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技巧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

时间:2022-07-28 05:07:40

记忆技巧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

记忆,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而信息加工水平越深,理解就越透彻,记忆的效率就越高。记忆,从学习的角度看,是学生学数学知识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但要传授正确的数学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技巧,因为数学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且难,如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鉴于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做出了如下的尝试。

一、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异同点,进而有助于记忆。比较记忆法应遵循的原则是“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例如,我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时,用多媒体出示:(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关系式为=K(一定);(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关系式为x・y=K(一定)。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其相同点:①都有三种量,其中两种量是相关联的变化量;②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③还有一种量是一定量(不变量)。其不同点:①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而反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②正比例相关联的两个量,变化规律(方向)是一种量变大,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大,而反比例相关联的两个量变化规律(方向)是一种量变大,另一种量反而变小;③正比例的关系式为=K(一定),而反比例的关系式为x・y=K(一定)。

二、实验记忆法

实验记忆法是一种最能调动各种感官进行综合操作以增强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多种感官几乎都被调动起来,协调完成限定任务,知识的通道几乎是全开的,从而对知识的记忆将得到成倍的增强。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做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例如,我在教“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准备好一个长方体(或圆柱体)无盖水箱,在箱里放进适量的水,先用刻度尺量出水的深度是多少,接着放入一块不规则的鹅卵石,再用刻度尺量出鹅卵石被水完全淹没后水的深度,最后用长方体(或圆柱体)的底面积乘两次水的深度之差,就是鹅蛋石的体积(也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即:假设水箱的底面积为10平方分米,第一次水深为3分米,第二次水深为3.3分米,则鹅卵石的体积为10×(3.33)=3(立方分米)。这样,既通过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眼、口、耳、手等多种器官,又通过直观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记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系统记忆法

经过精心加工而得出的系统化、简单化和有效化的教学知识网络,?摇能帮助我们把零散孤立的知识“串联”和“并联”起来,组成自己熟悉的知识方便记忆。例如,我在复习“三角形”内容时,把三角形整个内容系统化为如下形式:

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

三角形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和三个角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摇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摇?摇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ah

这样系统地给学生进行复习,帮助学生理清了知识,把知识点“串联”和“并联”了起来,使学生记忆清晰,并印象深刻,而且不混淆知识。

四、要点记忆法

要点记忆法就是把记忆内容中的要点首先从整体中剥离出来,先记住要点,然后用要点串联整个内容,使记忆内容具有完整性和深刻性。例如,我在教完“小数的基本性质”时,要求学生把性质记下来,是这样做的:先要求学生记住“添上或去掉0”,接着强调学生是在“小末尾”,最后要求学生记住“大小不变”,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把小数的基本性质记下来了。

五、笔记记忆法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记忆时不能单纯动眼动耳,还要动手动笔,更要在动手动笔时动口动脑,以强化自己的记忆。例如,我在教“圆的周长”时,对圆周率(π=3.1415926535……)前10位小数的记忆,我是这样要求学生做的:三点(3.)和尚,一生一世(14)一壶酒(159),二位(2)遛到(6)武山(53)中比武(5)。这样,学生结合字与数记忆,很快就把圆周率(π=3.1415926535……)的前10位小数记下来了。

六、争论记忆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个人在一起讨论问题,各抒已见,展开讨论再统一认识后,对争论的知识内容印象会特别深刻,记忆效果特别好。这是因为人在争论时候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注意力集中,不仅用心听别人的论点,而且积极进行思考,并对别人的论点、论据进行分析判断后,立即组织自己的论点、论据进行反驳。这种方法用于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很管用,不但可以获得深刻的知识印象,增强记忆效果,而且有利于所学的知识得到广泛的应用。

总而言之,各种记忆技巧之间在教学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我们在运用这些技巧时,应该尽量做到因人而异、因材而宜,灵活使用,从中找出一套更适应学生记忆知识的方法,以增强教学效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数学教学少不了的“多维评价” 下一篇:有效提高数学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