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户口几多忧愁

时间:2022-06-08 09:27:20

【编者按】那是一张纸,背后却影射出一个大问题,关乎就业、关乎发展、关乎婚姻、关乎生育,让王航、孙涵如此纠结、忧愁、彷徨……本期刊发一位作者来稿,两则凡人小事描绘出一代青年在梦想与户口之间拉扯的现实困惑。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人口管理制度,中国一直走在路上。不久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居住证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明确逐步去实现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享有上的均等化。本期《中国青年》谨以此文反映现实,为进一步推动改革建言献策。

选户口,还是选发展?

2014年,王航很纠结。他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在这个“更难就业季”里奔忙着。

只要明确打出提供北京户口,应聘者便蜂拥而至。王航去了几家单位,发现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单位待遇都很一般,而真正能提供优厚待遇且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民营外资企业,往往很难解决户口。

“能提供户口,待遇又好的单位,属于金饭碗,恐怕都得‘拼爹’”,一位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这么告诉王航――“拼爹”这个流行词,让王航更加失落,因为他的爹仅仅是河北省某县直机关的普通科员。

一位师兄以亲身经历警告王航:“求职一定要符合自身定位,千万不要因为一纸户口而放弃了发展的机会。”几年前,这位师哥为了户口,去了一家事业单位。一个月仅有3000元薪水,扣除在远郊租房花掉的800元,剩下的还不够吃饭应酬。因生活窘迫,作为家中独子,他都不好意思邀请父母进城,更不敢讨论进城养老的话题。

“无房、无车、无钞票,找女朋友都难,光有个北京户口有何用!”面对生存压力,这位30岁刚出头就头顶发稀的师兄一脸无奈。

虽然有先例摆在这,王航还是很纠结――在北京落户,没钱,没门路,只有“应届毕业生”这硬件是便捷之路,如果丢掉这一次仅有的机会,工作后再落户就更难了。他这样考虑:只要能解决户口,工资和待遇都好说,毕竟是刚毕业,薪水可以慢慢涨。

这不是王航一人的烦恼,在北京,“只问户口,不问待遇”的求职现象大量存在。不光是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对于前赴后继奔赴北京的“新移民”来说,他们面临着同样的尴尬:招聘广告上要求“只限北京户口”;买经济适用房先要出具“户口证明”;就连征婚广告上也赫然标出:希望对方是北京户口,并附加说明“不是我歧视,这是长辈的要求”。

除了买房,集体户还能怎样结婚?

北京落户门槛羁绊如此之多,那么其他一线城市呢?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孙涵,放弃了北京一家待遇优厚的公司,选择了富有挑战性的广州。来到广州,落实工作后,他的户口挂在了“人才市场集体户口”。

孙涵在事业上如鱼得水。一年后,孙涵和女朋友准备领证结婚。原认为这不过是件简单的事,可真正去办理的时候,俩人傻眼了――广州的人才市场规定:“集体户口”持有者登记结婚后必须在一个月内迁出。令孙涵苦恼的是,迁好迁,落到哪里是问题。落户要么买房,要么挂靠一个直系亲属,而这两则条件孙涵都不具备。

“会有办法的。”孙涵忽然想起偶然结识的一位负责人才市场的领导。拿着这位领导写的一封信,再次去到人才市场,户口终于调了出来。可工作人员在首页复印件上写下四个字:“仅用结婚”,同时叮嘱他,“赶紧把户口迁出去找地方落户,千万不能生小孩,生了小孩你就等着夫妻两边的街道扯皮吧。”

数据显示,广州市人才市场29个,目前集体户人员有10万人之多。而每年7月,全国有数量庞大的外地毕业生将户口档案从学校集体户口迁出,迁入广州各人才市场集体户口。他们以派遣制人员的身份在广州许多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都接近适婚、适育年龄,却因为无法单独立户而面临结婚难、生育难。

“除了买房,我们还能怎样结婚?”这是一群年轻人的呼喊,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怀揣梦想来到北上广深,准备落地生根。可是,落户在人才市场的他们,突然发现,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居然困难重重。

“迁回原籍,想怎么结就怎么结。”“相关部门”也曾干脆回应。

将户口迁回原籍结婚,其实也不失为一个可行性的建议,但大部分集体户们不会接受:来这里,是为了事业为了发展,就此打回原籍,那么梦想何在?

可是,除了买房,他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上一篇:信任改善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研究框架 下一篇:90后们,magic time已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