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川县大豆栽培以及管理技术

时间:2022-07-28 09:32:22

浅谈龙川县大豆栽培以及管理技术

[摘 要] 大豆是粮油作物,龙川县2008年被定为全国万亩大豆示范县,龙川县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必须争取科学全理管理技术,抓好大豆田间管理技术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大豆优质、丰产的关键保证,确保大豆达到安全无公害。

[关键词] 大豆;栽培;管理技术

大豆管理是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排除一切不利因素,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是保证苗全、苗匀、苗壮。现将龙川县大豆栽培及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育前期的管理

1.移栽

每亩株数是大豆产量的重要基础。为保证每亩苗数,必须尽早做好田间苗情调查,对缺苗地块采取补种移栽。

补种:补种的种子应是同一品种的种子,可先浸泡2~3h,如土壤干旱的地块,补种时采用座水点种,以利于提早出苗。

补栽:如发现缺苗过晚,或出苗后因地下害虫为害而造成缺苗断行,可用预先育好的预备苗移栽,或移取过密处的壮苗,带土补栽。为了保证移栽成活,应在阴雨天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埋土要严密,并浇定根水。可在补栽时施用适量化肥,或在成活后追施苗肥,促进补苗加快生长。移栽苗龄越小,成活率越高,移栽的植株单株荚粒数也不会明显减少。

2.间苗定苗

间苗定苗是保证豆田形成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间苗的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应在对生单叶展开前进行。在地下害虫不严重的年份和地区,采用一次间苗定苗。如地下害虫多,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对生单叶展开时间苗,第二次在第二片复叶展开时定苗。间苗时应注意淘汰弱株、病株和杂株,保留健壮株。

3.中耕除草

大豆在幼苗期生长缓慢,杂草容易滋生;大豆有根瘤菌共生,根瘤菌是好气性细菌,中耕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增生。多次中耕除草还可加强土壤的爽水性和蓄水性。为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和根系发育,应提早进行人工铲地除草与机械或畜力中耕。在大豆生长过程中,一般可进行2~3次中耕除草。

前趟一锄。促幼苗快出土、长得壮。一般平播大豆。子叶刚出土尚末展开前,采用小锄子先表层锄一次。深松土不培土。垄上播种的,也在大豆刚拱出2片子叶尚未展开时,深锄一次。

铲草。第一次在大豆苗照垄后,不晚于第一片复叶展开,结合间苗进行人工铲地除草,而后利用畜力或机械中耕,一般耕深约15cm,埋土不超过子叶痕。第二次在子叶落黄时进行,耕深10~12cm,可结合施用苗肥。第三次在初花期,结合施花肥进行。培土的高度以达到子叶节为度,既可促进根系生长,又可防止倒伏。

二、生育中期的管理

进入生育中期,大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生长速度加快。此期主攻目标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防止倒伏,增花保荚。

1.中耕与追肥

在初花期完成3次中耕的最后1次,中耕深度10cm左右,埋土不超过第一复叶节。并可根据大豆生长情况,适量追施氮、磷配合肥,如亩施尿素4~5kg和过磷酸钙7.5~10kg。

2.灌溉及追肥

在大豆初花期,土壤含水量低于65%时,应及时进行灌溉,并视植株生长情况叶面喷肥。一般亩用0.75~1kg尿素加磷酸二氢钾0.3kg,对水30L叶面喷施。采取喷灌灌溉方法的,可结合喷灌叶面喷肥。

3.防治病虫害

开花盛期,大豆蚜虫、造桥虫、棉铃虫、灰斑病等发生严重。可单独或与叶面追肥结合施药进行化学防治。蚜虫、造桥虫、棉铃虫用久效磷、速灭杀丁、敌杀死等防治。蚜虫还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g,对水15L,或40%乐果乳油每亩40g配成1000~1500倍液喷施。防治灰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亩用60~100g,或50%多菌灵50~70g,或加2.5%敌杀死乳油30g配成混合液,叶面喷洒。

