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07-27 10:17:55

谈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113―01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陈鹤琴先生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活动中起维护、支持功能,是学习活动的负载者,也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不断学习、发展自我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就不能保持其联系性和持久性,学习就会半途而废。那么,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哪些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等,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对于作业不认真做的学生,教师要把他叫到办公室个别辅导,要求他按要求重做一遍,直至达到要求为止。对于每一个学生都要严格要求,要常抓不懈,不能放过一个学生,要使学生认识到作业必须认真完成,想马虎了事是过不了关的。纠正不良书写习惯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系统工程,教师必须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前提。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一定时间里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应注意的对象上,从而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既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集中,也有利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知识点。上课做笔记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师的板书进行抄写,而是要求学生对听课中得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包括教师的思维方法和学生本人思考的过程和成果,以及所存在的疑难。

如,讲解例题:已知ABC中,AB=AC=5,BC=8,求ABC的内心和外心之间的距离。经过分析得知,内心、外心都在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上。有一位学生及时将发现的结论记在笔记本上,笔者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其他学生都积极效仿。实践证明,这样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教师要提醒学生,使之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及时得到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而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因此,独立完成,才能暴露问题,及时发现不足。反之,就会掩盖缺陷,问题未曾解决,给人迷惑的假象,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后若不及时加以小结反思,学生往往会迷惘而无所得。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要让学生意识到:做完数学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编辑:谢颖丽

上一篇: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理论思考 下一篇:“既能朝九晚五,亦能浪迹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