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有“套路”

时间:2022-07-28 02:12:07

种子萌发有“套路”

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浸于水中或落到潮湿的土壤中,其内的亲水性物质便吸引水分子,使种子体积迅速增大。吸胀开始时吸水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吸胀的结果使种皮变软或破裂,种皮对气体等的通透性增加,萌发开始。各种酶开始活化,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在酶的催化下转变为水溶性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和胚芽。此时,细胞呼吸特别旺盛(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有机物的种类大增,干重一般减少(有些情况会增加,后文将有举例),鲜重增加。当胚根突破种皮,胚体迅速增大时又再次急剧地吸水,此时为渗透吸水的生理过程。种子萌发成幼苗后,植株便可开始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开始积累有机物后使干重逐渐增加,进人营养生长阶段,进而进人生殖生长阶段。 [时间/h][干重/mg・粒-1][ O][24 48 72 96 120][250

200

150

100][胚乳][萌发种子][221.3][205.9][205.3][204.2][177.7][172.7][161.7][118.1][174.9][183.8][198.7]

例1 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 ,通过 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 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 mg・粒-1・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原因是 。

解析 本题以种子萌发为载体,考察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水解,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考查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的供能;(2)呼吸速率最大时段消耗有机物最多,种子的干重下降速度最大。无需计算各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只需瞧一瞧曲线形状的变化趋势。种子呼吸速率最大的时段就是“萌发种子”干重变化曲线下降幅度最大时的时段,故在72-96小时种子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多,为204.2-177.7=26.5 mg・粒-1・d-1;(3)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某时段内,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组成物质的转化量=胚乳干重的减少量-此时种子干重的减少量(呼吸消耗量)。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组成物质之转化率最大的时段,就是两条曲线所成夹角最大时对应的时段,故96-120小时为(118.1-91.1)-(177.7-172.7)=22mg,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4)萌发种子干重的增加依赖于光合作用超过呼吸作用,需要一定时间、一定强度的光照。而题意保持实验条件不变(玉米种子至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由于没有光照,萌发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有呼吸作用,随种子有机物的消耗,种子呼吸速率逐渐减慢,干重变化趋势越来越小。

答案 (1)葡萄糖,呼吸 (2)72-96 26.5 (3)22 (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例2 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盘为种子千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于重及脂肪含最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公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时间/d][2 4 6 8 10][44

42

40

38

36][100粒种子干重/%][O]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 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实验第11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千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

解析 以种子萌发为背景,考查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实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检测、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了植物代谢的基本知识。

(1)欲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可将种子中的胚乳切片,用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进行染色,放在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橘黄(或红)色的脂肪颗粒。

(2)前文中提到,种子萌发开始阶段,细胞呼吸旺盛,干重一般减少,而由该题图可看出,种子的干重先增加后减少,在6-8d时最大。又从题干中可获知该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占干重的70%。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脂肪含量逐渐减少,而前面一段时间干重却逐渐增加,可能的原因有脂肪转化为糖类、水参与种子中物质代谢以及成为结合水等。由于脂肪与糖类相比,其碳氢比例高,当脂肪转化为糖类时,O元素增加,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O。

(3)实验第11d时,脂肪减少了90%,种子干重的增加不再来源于脂肪的转化,那就只能来源于光合作用。由于种子处于黑暗环境,并且提供的是蒸馏水,因而欲完成光合作用必须提供的条件是光照和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答案 (1)苏丹III(或苏丹IV) 橘黄色(或红色)(2)O (3)光照 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练习答案

1. 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下面四个曲线图中,正确的是( )

[3 6 9][天数][O][干重(mg/株)] [3 6 9][天数][O][干重(mg/株)] [3 6 9][天数][O][干重(mg/株)] [3 6 9][天数][O][干重(mg/株)] [A B C D]

2. 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胚乳][糊粉层][淀粉][蛋白酶][葡萄糖][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化)][β-淀粉酶(钝化)][胚][GA]3. 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产生的赤霉素(GA)转运到糊粉层后,诱导相关酶的合成进而调节相关的代谢过程,促进种子萌发。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种子萌发时,胚乳中葡萄糖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葡萄糖先增加的原因是 ;后减少的原因是葡萄糖转运至胚后,一方面用于 的消耗,另一方面是用于 ,从而构建新的细胞。

(2)[β]-淀粉酶在由钝化到活化过程中,其组成的氨基酸数目将 ,理由是 。

(3)为研究淀粉酶的来源,研究者为萌发的种子提供14C标记的氨基酸,结果发现[α]-淀粉酶有放射性,而[β]-淀粉酶都没有放射性。这表明 。

(4)若要验证糊粉层是合成[α]-淀粉酶的场所,可选取 的去胚大麦种子,用 处理,检测是否产生[α]-淀粉酶。

练习答案

1. A 2. B

3. (1)淀粉水解 细胞呼吸 合成有机物 (2)减少 β-淀粉酶的活化是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完成的,水解掉了部分氨基酸 (3)α-淀粉酶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新合成的,而β-淀粉酶是种子中已存在的 (4)有糊粉层和无糊粉层 等量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上一篇:魏松广:电力调度员的8小时之外 下一篇:袁梦:在风雨中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