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课堂教学实训模式初探

时间:2022-07-28 11:28:19

中职美术课堂教学实训模式初探

摘 要:美术作为专业课程,是多种专业学科(如动漫设计、建筑、装潢设计、服装设计等)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突出“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点,构建一个能适应目前中职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训练模式,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美术这一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就业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教育 美术专业 课堂教学 实训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用以规范教师组织教学过程的范型。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是中职美术专业可供选择的主要模式:课堂教学实践训练模式、课外教学实践训练模式、社会教学实践训练模式。本文先就课堂教学方面的实践训练模式展开初步探讨。

一、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构建课堂教学实训模式的目标指向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如何使中职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是摆在中职教育者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职校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所以,我们在探究中职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训练模式时,应以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构建课堂教学实践训练模式的目标指向。即要在中职美术专业课堂教学实践训练中,使学生掌握美术的专业理论知识、一定的装饰设计及装潢工艺的基本技能,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要把应用性的美术专业教育作为本专业教育的基本特性,把技术—业务型岗位作为本专业教育的基本定向,把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实施的重点。

二、实训场所的建设是在课堂教学实训模式下开展实训的硬件保障

要构建课堂教学实践训练模式,首先需建设教学实践训练场所,我们将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场所确定为以下三类。

1.教室——装饰画

以教室为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的场所,进行装饰画的实践训练。主要是建立归纳写生的方法,使学生能全方位地认识装饰造型的丰富性。同时结合工艺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多种材质的运用了解各自的肌理效果,从而训练学生对装饰画的表现力和展示能力,进而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画室——素描、色彩

画室是素描、色彩方面训练的场所,应重视对画室的建设。在进行素描训练时,要打破常规的长期素描和单一的全因素调子写生方法,拓宽训练渠道,进行诸如结构素描、设计素描、想象素描、创意素描等训练,使素描写生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其内容也更加丰富。

3.多媒体教室——电脑美术设计

电脑美术设计,已成为美术专业学生技能与素质高低的体现;它既反映了素描、色彩、设计的基本功,也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此,我们应加强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使学生掌握CoreDRAW、PhotoShop等设计软件;应在传统的理论知识—多媒体操作—计算机房现场指导设计—创意设计的教学基础上,多方面应用素描、色彩等专业知识,同时渗透音乐知识、文学知识、表演艺术等,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实训管理规范的制定是进行实训的软件保证

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的管理主要是实训室的管理。我们根据7S管理精神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实训室7S管理规范,以确保课堂教学实践训练正常有序的开展。

1.1S——整理

整理内容包括整理个人工作台、工作区、存储区,以及墙上的制度与警示语。尽快处理掉不必要的东西,腾出空间,营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2S——整顿

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明确数量,有效标识,并做好相应的登记。整顿要求实用、有针对性、设计要求美观、大方,摆放位置要求合理、醒目,合理处置废弃物,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在工作过程中不用浪费时间找寻物品和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3S——清扫

将工作环境、工作设施设备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目的是消除脏污,保持实训室内干净、明亮,稳定品质,减少意外伤害。

4.4S——清洁

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目的是保持各种物品和它的空间洁净。

5.5S——素养

通过学习、参观等手段,提高文明礼貌水准,增强团队意识,养成按规定行事的良好习惯。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品质,以促使他们对任何工作都认真对待,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6.6S——安全

重视全员安全教育,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清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生产。目的是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防患于未然。

7.7S——节约

对设备、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四、探究各类课型的课堂教学实训模式是实现美术课堂教学优质化的前提条件

中职美术课教学内容比较繁杂。由于课程内容不同,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美术课堂教学有多种类型,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因此,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也应有所不同。

1.欣赏课

欣赏课,主要是美术欣赏和美术常识讲授,是一种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审美导向的教学。此类课的讲授,应做到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去欣赏、去议论、去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应采用 “美感模式”或“情知模式”,其基本结构程序为: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

2.技法知识课

技法知识课,包括了绘画、手工艺术的技法知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绘画和手工艺术的形式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此类课,教师应通过欣赏、启发、讲解来传授绘画的基本知识,并通过示范讲解,指导学生训练技能、技巧。由于实践性、操作性强,教学模式应采用“合作模式”或“个性模式”。其基本结构程序为:直观感受—引议释疑—示范讲解—师生合作—指导训练。

3.工艺设计课

工艺设计课,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工艺美术的基本原理、法则、基本构成方法和制作方法。因为操作性很强,教师在授课时应运用直观演示方法,指导操作,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教学模式应采用“情知模式”或“综合模式”。基本结构程序为:激趣入境—示范讲解—启发思维—引导创造。

4.技能训练课

技能训练课,主要是在教师讲完新教材后,为巩固知识、技能、技巧,安排用整节课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作业练习来获得技能、技巧。教学模式应采用“个性模式”或“自学模式”。其基本结构程序为:直观感受—综合分析—指导实践—引导创新。

5.创作课

创作课,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某种美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进行艺术创造。创作课既是培养学生记忆、想象、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衡量学生实用能力的检测方式。教师必需要想方设法地启发、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去联想、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此,其教学模式应采用“个性模式”或“综合模式”。基本结构程序是:激趣入境—深化主题—启发思维—引导创造。

五、个性化、生活化、综合化是优化课堂教学实训模式的主要原则

在根据美术课堂教学实训模式实施具体的教学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重视个性化选择,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应追求情景化、生活化、启发式、直观性的教学,并做到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1.教学选择个性化

要重视个性化选择。教学实训模式选择应以学生实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的物质条件等作为依据。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应先收集与学生的需要、兴趣有关的资料,再着手进行教育目标、内容的探讨。要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或提高短时注意效率,应让他们多做实际的操作练习,精讲多练。

2.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要求美术教师与现实生活挂钩。观察在绘画中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它作为绘画的基础,就谈不上艺术的表现。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作为观察对象。而明确的观察目的、正确的观察方法、良好的观察习惯等都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而这些只能在生活化中才能达成或养成。

3.教学方法综合化

首先,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授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可设置几个情景化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找出教室内的颜色,在学生的举例中揭示课题。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运用启发式方法。如,讲结构素描的切挖造型时,应先让学生观察复杂的形体是由哪些基本的几何体组成的,形体中关键的结构线之间有着怎样的切分关系,然后将数学公式、透视原理引入教学中,以便学生更好地观察理解,提高造型的准确性。

最后,还应重视采用直观性的教学。在设计教学方式上,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美的线条、美的造型、美的构图和美的色彩。为了更好地体现直观性教学的教学原则,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中职美术教育要针对职校特点,针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种适合中职教学的科学完善的实践训练模式。尽量使中职美术教学能适应现代教学及社会需求,适应学生接受能力差、技能提高缓慢的现状,增强中职美术实践训练课的创新性、技巧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韩建民,焦丽芳等.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3).

[2]张世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新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2(11).

[3]董平.论校企合作办学中的德育背景和特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4]王怀学,潘会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

[5]李新生.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6(4).

(作者单位:浙江省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浅析 下一篇:关于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