4.合理施用壮梗剂

针对植株高大,生长过于繁茂的品种,喷洒生长调节剂三碘苯四酸 (TIBA)可以抑制大豆徒长,使植株收敛,茎秆矮化,防止倒伏,有利于花荚形成。始花期,亩用3~5g三碘苯甲酸粉剂或15~18ml乳剂,对水25~30L喷洒;盛花期亩用粉剂8~10g,乳剂30~40ml,加水40~50L喷洒。

5.适时摘心

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时,大豆容易发生徒长倒伏,使植株下部花荚严重脱落,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大豆摘心能防止倒伏,促进植株多分枝和着生较多的花簇,增加有效荚数,使籽粒饱满,成熟一致,提高产量。摘心效果因气候、土壤、品种而异:湿润多雨年份效果显著,土壤肥沃的效果较显,晚熟品种、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茎叶繁茂性强的品种效果均较好。一般适宜的摘心时期,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以在开花盛期及开化末期较好。摘去主茎顶心半寸左右即可。

三、生育后期的管理技术

1.清除杂草

大豆的3次中耕及人工铲地,对于消除行间杂草较为有利,而行内杂草还有残存,特别在大豆生育后期,气温高、湿度大,行间杂草发育快,生长高大,与大豆争水、争肥,必须及早清除。清除田间杂草一般能提高产量13%~26%。

2.追肥

进人鼓粒期后,大豆需肥量大。这时根瘤菌固氮能力逐渐衰退,要求补充营养。可根据生长情况,用尿素0.75~1kg,钼酸铵10~30g,磷酸二氢钾100~300g,对水15~25L喷叶。

3.灌水

鼓粒期,豆粒增大,需水量大。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70%~75%时,需及时灌溉。

4.防治病虫

生育后期主要防治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灰斑病等。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育后期的主要害虫。结荚期,当食心虫高峰出现时,喷洒2.5%敌杀死,亩用量20~40ml。或用敌敌畏熏蒸法,每亩地插蘸药液的玉米秸30~50根。豆荚螟是黄淮海夏大豆区和南方多作大豆区大豆生育后期的主要害虫,可用久效磷、速灭杀丁、敌杀死等防治。发生严重的大豆灰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每亩用量60~100g,或用多菌灵,每亩用量100g进行防治。

四、适当施用生长剂

大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往往会出现生长和发育不完整的现象,如生长快而发育慢,或发育快而生长慢。前者不仅降低产量而且成熟延期,后者成熟虽早但产量很低。有的品种本身也会存在某些缺陷而制约单产的提高,如有的品种植株过于高大繁茂,节间过长,叶片过大,易造成荫蔽、倒伏等。通过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达到高产稳产效果。

1.多效唑

多效唑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增产、矮化及抗早衰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从大豆第二片复叶展开到盛花期的不同生育阶段进行叶面喷施多效唑,均能达到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的增产幅度大小顺序如下:分枝期和初花期>初花期>盛花期>分枝期。从喷一次的效果看,以初花期为最佳,增产14.7%;如果在分枝期和初花期各喷一次,可增产20.29%。使用浓度范围为十万分之五至万分之三(即5~30g多效唑对水100kg),其中初花期以喷万分之二点五(25g多效唑对水100kg)浓度效果最好。每67㎡用药液40~50kg,选晴天下午3时以后作全株喷雾,喷后2小时内遇雨应重喷。喷施多效唑应强调与水肥配合施用。如在干旱、瘦瘠、豆株生长不良的土地上喷施,不但不能增产,而且还会减产。相反,在水肥充足、植株生长高大繁茂的土地上喷施则增产效果显著。

2.增产灵

化学名称是4—碘苯氧乙酸。对大豆具有减少花荚脱落,增加开花数,促进体内有机营养的累积和运转,增加单株结荚数,提高百粒重的作用。增产幅度为3%~15%。在大豆开花期每667㎡用百万分之二十至百万分之三十(2~3g对水100kg)溶液50~60kg作全株喷射,一般每隔7~10d喷1次,连续2次。

上一篇:F优498不同育秧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下一篇:油用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