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想说爱你不容易

时间:2022-07-28 09:44:24

电子书包想说爱你不容易

回想多年前,年少时的我,每逢新学期开学,捧回散发墨香的课本,总会取出平整的挂历纸给它们包裹上书皮,像呵护初生的婴儿,更充满了对新学期学习生活的渴望。

时光飞转,二十多年后,出版业作为朝阳产业,其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一路高歌、突飞猛进,影响并改变着出版业的格局。进入这个行业近20年,我见证了许多出版业的转变与革新。如今,我们又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电子出版对传统出版的挑战。

电子书包出台试点

不可否认,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是电子书包出现的必要条件。作为电子书包核心组成部分的电子教材,突破了传统纸质教材只有文字与图片的限制,采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或动态或静态地将信息形象地传递给学生,且检索非常方便,学生可以在整个网络中查找相关信息,从而减少对教师的依赖。电子书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便快捷的检索功能、学生互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低碳环保等优势,成为近年教育出版领域从官员到普通业者纷纷规划、践行的热点。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出台,电子教材已被看做未来信息时代教材的发展趋向。201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第一次明确将“电子书包研发工程”列入“十二五”重大工程项目:一期启动研发工作并小范围试点;二期优化调整并在部分地区推广;三期在全国范围推广。与此同时,国内各大教育出版单位也跃跃欲试,寄期望于乘政策东风,抢占先机。

据新华网消息,广受关注的全国首部电子书包技术标准将于2012年6月左右公布。相关专家透露,该标准的推出,将会大大加快电子书包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中的应用,并为其他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带来新的示范效应。

在上海,新学期伊始,电子书包亮相一些中小学课堂。2011年底,上海市虹口区启动了第二批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参与学校扩大到18所,每所学校一个年级试点,约有1700名学生参加。

电子书包也有弊端

作为一名始终服务于一线的教育出版人,作为孩子的母亲,笔者对电子书包的发展有一些看法和忧虑。

1.电子书包无法像纸质阅读带来精神享受

阅读,是人类繁衍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种交流方式。手捧一本书,或坐或卧,或默读或吟诵,阅读时与作者交流,合上书时可与友人沟通,一页页翻开,书香伴着愉悦的阅读体验,我们享受的是一场精神SPA。想必大家都有各式各样的掌上电脑或阅读器,当我们对着屏幕,一目十行地吞下一行行冰冷的文字,手指划过最后一页时,似乎嚼完最后一口似凉还温的汉堡,确实不饿了,可味蕾却不曾打开,哪有享受美食过后齿颊留香的感觉可言?有些东西,不能丢掉,它是我们繁衍生息的根本,如同喝水、吃饭、呼吸,虽古老简单、一成不变,却使我们能感觉到自己与历史相连。

2.电子书包用于教学也存在缺陷

相关调查表明,电子书包的受众主要是基础教育中间阶段的学生,即初一年级上下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强、自制力较弱,当面对海量的信息、精美的画面、丰富的互动模式等时,还能有多少心思完全投入到核心课程的学习上来?结果很可能是大鱼小鱼虾米全都去捞,却渔网空空,本末倒置。

都说电子书包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我觉得有待商榷。方便的检索功能可能会使孩子养成“网络依赖症”。碰到问题时,首先不会主动思考,而是上网寻找答案,久而久之,依赖性增强,一旦离开网络,如何完成深入学习,甚至独立生活?

手持电子教材,作业、交流都通过键盘输入,握笔写字或许会成为一个简单的“困难”,而“书写困难”正日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困扰着家长和教育工作者。

另外,对于这些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讲,电子书包的产品质量和售后问题也将非常突出。

3.电子书包对书刊印刷业存在挑战

作为出版产业链条上的一环,书刊印刷业必然会受到数字出版的影响。教材、教辅图书的出版是我国传统书刊印刷这块“蛋糕”中的最大一部分。电子书包的普及,对书刊印刷、造纸等上下游产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我国有近10万家印刷企业、将近400万员工,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的出版,每年更消耗纸张达45万吨之多。随着电子书包的普及,传统出版中原来由印刷企业完成的环节,或将转移至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等企业,这将关系到上述印刷企业的生存问题,员工的命运或许由此转变,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事物总是在发展的。面对变化,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保守的退缩甚至阻碍,而应顺应历史潮流,进行适应性的创新。面对电子书包,我们应给其发展的空间,并进行科学规划,将其作为传统教育出版的补充,充分发挥其新技术的优势,同时避免或过滤掉其可能带来的弊端,边试点边改造,逐步推广,切不可“一刀切”、“一步到位”。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完整的育人、树人体系,它事关孩子的前途,国家的未来。

上一篇:印刷与数字媒体的融合带来更多新机遇 下一篇:巨人柯达的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