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时间:2022-07-28 09:39:15

4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我院2003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 结果 患者共计46例,其中良性35例(76.09%),交界性8例(17.39%),恶性3例(6.52%)。临床治疗25例为单纯肿块切除,17例扩大肿块切除,2例为单纯乳腺切除,2例为改良根治乳腺切除。所有患者随访至今,除3例局部复发及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其余患者预后良好。 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疾病中少见的一种纤维上皮性肿瘤,属于潜在恶性肿瘤,明确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以及最佳手术方案的选择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病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0-0069-02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是乳腺疾病中少见的一组纤维上皮性肿瘤,在西方国家,PT占所有原发性乳腺肿瘤的0.3%~1%,占所有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5%,主要见于中年妇女;在亚洲国家,其发病较早,且在原发性乳腺肿瘤中所占的比例较高[1,2]。根据不同的组织学特征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2013年5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所有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计4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5~63岁,平均36.17岁。其中17例病变位于左侧,27例病变位于右侧,2例为双侧乳腺病变。所有患者病程为2 d至10年不等,平均病程21.3个月。患者均以乳腺无痛性肿块就诊,肿块最大径为1~12 cm,平均直径为4.36 cm,除1例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外,其余肿块均镜界清楚,边界光滑,活动度好。所有患者皮肤未见破溃及浅表静脉扩张,不伴有溢液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1.2 病理诊断

所有组织均经10%中尔马林完全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依据WHO 2012年第四版乳腺肿瘤分类明确诊断为乳腺叶状肿瘤,诊断同时包括其他合并的乳腺疾病。其中9例(7例良性,1例交界性,1例恶性)进行了ER、PR、P53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1.3 治疗

46例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5例为单纯肿块切除,17例扩大肿块切除,2例为单纯乳腺切除,2例为改良根治乳腺切除。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随访,所有患者均未接受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2 结果

46例患者病理诊断良性35例(76.09%),交界性8例(17.39%),恶性3例(6.52%)(图1~4)。其中有14例(30.43%)伴有乳腺腺病,6例(13.04%)伴有纤维腺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增生的间质细胞8例,ER、PR均为阴性,4例良性病例表达P53,Ki67表达5%~10%不等。治疗结果分别为35例良性患者进行单纯肿块切除,7例交界性患者进行扩大肿块切除,1例交界性及1例恶性进行单纯乳腺切除,2例恶性患者为改良根治乳腺切除。术后随访3~121个月,中位时间为41个月,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3例局部复发再次行肿块扩大切除,复发病例中2例为交界性分叶状肿瘤,1例为恶性分叶状肿瘤,其余患者均无复发及远处转移。

3 讨论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组乳腺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占所有乳腺肿瘤中的发病率不到1%[3]。本病大多发生于女性,男性罕见,可发生于青春期到绝经后的任何年龄,发病高峰45岁[4],而在亚洲女性中,该肿瘤的发病平均年龄为25~30岁,本文46例患者平均年龄36.17岁,稍高于文献报道,可能与样本数量有关。

肿瘤表现多为镜界清楚、边缘光滑的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可有包膜。本研究中仅有1例交界性叶状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且浸润胸大肌,其余病例均表现为镜界清楚,大部分伴有完整包膜或不完整包膜。肿瘤切面呈灰白或灰褐色,伴有分叶状结节状或裂隙样结构,部分可呈黏液样。其组织学与管内型纤维腺瘤相似,其特征为:双层的上皮成分沿裂隙排列,周围绕以细胞非常丰富的间质或间充质成分,形成复杂的叶状结构。根据细胞的丰富程度、核分裂象、细胞异型性、间质过度生长及肿瘤边界或边缘的性质等组织学特征,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2012年乳腺叶状肿瘤的WHO分级标准为:①良性:肿瘤镜界清楚,间质细胞温和增生,排列稀疏,均匀或不均匀分布,细胞无异型或轻度异型,核分裂

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叶状肿瘤的首选方法,包括局部单纯切除、扩大切除、改良根治乳腺切除等,主要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以及相应手术方式切缘是否阴性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合适的术式是避免复发和转移的关键[7]。乳腺叶状肿瘤总体预后良好,有研究发现其1年生存率约为94%,10年生存率约为87.4%,与乳腺其他原发性肿瘤的生存率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8],大多数是良性,仅有少数病例会出现局部复发,本研究中35例良性PT均未发现复发,复发病例主要见于恶性级别的病例,复发的肿瘤可表现与原发肿瘤相似,也有部分表现去分化而级别增高。仅有极少数情况下会发生转移,有文献报道的肿瘤在腋窝的淋巴结阳性率仅为1%左右。有学者比较了117名未进行腋窝清扫的患者和89名接受腋窝清扫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发现分别为68.70%和64.36%,显示常规腋窝清扫没有生存优势[9],所以不提倡进行常规腋窝清扫,除非临床怀疑已发生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我们在2例淋巴结切除的患者中并未发现肿瘤转移。目前认为手术切缘的状态对于判断预后最为可靠,同时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还包括间质过度生长、细胞的异型性以及核分裂象的多少。

总之,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疾病中少见的一种纤维上皮性肿瘤,属于潜在恶性肿瘤,具有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明确的病理诊断以及合适的手术方案对于良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Tan PH,Jayabaskar T,Chuah KL,et al. Phyllodes tumors of the breast: the role of pathologic parameters[J]. Am J Clin Pathol,2005,123(4):529-540.

[2] Lakhani SR,Ellis IO,Schnitt SJ,et al.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breas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M]. 4th ed. Lyon: IARC Press,2012.

[3] Chen CM,Chen CJ,Chang CL,et al. CD34, CD117, and actin expression in 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J]. J Surg Res,2000,94(2):84-91.

[4] Barrio AV,Clark BD,Goldberg JI,et al.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long- term outcomes of 293 phyllodes tumors of the breast[J]. Ann Surg Oncol,2007,14:2961-2970.

[5] Eich PD,Diederich S,Eich HT,et al. Diagnostic radiation oncology: Malignant cystosarcoma phyllodes[J]. Strahlenther Onkol,2000,176:192-195.

[6] 李萍,董坚,蒋爱梅. 乳腺叶状肿瘤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1,17(2):216-218.

[7] Grabowski J,Salzstein SL,Sadler GR,et al. 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s: a review of 752 cases[J]. Am Surg,2007,73(10):967-969.

[8] Ben-Hassouna J,Damak T,Gaoudi A,et al. Phyllodes tumors of the breast: a case series of 106 patients[J]. Am J Surg,2006,192(2):141-147.

[9] Poynter N,Delman K,Folpe AL,et al. National surgical patterns of care: axi llary staging of breast sarcomas[J]. Proceedings of the 48th Annual ASTRO Meeting,2006,66(3):718.

(收稿日期:2013-07-31)

上一篇: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护理人员压... 下一篇:乐声美,感官美,形象美的小号手 克里斯·波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