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迷七月夜

时间:2022-03-04 10:00:54

这几年,上海的夏夜对于爱乐者来说又多了一个好去处,那就是上海交响乐团音乐的MISA夏季音乐节。从7月7日开始的十五天中,三十二场演出横跨浦江两岸。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上海市政厅工部局管弦乐团就已经仿照欧美的做法,将常年音乐会分为夏季露天音乐会和冬季音乐会两个演出季。夏季露天音乐会每年6到9月举行,地点设在外滩公园、兆丰公园和虹口公园等处。交响音乐会的票价很便宜,一般为2角至1元,而管乐音乐会是免票的。当时的观众很踊跃,根据1922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资料记载,那年夏季,外滩公园为音乐会设置了一千两百个座椅,但前往的观众却有两千八百人之多。由此可见,上海的夏季音乐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如今不但恢复了这个传统,而且已经类似英国的逍遥音乐节,在国际性、时代性、层次和内容的多样性等方面与世界上的音乐大都市接轨。

2013年的夏季音乐会,7月10日的管弦乐与协奏曲专场“琴迷七月夜——迪图瓦、卡普松与中国爱乐”可以说是特意为上海市民准备的仲夏夜之宴,三首管弦乐曲、一首大提琴协奏曲都是在世界各地久演不衰的经典名曲,无疑会受到乐迷们的喜欢。

肖斯塔科维奇的《节日序曲》(作品96),1954年11月6日首演于莫斯科大剧院。这是音乐会上演奏得最多的肖氏乐队作品之一,全曲明快而充满朝气,三管大乐队编制和复杂的配器使音乐显得华丽大气,充满节庆的热烈气氛。

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原是为芭蕾舞剧而写的,舞剧成功上演后,作曲家又将主要段落改编为组曲的形式。1909年,俄罗斯芭蕾舞团的领导者佳吉列夫邀请斯特拉文斯基根据俄罗斯传统故事创作舞剧《火鸟》。1910年6月25日,《火鸟》在巴黎歌剧院首演大获成功,观看演出的德彪西当面赞扬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从此一举成名。

该剧的剧情为:王子捕捉到一只美丽的火鸟,火鸟以一支金羽毛求得王子的放行。王子发现有十三位少女在金苹果树下游戏,并爱上了其中一位。她们其实都是被魔王囚禁的公主。王子在火鸟的帮助下最终战胜了魔王,众人恢复自由之身,王子与公主成婚。舞剧《火鸟》的总谱含十九个部分。1911年,斯特拉文斯基将其改编为由五段音乐组成的管弦乐组曲,1919年作了一些修改,1945年作曲家又将组曲扩展为十段乐曲。

这次上海演出用的是1919年版,现在常用的即此版本。全曲分为六段:

1. 引子——以低音乐器的阴暗旋律开始,描绘出苍白的天空下荒野远处中隐约可见的城堡景象。

2. 火鸟之舞——快速的舞曲节奏奇特而又激烈,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给听众带来一种十分兴奋的情绪。

3. 公主之舞——极为优美的音乐。以俄罗斯民谣为基础的第一、第二主题分别由双簧管、大管、长笛等乐曲奏出,呈现出公主翩翩起舞的美好情景。由于音乐的进行多在木管与木管、木管与弦乐、圆号与木管之间的穿插轮奏等方式中展开,所以乐器的音准需要演奏者掌握好。

4. 魔王卡斯采的凶恶之舞——音乐表现的是城堡中的魔王凶恶、蛮横、愚昧的形象,其中亦不乏讽刺、诙谐的刻画,为此作曲家还用到了木琴。铜管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

5. 摇篮曲——魔王困乏了,火鸟唱起了优美动人的摇篮曲。由大管奏出的主题来自俄罗斯民谣。

6. 终曲——四小节的主题由各组乐器反复奏出,全曲最后壮丽地结束。

这部作品,除了音乐的无比精彩奇妙,还是检验乐队水平的试金石,这对于已经“名声在外”的中国爱乐,应该不在话下。

与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火鸟》不同的是,拉威尔的《波莱罗》是他的晚年之作。这是为独幕芭蕾舞创作的一首西班牙风格舞曲,1928年应旅居巴黎的俄国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夫人之邀而作,同年11月上演于巴黎歌剧院。这部舞曲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全曲的音乐为一个主题的不断反复,没有发展和变奏,几乎都在C大调上,而且节奏不变,只有一个渐强。曲名“波莱罗”其实只是作曲家借用的一个名称,作品的速度和节奏比传统的波莱罗舞曲都放慢了许多,这与拉威尔自己的偏爱有关。他曾说过:“我写这首乐曲并非全是描绘性,而是试图以节奏的反复为主。”此曲问世后即受到广泛欢迎,给拉威尔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也有人在听这首曲子时,会对那无休止的反复感到单调和枯燥。其实在全曲的九次反复中,音乐还是有许多变化的(也不可能是简单的重复),如乐器的不同组合造成的音色变化、和声和配器色彩的变化等,作曲家精心设置的这些奥妙可以在总谱上一览无遗。

