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

时间:2022-07-28 04:53:43

【摘要】本研究则主要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心脏多普勒心功能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来评价芪苈强心胶囊的临床疗效。 1、研究方法 选择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诊断标准)...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慢性心衰;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091-03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晚期阶段,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严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患病率高:2000年阜外医院的调查表明,国内慢性心力衰竭的人群患病率约0.9%,而且随着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的上升,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心力衰竭发生也呈现明显升高趋势。2)预后差:国外资料表明,从患者首次入院治疗心力衰竭开始算起,5年的死亡率为3/4,预后比很多癌症要差;国内调查发现慢性心力衰竭只占同期心血管病住院的20%,而死亡率却占40%。3)医疗支出多:在欧美慢性心力衰竭占整个卫生支出的2%,是肿瘤的2倍,而在国内尚未对此引起重视。可以说慢性心力衰竭是对21世纪世界卫生事业的挑战。目前,控制心力衰竭主要依靠西药,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心力衰竭的预后仍然很差。结合祖国医学的整体调协观念,从中医理论分析,心力衰竭为气血两虚、血淤气滞,历史上已经成功的通过中医辨证,使很多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救治,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再住院率,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抗病能力。同时,目前使用的西药价格昂贵,如果能从我国的中医药宝库中发掘生产出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也必将减少国家和患者家庭的医疗支出,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慢性心衰发病的早期以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激活为主,属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异常,这与中医气虚为其发病之本的认识相吻合。由于神经内分泌因子被激活并长期作用于心脏及血管,导致心功能减退,心排血量减少,外周阻力增加等血流动力学异常,出现肺瘀血和体静脉瘀血的临床表现,又与中医心气虚乏基础上引起络脉瘀阻,津血互换障碍导致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阻滞络脉的病理过程相一致,也符合络病易滞易瘀,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心衰发展的最后阶段则是长期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对心脏及血管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心肌细胞增厚、心肌间质纤维化、促使心脏扩大和重塑,使心功能恶化,而恶化的心功能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一阶段则符合心络络息成积的病理改变,是由于痰饮瘀血阻滞络脉所导致的结聚成形的病理改变,其病理实质则包括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间质纤维化的过程。

芪苈强心胶囊是近年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大学术创新。它对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显著增加左室心肌收缩力,升高左室内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增加心输出量及血压,缩短左室收缩至发生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时间,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明显增加心脏泵血量,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具有明显利尿效果,其强心、利尿、扩血管作用对改善心衰症状具有临床价值。同时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神经内分泌和心脏重塑综合调控模式也初步显示出良好作用,实验证实芪苈强心胶囊可明显降低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抑制血清醛固酮含量的增加,明显改善室壁厚度及心脏指数显示其具有抑制心室重塑作用,这些药理学作用有助于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结构及功能的生物学基础。

本研究则主要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心脏多普勒心功能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来评价芪苈强心胶囊的临床疗效。

1、研究方法

选择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按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ACE抑制剂、利尿剂、强心甙、B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五类,人选后不得再加量),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日共4周)治疗,观察各临床指标及试验指标的变化,评价芪苈强心胶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技术路线

入选病例标准: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70岁之间(含18岁、70岁),两组在病程、年龄、性别、心力衰竭程度、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未服用药物;或已服用西药者维持原来的治疗方案(所服西药限定为ACE抑制剂、利尿剂、强心甙、B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五类),入选后不得再加量;原来已服用治疗心衰的中药,在停用所服中药1周后,进入观察治疗。

2)心脏多普勒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

3)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病例标准:

1)年龄)70岁或

2)伴有心源性休克,或致命性心律失常、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心衰合并未控制的感染(感染控制后如符合条件仍可入选),以及有其它影响疗效安全性判定的疾病者,如伴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3)合并严重的肺、肝(GPT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肾(血清Cr在3mg/dl以上)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5)过敏体质者。

6)合并有精神病,或不愿合作者。

7)二周内曾应用其它试验药品者。

剔除病例标准:

