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绿色生产力”理念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时间:2022-07-28 08:50:38

试论“绿色生产力”理念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呈现出高能耗、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现状,致使我国资源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绿色生产力作为解决经济发展困境,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策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始终贯彻绿色生产力理念,有利于逐步扭转我国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形势,推动我国走向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基于此点,本文对“绿色生产力”理念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绿色生产力 绿色经济 中国经济

一、“绿色生产力”理念概述

绿色生产力是指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以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共荣为目标,将科技力、自然力、政治力、人文力等发展动力进行优化配置,倡导遵循自然规律和人本理念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该种形式的生产力具备人本性、实践性、知识性、物质性、生态性以及可持续性等特征。绿色生产力是保护资源、环境、生态,致力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范畴,其组成要素为:具备绿色观念、掌握绿色科技的绿色劳动者,以现代化动力系统为依托能够进行清洁生产的绿色劳动工具,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加工原材料,绿色管理方法、绿色科学技术等。绿色生产力理念符合中国国情国力的需要,是中国转变灰色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适度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性理论。

二、“绿色生产力”理念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一)树立绿色价值观念,建立绿色经济体制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在“绿色生产力”理念下树立绿色价值观念,从国家、地方、行业以及居民等不同层面入手,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方式的转型,逐步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过度消费等与可持续发展观背道而驰的行为。我国政府要积极建立绿色经济体制,为绿色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首先,政府要转变角色,明确自身职能,妥善处理好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政府失位和错位的现象;其次,建立绿色经济激励创新机制,通过政策倾斜、财政支持、大力宣传等措施鼓励绿色投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果断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强化生态补偿和资源产权保护工作;再次,加快绿色创新能力发展,鼓励研发与绿色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科学技术,并将新型科学技术运用于现代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制定绿色区域发展战略

我国应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建立差别化区域发展战略,以“绿色生产力”理念为指导,制定绿色区域发展措施,加快绿色城市的建设进程。首先,充分利用各区域的优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如,充分发挥东部地区产业集群、金融服务、环境保护、科研创新的优势,发挥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交通便利的优势,发挥西部地区人力、自然、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可持续新能源产业、新制造业、采矿业等;其次,制定集中式城市化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应当制订全面、统一的绿色经济发展标准,约束大中型城市严格执行该标准,充分发挥绿色城市群的辐射效应,带动全国各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以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后,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建立绿色转型补偿机制,使资源消耗和收益较大的地区向资源输出地区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以平衡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

(三)大力促进绿色行业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应当在行业层面上,大力促进绿色行业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加大对绿色农业的发展力度。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为此发展绿色农业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具体可通过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的途径来实现农产品、生态以及资源等的安全,并重点突出四个转型,即农业发展政策转型、农业管理体系转型、农业技术服务转型以及农业生产组织转型;其二,积极创建绿色服务行业体系。应当在不损害满足程度的基础上,利用生态或是绿色服务来对传统的服务方式进行补充或替代,这不仅有利于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而且还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三,应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在构建绿色工业体系的过程中,应当以环境友好和节约资源为基本原则,并在绿色创新战略的引导下,寻求工业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同时,还应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并着眼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此来达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的。

(四)发展高效生态工业

“绿色生产力”理念指导下,为我国发展高效生态工业指明了方向,并力求使其成为我国经济新的生长点和增长点。我国应当将绿色生产力理念引入到工业生产中,逐步实现工业绿色化、生态化、高效化发展,并带动与此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建立以高效生态工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我国应根据国情需要,着力培植生态型原料、生态型燃料、生态型材料工业,将其作为高效生态工业的发展基础,并以此为前提,培植生态型计算机、电子工业的崛起,由此带动飞机、汽车、钢铁、船舶、化工、交通、建筑、国防工程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典妹.绿色生产力本质及其发展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2]黄海峰.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经济战略性选择[J].经济视野.2012(1)

[3]曹东.赵学涛.杨威杉.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和机制政策创新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

上一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管理系统的分析探讨 下一篇: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