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为就业指导服务的几个方面

时间:2022-07-28 05:38:20

论高校图书馆为就业指导服务的几个方面

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服务的重要任务,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但近年来,在就业指导的领域里,人们对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为就业指导的服务作用重视不够,或根本没有列入服务的范围,高校图书馆的潜在功能和教育职能尚未全面地体现出来,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如何重视并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转变机制,不断拓展自己的服务领域,全面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高校学生的首次就业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 高校图书馆有能力为学校党政提供“决策”服务

当今的高等教育,招生与就业密切联系,入口与出口息息相关,市场因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渗透到高等教育中,影响着高等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多次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差的专业要减少甚至停止招生,学生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地方高校培养的主要是应用性人才,非研究性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中能进一步深造――读研的只占5%左右,他们中的95%直接进入就业市场。从地域来看,绝大多数都在中等城市,而且大部分是非重点本科院校,学校的知名度不高,无形资产小,学生在岗位的竞争中与“重本”学校毕业生比常常明显处于劣势,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那些只要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 即使是非“重本”院校的毕业生也非常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如浙江省江山职业中专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供不应求。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学生的成功就业有着重要的关系。合理的专业设置使人才资源按社会的需求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使培养的人力资本适销对路,减少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 但如何调整专业结构,社会发展急需哪些人才,高校的决策者需要全面掌握国家有关政策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全国高校在校学生专业人数等数据作为依据,不是盲目的调整。不能像现在,今年哪个专业的毕业生好就业,很大一部分高校都跟着设置该专业,到该届学生毕业时,供过于求,造成该专业的毕业生阶段性过剩,就业困难,特别是地方高校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就更加困难了,而是要根据对就业市场的趋势认真研究,并做出前瞻性的专业设置调整, 庞大的政策、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各高校决策者需要图书馆。图书馆具有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资源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本科教学评估的促进建设,拥有丰富的藏书,各种统计数据、产业政策等资料齐全,还有许多成熟先进的现代网络数据库。图书馆大量的文献信息和网络资源,具备为学校党政提供决策的信息服务基础。图书馆具有人才优势,图书馆长期开展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信息咨询工作,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各类信息的专门人才,这些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与经验,能够为学校党政领导提供所需调整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的决策数据。

二、拓展图书馆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在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后,毕业生人数从2001年的115万增加到2007年的495万,但招聘毕业生需求并没有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保持快速、同步增长,意味着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比精英化阶段更多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地方非“重本”院校毕业生所遇到的就业困难就更为明显。于是,加强和提高高校学生,尤其是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将就业能力分为5个类别、16项技能:基本胜任力(阅读、写作、计算)、沟通能力(说和听)、适应能力(问题解决、创造性地思考)、群体效果(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影响能力(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等。

对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开发与提升,是个系统的工程,它涉及诸多方面,其中显得非常重要的是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在就业能力的提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学生产品的制造者,也是学生产品质量的打造者,他们往往是站在行列前列的代表,他们对本行列的了解程度往往比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还要强,因此,改革后纳入就业指导体系的专任教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中心,有能力、有义务,积极主动拓展为教学服务的内涵,作为专题对相关资料信息收集、整理,做到定期的以“资料找人”,分送专任教师,使专任教师得到简明扼要的就业能力的培训资料。

三、开发图书馆为就业指导部门服务的功能

就业率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指标,它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业指导是促进就业的关键,过硬技能+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就业指导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职业,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历史很短,没有理论基础,有关方面的书籍或资料很少,且都研究的不深。就业指导人员、就业部门迫切需要相关的理论作支撑,成功的指导实践范例作学习参考、借鉴。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料存储和信息资源的发源者,应该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在每年的图书购置费预算中划出一定比例,制定出与就业指导与时俱进的采购计划,确立以就业指导为专题,全面、系统、长期、稳定地收藏与就业指导相关的多载体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和保存,特别是国外专业权威性论著以及必备的工具、参考书等。全心全意为就业指导部门提高指导质量服务,使就业指导做到有效性。

四、加强研究,提高图书馆自身提供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

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先进设备和情报信息资源优势,尽全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一是指导学生掌握收集就业信息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在咨询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教给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就业信息的方法,尤其是如何利用图书馆了解、掌握就业信息的方法。二是利用橱窗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成功就业范例等。三是利用丰富的报刊资源及时整理提供符合本校毕业特点的供职信息。报纸期刊上刊登了大量的人才招聘广告,尤期是报纸,一般发行量大,覆盖面较广,时效性特别强,图书馆是全校报纸、期刊种类最多,门类最全的信息中心。图书馆应及时开发报纸期刊上符合本校培养的人才特点的招聘信息,用简报专栏、图书馆就业指导网页等方式,及时把就业岗位信息提供给毕业生。四是设置与就业指导为主要文献的专门阅览室。高校图书馆如何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目前还没有现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欧美等国家的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符合本校培养目标一致的图书馆就业指导体系,这就要求每一个图书馆人,要不断地加强相关的理论学习,结合本校实际,结合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和学生特点开展持续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只要这样,就能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为本校的持续、稳定、跨跃式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对发挥好图书馆功能的建议

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高校图书馆的馆长要充分认识到本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和每个教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在制定年度计划时应把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每年的工作计划中,并指定一名副馆长主抓该项工作。二是组织机构是保障。应设置专门的机构,如就业指导情报部,内容包括:工作任务、指标、流程,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三是 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有其特殊性,其工作人员应具备:就业信息市场开拓能力和社交能力强,善于与市场和社会打交道;有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社交广,普通话好,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四是经费是进行就业指导的支柱。在每年的预算中要保证预留与就业指导的有效开展的资金支持。五是建立就业指导专业阅览室,使其成为交流集散有关信息的专门阵地。名称可叫:理想阅览室、创业设计阅览室等。低年级的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低,一、二年级只有11.6%和10.1%,就业指导涵盖于学生的四年,这样有利于吸引低年级的学生进入该阅览室学习,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高年级的学生,有利于快捷地查阅与就业相关的资料信息。

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显重要,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只有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同时也只有充分掌握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任务、要求,才能使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做到有的放矢。只要图书馆做好了:为本校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设置提供了全面科学的统计分析数据;定期做好为专业教师提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信息资料;为就业指导部门和就业指导人员提供就业指导资料;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开展直接的就业指导服务等几方面的工作,就能为高校的发展壮大做出图书馆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上一篇: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女大学生应对就业性别歧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