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浅析

时间:2022-07-28 02:38:51

西安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西安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建设的不断进行,如何真正改善和提高棚户区居民户外居住空间品质成为保障民生和城市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西安已建成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现状的详细调研,并对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探讨西安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的适应性策略。

关键词:西安;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政府改造城镇危旧住房的民心工程政策影响下,西安市也进行了大量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的建设,在改善棚户区家庭居住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较好的社会反响,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针对西安已建成棚改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现状的综合调研和以及具体设计策略探讨,这对于从真正意义上改善棚户区居民居住品质,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是非常不利的。

而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存在较多不同于商品房小区户外空间的特殊性,例如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的使用者为固定的安置人群,安置居民的经济状况、家庭构成、居住需求与普通居民有较大差别,户外空间设计还肩负着回迁居民与城市市民进行交流、融合的任务,从而避免由于低品质的户外空间设计导致新的贫民窟和低收入人群的聚集。此外,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往往由于安置小区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的现状而导致室外空间被严重压缩。因此只有在对已建成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并对户外空间设计经验和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才能更好的探讨西安市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的具体策略,从而真正满足棚户区回迁居民的生理和心理居住需求。

2西安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现状调研

整体来看安置小区户外空间现状虽然相比以前棚户区居住环境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仍有许多地方没有达到回迁居民的需要,没有达到政府的改造目标和回迁居民的热切期盼。

2.1西安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现状问题总结

2.1.1户外空间设计滞后

目前西安市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存在户外空间粗放的设计状态,建设方和设计方更多的重视了安置住宅套型和套内面积等问题,安置居民回迁普遍较为及时,但是例如乐居场安置小区、任家庄安置小区、安仁坊安置小区却存在户外空间设计滞后与安置住宅建设的问题。

2.1.2户外空间普遍缺乏景观层次

图2.1任家庄安置小区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在调研中发现,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主要被道路交通空间和停车空间所占据,宅前庭院空间缺乏空间设计,中心绿地景观空间缺乏足够的构成要素。例如任家庄安置小区户外用空间较为单调,没有景观视线遮挡,缺乏必要的绿植和景观层次划分。(图2.1)

图2.2乐居场安置小区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2.1.3户外空间缺乏围合感

例如室外空间设计经常存在院落空间被道路无节制的穿越问题,导致院落空间围合感弱。有时儿童活动场地被道路穿越,导致活动空间安全性差。

(图2.2)

2.1.4户外中心景观空间可达性差

图2.3祥和居安置小区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由于用地的紧张性导致户外活动空间的缺乏,安置小区往往采用中心景观空间的设计来提供公共的活动空间。例如祥和居安置小区户外空间局部中心景观空间采用大面积的绿地和土丘设计导致占用较多的景观资源但是景观空间可达性很差,导致资源浪费,只可远观而不可进入。(图2.3)

2.1.5户外空间缺乏对历史文化的关注

大部分拆迁安置房室外空间设计却缺乏对历史文化因素的挖掘,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活动场地考虑不足,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民俗演艺场所等问题。有人反映,逢丧办喜事时都找不到一块适合的空地拉舞台供放电影或唱戏。

2.2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导致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户外空间设计忽视“棚改回迁居民”的特殊性,安置房设计中只考虑到改造安置的效率和利益等问题,未能很好在棚户区居民购买承受能力基础上了解他们户外空间需求。其次是高速度的改造模式导致户外空间景观层次缺乏、各种设施粗放的设计现状,导致大面积的景观绿地居民无法使用和到达。再次由于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必然面临用地紧张的问题,安置户数多,安置面积大,销售价格低,而开发商为了尽量获得利润、降低造价,就造成安置小区高容积率、高建筑密度的现状,导致许多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缺乏围合感和丰富的景深。

3西安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策略探讨

通过对西安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可知,户外空间设计必须基于拆迁安置小区特殊的背景,尊重人的人格、尊严、思想和情感,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其成果才能符合居民真实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3.1关注户外空间设计的经济适用性

由于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其资金投入有限且主要耗费在安置房的建设,户外空间的建设资金占其很小比例。这就形成了一个用少量的资金,如何建设一个符合安置居民需求的居住环境的命题。例如中心广场充分利用地势高差,将居民所需的休闲空间、交往活动空间、观赏游憩、交通空间等进行合理的叠加和组合,来尽可能的达到室外空间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可变性以满足安置居民的居住需求。

3.2注重对地域性的挖掘

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可以说是整个小区的第一印象和小区名片,其改造的初衷就是提升城市形象,因而户外空间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地域都有各自的文化氛围、传统、自然风貌等,在安置小区的居住环境的建设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的营造出一个具有时代特点以及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例如利用地势高差充分布置地下庭院,形成适应地形特点的空间设计。

3.3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挖掘

安置居民大多为随着城市演变而发展而成的棚户区居民,而现实社会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传承,在安置小区居住环境的建设中尊重历史就是对于现实安置小区中居民的一种尊重,体现出了一种对人的关怀。在具体的居住环境建设中要善于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其后。

3.4提高棚户区居民的参与性

居住者最能深刻感知居住区设计的不足和缺陷,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促使居住区功能的不断完善。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由于回迁居民的特殊性,面临拆迁和安置的问题,因此在讨论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获得公众参与和认可。公众参与可以充分体现公众的权利,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杜绝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出现的以开发商的经济利益为标准、忽视城市普通居民特别是棚户区拆迁安置户或低收入阶层利益的不良现象。

4结语

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现状与居住需求,是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策略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安置小区户外空间现状的调研和设计策略的探讨旨在提高政府和社会对棚改小区室外空间设计的关注,增强回迁居民的归属感和对新社区的认同感,并为今后的安置小区户外空间设计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料,相关理论层次上的研究及设计手法的探索将为正在进行的棚改小区室外空间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以解决棚户区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户外空间需求问题,提升城市形象,实现社会安定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雅丽. 西安市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房地产,2006,(9):102-103

[2] 王巍,姚凤梅. 王晓舒.基于归属感的棚户区改造规划—牡黔工市曙光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探析[J].规划师,2010,(26):44-47

[3] 沈涛,游兮. 棚户区改造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以湘潭市滨江棚户区改造规划为例[J].科技信息,2010,(35):86-86

[4] 张志亮. 长沙市拆迁安置小区居住环境设计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11.

[5] 黄婷. 江苏农村拆迁安置小区户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07.

上一篇:渭南市渭北地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西安小寨商圈地下空间发展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