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时间:2022-07-28 06:56:36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摘要】语文课内、课外阅读量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理解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课内、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阅读 教学 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时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消化、理解,轻阅读的感染、熏陶。新课程教育要求教师,只有走出唯教材、唯教师的死胡同,才能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加强课外阅读就是开拓语文教学新天地的最好方法。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1.调整“视野”,期待感悟

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层次较低,阅读能力也很有限,他们的“期待视野”大多只停留在主要内容上。而阅读教学只讲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材中有不同的情感期待着我们去体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等待我们去挖掘。我们应该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构建一个个引力强劲的磁场,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探知欲望,而扩大期待视野,让学生发现阅读是块沃土,正等待着他们去开垦。

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初读课文巧用导语引入课文,引出了蔺相如及廉颇两位关键人物,学生产生了“期待”,认真地去读课文,了解了蔺相如与廉颇二人的性格品质。对蔺相如的勇敢机智,顾全大局敬佩有加,对廉颇的知错就改也大有褒奖。学生往往在这样的初读后,对课文内容有了了解,阅读期待便大减,如果接下去一味地强求他们再读,效果就不会好,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讨厌上语文课。因此,此时教师就得想法子激起他们第二次“期待”。我就问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大家了解了蔺相如、廉颇的高尚品质,这两个人,你更喜欢谁?为什么?经过一番交流之后,让学生从三个小故事中选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分角色模拟情境演一演,立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表演之前,我先问学生:“要把角色演好,你应该先做些什么呢?”学生立刻说开了:“应该熟读课文”、“应该记住课文的话,读出人物说话时的情感”、“光记住背出来还不够,还应该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为了更好地完成角色的扮演,学生的“阅读期待”又产生了。他们的“阅读视野”由一开始的期待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变成了期待通过阅读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己用,积累满腹的语言为“演好文中角色”打基础;期待通过阅读获得语言再创造的“灵感”,将课文的语言进行筛选、重组,让语言拥有“自我”的风采。

2.拓展延伸,提升期待品味

语文学习不应仅限于课本、课堂,学生的“阅读期待”不应该只锁定在课堂、教材,而应拓宽空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教材延伸到课外读物,要在大语文环境下逐步提升“期待品位”。

学完《少年闰土》,学生了解到了闰土是个知识丰富,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也体悟到了少年时期的“我”对闰土海边的农村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之情。当学生还沉浸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的瓜地里一个项带银圈的农村少年正手持钢叉勇敢地向一匹查刺去…… ”的美好画面时,我出示节选于《故乡》中描写中年闰土的片段:“灰黄的脸上已经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学生读了之后,皱起了眉头,一张张小脸上写满了疑问,学生此时的情感也由闰土的变化而变化,还对造成闰土变化的原因,有进一步阅读探究的要求。课后,他们在老师的推荐下都积极地阅读了鲁迅的《故乡》,并交流了读后的感受:学生有的说,成年后的闰土生活多么困苦呀;有的说,“我”和闰土的这次相见很尴尬,两个人再也不可能称兄道弟了;有的说,成年的闰土没有小时侯的可爱健康……虽然学生的这些感受和鲁迅先生写《故乡》一文的意图还相差较远,但作为一名小学生,通过这次的课外阅读交流真能体会到现实与梦想、过去和将来的变化,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压力和挫折,哪怕是一点,已经够了。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有必要的。

上一篇:用足各种教育机会 下一篇:体育课中的讲解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