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本质和品质的“翠·微教育”

时间:2022-07-27 11:46:07

追求本质和品质的“翠·微教育”

“翠・微教育”

体现社会对教育的现实要求

从中国教育传统看,德行教育是根本;从社会教育的现实要求来说,“立德树人”是根本。考虑到教育的这些大时空,并从学校的发展历史出发,在经历了两年时间的历史梳理,精确提炼,系统构建后,学校于2010年初确立了“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的核心价值理念,将“培养明德笃行的阳光少年”作为育人目标,将“建立受社会广泛认可的翠・微教育品牌学校”作为办学目标。

“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意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翠”追求的是高远的教育理想,清澈的教育境界。因为“翠”有翡翠之意,是“美玉”之极品,“明德至翠”要求师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努力进行人格提升,使之达到完美的境界。对教育者而言,通过践行高尚的教育德行,实现“各育”的均衡、和谐、适度,贯彻绿色教育精神。对学生来说,就是要追求真知,有旺盛的求知欲,有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就是要富有理想,放眼长远,在未来能创造独特价值,服务文明社会。“明德至翠”代表至真、至善、至美的道德和理想境界。

“笃行”源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及“学以致用”“积少成多”和“防微杜渐”的中国哲学思想,反映了注重实践和体验、倡导创新的精神。

“微”追求的是细致的教育风格,精进的现实改善。“笃行于微”关注基础和细节,践行所学,勇于实践和探究,注重体验,勤于动手,长于创造,“知行合一”。对教育者而言,就是要从细微处入手,从习惯入手,从基础抓起,导之以行。对学生而言,就是切实履行,专心实行,力行其事。“笃行于微”是“翠・微”教育实践的动态价值追求。

“明德笃行”将高远清澈的教育理想和境界与细致精进的教育风格和现实改进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贯通于知行的、通透的文化内涵。它经过各个方面的调研,有具体内容的解读和关系的厘清。如干部之德“人本、责任、精细”;教师之德“博爱、责任、精进、公平”;学生之德“爱心、责任、尊重、诚信、勇敢、勤奋”。每一个德都有科学定义,其下的6个主要行为标志既逻辑严密,又可操作执行,将德的要求与具体行为联系起来,不再是空洞的理念,能够贴近我们的行为,达到内外兼修、德行一致。

“翠・微教育”

关照师生的内在需求

从个体成长看来说,“健康发展”是根本;从教育哲学看,“自我价值”是根本。在文化立校的五年实践中,特别是在“学生健康自我”科研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逐步感悟到并发现了原有其理念建构的不足。“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的要求是很高的,关键是怎样在师生的内心世界生根开花?我们需要站在人的内心世界去思考文化核心理念的合理性,需要关照师生的价值世界、自我世界。

于是,我们在强调学校文化建设的社会性要求的同时增加了其“健康自我”的内涵。“明德笃行”只有成为自我的需要,并成为自我的自然天成的方式,才算是走进了人的内心世界,才是真实、真诚、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强调“明德与自觉”、“笃行与自为”。有发自内心的强烈愿望,才能成为自我的自觉的需要,才会有不辞辛劳、不怕挫折的自为的行为,才会有真正的笃行。

内在的需求及外化与外在的要求及内化有机统一,才能使人内心安宁、愉悦,和谐自处与和谐他处,这是做人之本。对于“翠微教育”,我们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强调“翠”彰显的是“绿的生态”“玉的品质”,绿色生态之中每一位师生员工、每一个团队都能够彰显自己的价值,都能够自由交往、自由呼吸;每一个生态元素(人、物、环境)都自由、奔放,并与其他元素自然融合,圆润通透,充满生机和活力,达到质量、境界和品位上的“玉的品质”。我们强调“微”彰显的是“微的细腻”、“润的内涵”,细微中蕴藏一种关爱,温和中蕴藏一种力量,点滴之中透露着深刻与周到,温润中透露着生长和希望,是一种“微风潜入夜”的无声润化。

“翠・微教育”就是社会要求的科学的“理”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真挚的“情”融合,以实现“人本”“精细”的高位发展。从以上两个角度解读“翠・微教育”,翠微小学才能在历史的坐标中展现它未来发展的脉络,展现它文化立校的根本诉求,逐步成为追求本质和品质的教育。

在实践层面践行“翠・微教育”

依据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1871-1965)“共时性学习”(三种学习的并存:技能的正学习,知识的副学习,所伴随的态度、理想的副学习)的经验性理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的“行动性”方法论(将大目标解读为具体目标,投射和相融于综合性活动中,让教育者经历和体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选择了以下途径落实学校“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的办学理念。

我们侧重于学校整体性文化建设的设计,旨在形成全体师生的共识,弘扬学校“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的核心价值理念。首先在环境建设上,我们进行了整体设计,每栋楼、每一层楼道、每一个角落注重人本和精细,强调发现和创造。环境文化的整体设计和细节揣摩力争做到文化理念与环境建设融为一体,力求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力求外在要求与自我发现相融,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无声影响的作用。如用通俗、经典的名言阐释学生六德的要求,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勇气”,怎样做一个有勇气的人;还穿插儿童情趣的图片,友善提醒学生:“发现别人有麻烦,你会热心相助吗?”等等,促进学生察己自为;还有张贴学生的笃行卡,学生将自我发现和表扬或写或画在自己设计的“笃行卡”上,展示在自己班级的墙壁栏目中,是美德和行为的自我固化。

在文化活动上,有对教师日常生活的典型记录――每年要举办明德笃行《身边的故事》的征文活动,这些真实的故事及其背后的情义就像水一样,温润而细腻地激荡着我们的情怀,它让老师们觉得,教师之德“博爱、责任、公平、精进”就存在于我们稀松平常的教育生活中;有对教师阶段性典型评价的盛典――每年评选“翠微十大杰出教师”,展示不同层面、不同特点教师的突出贡献,颁奖词、短片播放、人物自述等,经典地阐释了什么叫“明德至翠,笃行于微”;有对学生每学期举办两次的“‘大家’走进翠微会客厅”,各行业的“大家”走进翠微小学,和学生零距离互动沟通,他们的人生经历、体验感悟催生着学生内心深处的美德,而对学生问题的现场回答给予他们新的自我发展的要求;每年评选学生“翠微之星”,自然融入学生之德“爱心、责任、尊重、诚信、勇敢、勤奋”,自我申报、自我宣讲,师生投票,其过程就是“明德笃行、自觉自为”的体验。

上一篇:平民化与社会性 下一篇:鱼(~)隶革面韭骨香鬼食(饣z)音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