拉威尔的《波莱罗》在全世界影响巨大,许多舞蹈家曾以此曲编舞。其主旋律成为百老汇音乐剧的主题音乐,曲名还成为电影的片名。在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足球赛的闭幕式上,数百名世界级模特在《波莱罗》音乐伴奏下款款而行,展示了法国的特色。

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是迪图瓦指挥的这台音乐会的另一亮点。担当独奏的卡普松是当前具有世界声誉的大提琴家。我本人对德沃夏克的协奏曲特别喜爱,记得最早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从唱片上听到这首曲子,捷克爱乐演奏,那张唱片上还有两只狮子的商标。七十年代末我又从中图公司购到了一批原装进口的大提琴协奏曲盒带,包括罗斯特罗波维奇演奏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和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协奏,真可谓是精品。

如今,上海的音乐会舞台丰富了,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在沪已有多次演出,大提琴家有来自国外的大师,也有本土的,如2012年11月我曾应上音著名大提琴教授曹敏之邀在上海音乐厅欣赏了他的学生青年大提琴家蔡菁婧与华东师大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此曲。也许有人会想:这首曲子是不是演出得太多了?说实话,大提琴协奏曲本来就少,能够称得上“伟大”的更是凤毛麟角。德沃夏克的这部作品是世上最伟大的协奏曲之一,也是他最享盛名的力作之一。指挥家和大提琴家们喜欢选择这部协奏曲,正是证明了它的价值;更何况演奏者不同,诠释的方法也不可能相同,这便是音乐的生命力和魅力。

这部作品是德沃夏克在纽约担任国家音乐学院院长期间,继《自新大陆》之后写的。1894年11月8日动笔,1895年2月9日完成全部总谱,作品题献给他的好友、捷克大提琴家、“波西米亚弦乐四重奏组”创建人哈努斯·(Hanu? Wihan)。

1896年3月19日在伦敦,协奏曲由德沃夏克指挥伦敦爱乐乐团首演,大提琴独奏者是英国人利奥·斯特恩(Leo Stern, 1862-1904)。为了更好地欣赏这部作品,我们可以将其艺术价值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民族语言的运用——捷克的民间音乐如舞曲的节奏和风格、美国的本土音乐如印第安音乐和黑人灵歌,这些音乐元素在全曲中都可以找到。

独奏大提琴表现手法的创新——德沃夏克从十八岁到三十二岁一直在乐队中拉中提琴,尤其是后七年在斯美塔那任指挥的布拉格国家歌剧院管弦乐队拉琴,所以显然德沃夏克对大提琴这件乐器是了如指掌的。在这首乐曲中,独奏大提琴的演奏技法之丰富实为之前少有,如低把位和高把位上双音的运用、在两根或三根弦上的快速连续跳音、泛音旋律等等,而且这种技巧的发挥是符合情感表现的。另外,独奏大提琴与木管、独奏小提琴等其他乐器间的重奏、对话和衔接也是现场聆听的一个要点。

协奏曲交响化的成功范例——听过该曲的人都会领略到乐曲所具有的浩大气势,乐队编制之庞大为浪漫派弦乐协奏曲中所罕见,而且面对的是大提琴这样一件中音乐器。这种由独奏乐器所引出的全乐队的澎湃气势和震撼效果,只有在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才能感受到。

音乐创作与情感表现的完美统一——说到德沃夏克的这首协奏曲,都会提到其中的情感表现,这里又有一个作曲家本人的爱情故事:德沃夏克在布拉格国家歌剧院拉中提琴时爱慕过一位少女约瑟菲娜·切尔梅克(Josefina Cermake),但她却嫁给了别人,德沃夏克为此创作了讲述失恋故事的声乐套曲《柏树》,后来他与约瑟菲娜的妹妹安娜结了婚。多年后德沃夏克在美国期间,意外收到了约瑟菲娜的来信,信中诉说她久病在床并受到丈夫的冷漠。德沃夏克百感交集,便将约瑟菲娜最喜欢的歌《让我独处》(Leave Me Alone)写进他正在创作的大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第二主题内。回到捷克后,德沃夏克听闻约瑟菲娜已经去世,哀伤之余,将已经完成的大提琴协奏曲又作修改。我们在第二乐章中,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的这种个人情感。

当然,综观全曲,作曲家投入的情感中不仅饱含着对故人的深深眷恋和倾诉,还有对故乡的思念、宽厚的胸怀、坚定的信念、内心的喜悦,以及时而闪烁出的智慧火花等,从而使人产生共鸣并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这首乐曲让人百听不厌的根本原因。

上一篇:玛瑞莎:法朵,就是我的命运 下一篇:菜油期现货难改弱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