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金文抒情怀

时间:2022-07-28 03:25:50

济南一座普通的饭店,陈砖旧瓦,窄梯低檐。然沿梯而上,是一间小屋,面积不大,几扇玻璃窗户,把窗内和窗外隔成两个不同的世界。窗外熙熙攘攘,窗内满目巨制佳构,一屋古韵墨香。图画般的黑字在白纸上如印如刻,如腾如挪,笔法遒劲多骨,线条筋拔墨张,润之枯之,笔意刚劲有力。构成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书法世界。

闻有访客至,正伏案而书的一位儒雅老者应声抬首。高兴泉,这位以精湛的金石书法艺术而出名的书法家,果然如传闻一般平易近人,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说起自己的书法艺术道路,高兴泉打开了话匣子……

一次火车上的邂逅开启了另一种人生

高兴泉先生于初中阶段,就在班主任庄希光的影响下钟情书法艺术。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党政机关工作的他,虽工作繁忙,但于书法艺术的研习,却从未懈怠。他学习书法,初以汉隶入手,直到1986年结识山东大学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姜宝昌先生。

用高兴泉先生的话说,与姜宝昌先生在火车上的邂逅,成就了如今的他。

1986年,高兴泉先生去北京参加一个全国乡镇企业的展览会,回来时在济南到日照的列车上,他旁若无人地用圆珠笔仔细地双钩汉隶字帖。这个举动引起了同车的姜宝昌教授以及尹世霖老师的注意,两人主动上前搭话。这次交流,让他们成为挚友。

之后,高兴泉先生认真研读了姜教授主编的《文字学教程》以及《金文研究》,他开始迷恋起这种古老的文字。在姜教授的指导下,他开始涉猎甲骨文和金文。他反复临摹各种碑帖经典,并注重对文字的探究,追本溯源,为其书法创作注入了营养,增加了内涵。

一个人一旦迷上了一个什么东西,就像武陵渔夫踏进了桃花源,但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新的风景。在某种意义上,对金文的研究,让高兴泉开启了另一种人生。

师从大家,痴迷于书山墨海

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先民认识世界、记录世界的重要工具,因为处在人类刚刚启蒙的时代,金文还处于用象形来描摹对象的阶段,这就使这种文字造型有着图画的性质。一个个文字,就像一幅幅抽象的画,随物赋形,大小得体,形态生动。先民朴素的审美观和造型能力,使他们在金文中注入了一种自由主义的浪漫气息。这种美和自由的气质深深地打动了高兴泉先生的心灵,使他迷醉。

一本《金文研究》,他边读边记录,竟然用了八个月。高兴泉对金文的痴迷让姜宝昌教授感动。2009年,在姜宝昌教授的亲自主持下,高兴泉拜当代金文书法大师于太昌为导师。

与其他相比,金文的学习要难得多。从金文的实用角度来说,可以称之为死亡文字。因为年代久远,存世的字数有限,这对学习者记忆是个很大的挑战。高兴泉骨子里透着山东人的倔强和认真,对于这个要牵涉到古文字学研究领域的选择,他没有畏难和退缩。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平时高兴泉先生总喜欢提一个包,包里放着他喜欢的史学或书法方面的书,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翻阅,从不浪费时间。还有,他字典不离手,每每记住搞懂了这些天书般的文字的结构和意义,就快乐得不行。

40多年来,高兴泉夜夜濡墨于孤灯之下,沉浸在点画之中,或随古人神游,或与今人对话,在书山墨海中不懈地进行着艰苦地跋涉。

寒来暑往,无论工作有多繁忙,他都会挤出时间,练习手笔,即使睡觉走路,他满脑子都是字的结构、形状和章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人还说,乐此不疲。这是对真正求学问的人一种准确描述。

不断探索,注重文化与艺术的传统

有句古话说,“师古而不泥古”,“师古”是很重要的,书法各种笔体都已然完备,后人在师古之后不泥古,也彰显了书法文化的千年传承,使得书法又重新焕发时代的新生命。

高兴泉先生深谙这句话的含义,故而在他笔下,钟鼎文用笔流畅,线条圆润,并且章法独具。他写的甲骨文注重笔锋的巧妙和字大小形状的形化,意态凝重,富有质感。细品高兴泉先生的金文书法,不管是其篇幅的谋布,还是字里行间的安排,不管是意境的追求,还是情感的宣泄,都会给人一种奋发向上、昂扬阔步的鞭策和引导。这就不难怪他的书法被业界赞为:“笔如犀利刀,纸有铿锵声。”

目前,高兴泉先生已经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榜书协会会员、文化部国际书画研究院创作基地研究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山东羲之书画院高级院士、日照书协主席团成员、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他的刻字作品入展第二届国际展、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第八届现代刻字艺术展。其书法作品入选全国(上海)十届国展,并应邀赴河南安阳为第九批赴南苏丹维和部队献艺。

如今的金文研究,对高兴泉先生来说,更是一种使命。世界上曾有苏米尔人首创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文、中国的汉文,前两者已经不复存在,唯独汉文源远流长,不断发扬光大。高兴泉牢记姜宝昌教授曾经说的一句话:“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要不被破坏,这个民族就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因此,为将这份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书写了全文六千余字的《孙子兵法》。他书写代表儒家思想文化的《论语》,他搞巡展、出版书法作品,以多种形式来宣传金文。对于自己做的这些,高兴泉先生说,他希望把每天作为起点,不断探索,力争为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个人简介:

高兴泉,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1984年毕业于聊城大学(原聊城师院)。

从中学时期深受老师庄希光先生影响开始学习书法,40多年来,业余时间以书为伴,勤学苦练。大学时代,尤其喜欢历史、古汉语文学,曾为山东省语言学学员。

1986年为日照市青年书协会员。中学时代,从练习隶书入手,逐渐养成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近几年来,潜心古学、文学研究,追根求源,研究书写甲骨文、钟鼎文,文字学深得山东大学古文字学专家姜宝昌教授影响。

现为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榜书协会会员、文化部所属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研究院、山东羲之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上一篇:西部地区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下一篇:绿色消费理念落地离不开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