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产后出血的作用分析

时间:2022-07-27 10:07:54

健康教育对产后出血的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结合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48例患者进行观察,并把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有24例患者。第一组是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第二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照分析,第二种方法明显优于第一种方法。结论:健康教育对产后出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应用于患者之中,有效得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能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健康教育;预防方案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328-01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在导致产妇死亡的原因中居首位。少数严重病例,虽抢救成功,但可出现垂体功能减退即席汉氏综合征。为了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出现,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产后的健康教育。下面就进行健康教育对产后出血的作用分析。

1一般资料

选取48例产后患者,患者年龄在24-45岁间,平均年龄为30岁。其中第一组2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其中6例因出血过多死亡,4例因产后宫缩乏力出血,5例因产道损伤出血,5例因凝血功能障碍出血[1]。第二组2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其中20例产妇出血量正常,4例因产妇贫血而出血量不正常。

2分析方法

2.1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产后大出血可发生在胎盘娩出之前、之后或前后兼有,且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其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2]。①宫缩乏力。收缩、缩复功能障碍,胎盘床血窦不能关闭则可发生大出血。②软产道损伤。阴道有鲜血流出,产道受到损伤。③胎盘因素。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或胎膜残留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④子宫内翻性出血。子宫内翻,宫颈收缩使静脉回流受阻,造成严重失血。⑤凝血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等引起,少数由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重症病毒性肝炎等引起。

2.2对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①加强产前检查,对有产后出血、滞产、难产史以及有贫血、产前出血、妊高征、胎儿较大、双胎或羊水过多等情况时,均应积极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工作。②对患者进行定期的产检,严格监护每一个产程,减少产程的时间,预防产妇的过度疲劳,检测每一个具体技术操作的过程。③积极预防产妇产褥感染,保持病房的干净、舒适。给患者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④为了避免患者发生休克,在发生产后出血时,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止血还要酌情进行输液、输血,并注意保温,给患者适量的镇静剂等[3]。⑤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感染病毒。⑥医院应做好早期预防工作。凡有血液或其它疾病不宜妊娠者,劝其避孕或实行人工流产。针对产后出血的情况,应做好提前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案。⑦医院对产妇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与支持。对产妇进行出血应对措施的培训。让患者不要惊慌失措。

2.3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方案:第一产程,随时观察产程,预防产程时间过于延长,注意待产妇的休息时间、进食规律与排尿规律,并做好笔录,以此来更好地观察和了解患者的状况。钙剂能增强宫缩及参与凝血过程,当宫口近开全时,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能够减少产后的出血[4]。肌注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产后出血。第二产程要注意保护会阴,注意不要让胎儿娩出过速,以免子宫突然排空,来不及收缩还能致使产道裂伤、出血。手术助产时注意切忌操作粗暴,以免损伤软产道。第三产程时胎盘未剥离前不要过分揉挤子宫或用力牵拉脐带。可以由近胎盘脐带断端的脐静脉注射催产素10-20U,能通过胎盘直接作用于子宫,强有力的宫缩可使胎盘及早剥离娩出或者注射生理盐水200-300ml,可使胎盘绒毛膨胀,从而促使胎盘剥离。两种方法都可以减少产后出血。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副胎盘、有无产道损伤,发现问题要进行及时清宫或修补。并认真测量出血量,以免对失血量估计不足。产后要在产房进行2小时的观察,产后24小时之内,应嘱附产妇对出血情况进行注意,并注意按摩子宫,及时排尿,以免膀胱膨胀影响宫缩[5],并且及时查明出血的原因,能有效的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产科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要做好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结果

通过对健康教育对产后出血的作用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产后出血的方案以及预防措施,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出现,也得到了良好的治愈效果。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治疗与服务的满意程度,给患者提供了放心、安全的治疗环境。因此,健康教育对产后出血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保健知识的传递,让更多的患者能够重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医院能够采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并逐渐推广这一方法。

4讨论

产后出血关系中着每一个的产妇的生命危险,要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健康护理,医院要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抢救措施,防范于未然。产科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具体操作能力。护理人员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时刻保持慎独的精神,对产妇的心理进行安慰,做好产中的检测,对产中出现的问题,工作人员要全力以赴抢救患者,对于产后出血过多的患者,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把患者的生命放在首位。不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的培训,还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培训,健康教育能让患者提高警惕,正视问题,并及早的解决问题。总之,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并发症,保障了产妇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马萍霞.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18)

[2]李艳平,甄学玲.产后出血262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6)

[3]刘海英.50例产后出血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

[4]黄醒华.防治产后出血仍然是产科的热点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1)

[5]陈梅君.5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3)

上一篇: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5例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