1)入组后发现受试者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

2)使用了方案规定的禁用药品,由于违背临床试验方案,需予剔除。

3)纳入后未曾用药的病例,需予剔除。

4)无服药后任何可评价记录的病例。

给药方法:试验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日。对照组:仅常规心力衰竭治疗。

观察指标:疗效观察指标;

心衰症状:气短、乏力、出汗、腹胀等;

体征:血压、心率、紫绀、颈静脉充盈、肺部罗音、肝大、腹水征、下肢水肿;

胸片:肺瘀血情况;

超声心动图:心脏大小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NYHA心功能分级;

安全性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记录:主要包括:心原性猝死:急性症状出现1小时内死亡。心力衰竭加重住院、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

实验室检测指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血糖、血脂、电解质、心电图。

疗效评价标准:

于进入研究时、治疗2周、4周时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价。

临床心功能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级。

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2级以下、心脏超声(40%

有效:临床症状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3级、心脏超声(30%

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于治疗2周、4周的不良反应发生数。

(6)安全性评价

不良事件的定义:自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入选试验开始至最后1次随访之间,发生的任何不利医疗事件,无论与试验药物是否有因果关系,均判定为不良事件。

安全性评价包括:1.临床不良事件的观察与评估:通

过受试者自发报告或医师直接观察的不良事件评价临床安全性。在医师访视过程中,将通过非诱导的方式询问受试者有关不良事件的情况。2.实验室检查安全性评估:任何超过正常值范围的数值,都应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复查,并注意是否有临床意义。并判断与本试验用药的关系。

3、数据分析

见表1、2。

4、结果

芪苈强心胶囊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后的有效性、显效性以及总有效性经统计学分析P

5、讨论

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首先运用络病学说探讨慢性心衰中医病理机制,提出心气虚乏是其发生的中医病机之本,络脉瘀阻是其中心环节,津液不循脉络运行渗出脉外而为水湿之邪发为水肿,瘀血水饮阻滞脉络,日久结聚成形导致心络络息成积是其发展加重的结果,这与西医学近年提出的早期神经内分泌激活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导致心室重构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的新概念相吻合。

运用中医络病学说治疗慢性心衰,既要考虑到导致络脉瘀阻这一病理过程的病因根本――心气虚乏、心阳式微,又要考虑到络脉瘀阻作为病理环节尚会导致津液运行不循脉络,津渗脉外而为水肿之变,因此,治疗上不仅益气温阳以治心气虚乏,心阳式微之本,更要注重血瘀阻络这一慢性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中心环节,才能扭转病势,以奏效机。

芪苈强心胶囊以益气温阳药为治络强心之本,辅以活血通络药,使气旺血行络通,阻断血瘀阻络的病理中心环节,兼用利水消肿药以治其标。符合复方中药标本兼治,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的综合优势。

目前国内外把应用中药作为补充与替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被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推崇。芪苈强心胶囊是近年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大学术创新,按照目前中医界学术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络病学理论,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益气温阳药与虫类通络药配伍而成。它对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显著增加左室心肌收缩力,升高左室内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增加心输出量及血压,缩短左室收缩至发生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时间,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明显增加心脏泵血量,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具有明显利尿效果,其强心、利尿、扩血管作用对改善心衰症状具有临床价值。同时实验证实芪苈强心胶囊可明显降低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抑制血清醛固酮含量的增加,明显改善室壁厚度及心脏指数显示其具有抑制心室重塑作用,这些药理学作用有助于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结构及功能的生物学基础。Ⅲ期临床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所致轻中度心力衰竭,显著增加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中药芪苈强心胶囊主要由黄芪、附子、人参、葶苈子、丹参等组成,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之功效,适用于轻、中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阳气虚乏、血瘀水停证)。但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都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薛立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05-0584-02

[2]景国际,河北中医,2009-07-078

[3]吴以岭,络病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83-354

上一篇: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死3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冠心病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