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7-27 10:03:05

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 要】介绍研究对象和方法,探讨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课 伤害事故 影响因素 指标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0167-03

近年来,体育课伤害事故屡有发生,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也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减少和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各个学校实际工作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探讨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伤害事故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分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以及互联网上查阅大量的直接和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理论依据。(2)访谈法。为进一步了解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影响因素,征求对研究主要内容的意见和指标的筛选,对有关专家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为本研究提供了实际的指导意见。(3)问卷调查法。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的需要,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学对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特设计了专家调查问卷。问卷在设计过程中多次征求专家意见,并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确定问卷的内容和结构,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和客观性。专家调查问卷共发放15份,回收15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5份,有效率100%。(4)特尔斐法。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编制,与部分专家多次探讨,并请教统计学专家,结合专家访谈结果,经过多次修改编制而成。每次调查结束后及时将调查结果整理统计并反馈给专家,往返进行三轮专家调查。(5)数理统计法。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原则。本研究主要是要建立一种客观、准确的指标体系,为减少和避免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因此,构建指标体系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本研究进行专家问卷调查,指标设计要符合体育科学的要求,指标要能反映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影响因素,以便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系统性原则:体育课伤害事故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在同一时间相遇而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确定指标体系时,不能孤立地就某一指标考虑,而要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筛选。三是可行性原则:本研究对各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使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四是针对性原则:本研究指标体系是针对广西高职院校设计的。由于各个省市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等的不同,评价指标会有所差异;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场地设施等不同,评价指标也会出现差异。

(二)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影响因素指标的确定。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部分广西高职院校体育专家、统计学专家和学生进行访谈,经过多次修改,初步形成调查问卷。使用特尔斐法对专家进行三轮的往返调查,在每轮问卷调查后及时将调查结果统计整理,并对指标进行筛选和调整后将结果反馈给专家。经过三轮反复后,专家意见基本达成统一,最后形成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选取过程中,一级指标中将体育课本身具有危险性、学生突发无明显征兆的疾病和偶发性事故合并为其他因素。二级指标中将家长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影响归到环境因素,将除体育教师、学生、学校领导、体育教辅干事以外的人,合并为与学校体育无直接关系的人员,其中包括校医、其他教职员工、外来人员等。三级指标中学生的饮食习惯删除。

(三)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影响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具体如下。

1.一级指标权重的统计方法。先将所有专家对各个指标所附重要程度分值加和,然后将4个指标由大到小排序、计算。结合文献资料并本着便于计算的目的,将权重予以调整以供专家参考。于第二轮问卷中将统计结果及调整后的参考权重反馈给专家,并请专家据自己的经验对已确定的指标、权重进行评判、整改,使用专家评判平均法。综合各位专家意见,统计出一级指标的权重,并于第三轮问卷中进行反馈,请专家统筹,最后结果见表1。

2.二级、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二级、三级指标的权重也是根据一级指标权重的统计方法,经过三轮专家咨询,最后确定下来。详见表2。

注:二级指标权重栏中括号内数据为归一化处理后结果,即一级指标权重与二级指标权重的乘积。三级指标权重栏中括号内数据为归一化处理后结果,即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与三级指标权重的乘积,保留四位小数。

(四)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影响因素评价标准。详见表3。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第一,体育课伤害事故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在同一时间相遇而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体育课伤害事故影响的因素也不一样。本研究经过多次专家访谈,调查最后形成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第二,本研究只是对体育课伤害事故进行研究,课外体育活动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也要注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第三,由于课题组成员能力和时间有限,本研究只是对部分广西高职院校进行抽样调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有差异,因此,该指标体系是否适应其他地区和学校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谢东,邹丹,苏祝捷.高校公共体育课安全保障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毛振明,赖天德.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2006(6)

[3]纠延红,安金龙,丁楠.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

[4]顾健.高职院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7)

[5]李翠红.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风险管理研究[J].运动,2010(4)

[6]崔丽丽.大学生体育锻炼安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1)

(责编 苏 洋)

上一篇: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育探析 下一篇:浅谈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