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颗感恩的心

时间:2022-07-28 05:58:36

如何培养一颗感恩的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古人云:“桑树从小扶”,充分体现了幼儿期社会性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更应率先把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列为重点教育。

在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中,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 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积极地展开了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言传身教,让幼儿识恩

人追求真善美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会泯灭。感动能激活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心理,使人愿意为了美好的理想去做任何事情。要让幼儿学会感恩,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教育感染幼儿。例如,当孩子向老师问好,老师应该积极回应:“谢谢!你的问候让我很高兴。”当孩子为你捡起掉在地上的笔,或给你端来一杯水,你一句“谢谢你,你真能干!”会让孩子深深感动,并让孩子知道恩情和回报。

二、时时事事,教幼儿知恩

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首要的是让孩子知恩,教师应该从身边事做起。人们都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可以看出,孩子是渴望爱心教育的,爱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一次,我带孩子们到户外参观,途中恰逢看见一个工人叔叔在疏通下水道,周围一带都散发着作呕的臭味。“老师,那位叔叔在干什么啊?”“站在那么脏那么臭的地方,他真不讲卫生!”……一些好问的孩子拉开了话匣子。 我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让他们自己去问叔叔。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走到那位叔叔的身边。孩子们捏着鼻子问:"叔叔,这这么脏,你在这干什么呢?"那位叔叔说:"下水道堵了,我得把它通一通,这样下雨时,雨水就不会把马路给淹了,行人走路就方便了。"我也及时加入了他们对话,进行引导……经过一番交流,孩子们都被感动了,争着拉着叔叔说:"谢谢你,叔叔。""叔叔你辛苦了。""我长大也要来和叔叔一样。" ……这是一次多么好的爱心教育现场啊!关键是时时事事,给予幼儿熏陶。

三、利用节日活动,引幼儿感恩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许多传统的节日中就包含了"感恩教育"的内容,如: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劳动节、元宵节等等,因此,我们就结合这些节日庆祝活动,积极地开展感恩教育。如:三八妇女节,我们请来了孩子们的妈妈,让妈妈们说说自己的工作,说说自己养育孩子的辛苦,帮助孩子体会妈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与此同时,我们也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谢之情,通过送自己亲手做的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父亲节给爸爸送上一张自己亲手做的感恩卡;重阳节给爷爷奶奶唱一首感恩的歌;教师节为教师做一件小事等等。要让幼儿知道,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帮助和关怀,也不要忘了感恩。还可让幼儿每天说一句感谢的话,如:感谢建筑工人让我们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感谢送水叔叔为我们送来清凉甘甜的水……通过一个个的节日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长辈的关心和爱护,增强了幼儿的感恩意识,也让孩子初步地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周围人的回报。

四、体验情境教学,助幼儿体恩

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有效地利用"情景教学",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例如:为了让小班幼儿知道有了好吃的东西要与长辈分享,我们就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妈妈买回了一篮桔子,这时该怎么分呢?小玉洁选择了一人一个,多出来的留给了自己。赵涛选择了一个人独自享用,而李可则选择了先分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自己留下了最小的。谁的做法最好呢?孩子们展开了积极地讨论,最终一致认为李可的做法最好。借助类似的情境教学,我逐步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去回报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关心自己的人。由此可见,利用情境教学开展感恩教育,可以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他们有一种更直接的感知和体验。

五、 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爱心”素材,授幼儿懂恩

在幼儿园的教材中,有些“爱心”素材可充分利用。如:中班语言活动《三只蝴蝶》,该活动目标为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同伴间要相亲相爱。但活动并非到此结束,要将"感恩"教育延伸下去。让幼儿说说自己还有哪些与同伴相亲相爱的事,并画下来,与同伴分享付出爱的喜悦。实践中,我们利用听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并续编故事、扮演角色等方法。比如:请幼儿表演故事《狼和小羊》使他们进行角色表演的同时,体验对小羊表示同情的情感,愿意主动去帮助他,从而使他们懂得,生活中应该同情弱者,使他们明白自己也常会受到别人的帮助,当自己有能力时应主动地去帮助需要的人。角色扮演让幼儿根据一定的情节,扮演某个角色,并通过言语、行为、姿势动作、表情等来表现该角色特征,从中体验在某些情境下该角色的心理感受,进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能做出恰当的反应。

六、家园共育,导幼儿报恩

感恩教育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要想对幼儿实施更有效的感恩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要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家长反馈表、评价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感恩教育中,家园共育,让孩子懂得对家长、对学校、对老师、对社会感恩、报恩。

孩子的心犹如一片净土,种植感恩,就会收获仁爱、关怀、宽容和幸福。从小给孩子的心灵播下感恩的种子,让他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那他们将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来报答父母、师长,报答社会。"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使我们的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就能更好的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我们的未来社会充满爱和希望!

(作者单位:大安市安广一小学幼儿园)

上一篇:浅谈幼儿园的奥尔夫音乐教育 下一篇:浅析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