 共考核”的培训思路,每学期我校组织一次新教师综合素质大赛,济阳十中首届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和青年教师论坛,旨在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引导他们热爱教育工作、把青春和智慧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

4、尝试建立教师工作室。为推动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名优教师的自身成长和发挥辐射作用,学校尝试建立教师工作室,以名师工作室的形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带动校内优秀中青年教师“抱团发展”,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整体提高。促进名师工作室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相结合、与教科研活动相结合、与打造高效课堂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各种活动的合力,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快速发展。

四、学生基层抓起

为促进学生全员全面发展,在开展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在学生作业和学习组织形式方面尝试开展假期学习验收、家庭作业验收和小组互助合作竞争学习实验。

1、假期作业和假期学习验收。学期末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要求编制各年级假期作业,学校经审核后统一印刷装订成册,学生假期完成。放假期间各班班主任通过电话家访的形式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开学后,学校组织假期学习验收测试,验收学生假期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假期学习。

2、学生家庭作业管理。我校是一所非住宿制学校,学生白天在校学习,部分作业需要在家中完成。为更好地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提高学习质量,在对学生家庭作业的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生人手一本作业记录本,学生放学前将一天的作业按顺序记录下来。学生回家后按照作业记录本内容逐项完成作业,每完成一项就在后边做一个标记,等全部完成后,家长逐一签名。学生按记录本作业记录的顺序将作业一一放好,第二天学生到校后按顺序在一分钟内交完昨天的作业,开展当天的学习活动。

3、学生互助合作小组。为落实学生基层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理念,在各班实行学生互助合作竞争学习小组管理。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爱好、性格、身高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本组管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和其他小组在卫生、纪律、学习、体育、好人好事等方面学习竞争,周一总结上周情况,每月一汇总,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挂红旗贴红星。小组中优秀的成员尽自己所能帮助表现一般的同学,使人人争先进,个个不掉队,真正实现从基层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理念。

今后,我校将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加快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加强过程管理、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把我校建成“依法治校、学生成才、教师成功、校园平安、群众满意”的品牌学校。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创新与实践探讨 下一篇: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