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柔软之美

时间:2022-07-27 06:08:16

生活中的柔软之美

2012年初夏,应意大利对外贸易协会(ICE)之邀,《缤纷SPACE》赴意大利科莫参加2012年度PROPOSTE纺织品博览会。作为享誉世界的专业家纺交流平台,PROPOSTE以精英与专业化著称——1993年,一大批顶级的意大利家纺品牌促成了PROPOSTE展会的出现。在这个平台上,主办方希望可以从单一的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转向强调欧洲制造(MADE IN EUROPE)。PROPOSTE的专业化来自于对参展商的苛刻标准:这些家纺品牌必须是独立的生产商。而PROPOSTE的选择性则来自于参展商必须符合的至少三个条件:其公司和产品的品质;行业内的专业性;是否致力于美学和技术领域的实验与创新。

PROPOSTE展会不对公众开放,从而营造了更为专业化和直接性的交流氛围。在1997年,PROPOSTE被确认为国际性博览会。规模也从1993年的44个参展商(38个意大利品牌,6个其他欧洲国家品牌),发展到2011年的106个参展商(52个意大利品牌,54个其他欧洲国家品牌)。

2012年,是PROPOSTE展会二十周年的特别展览。过去的每年展览都是对欧洲家纺行业最新动态的集中梳理与展示,而纵观二十年来的展览资料,我们看到的是从业者寄予在这经纬纺织之间,所体现出的对生活中柔软之美孜孜不倦的追求。

从PROPOSTE看家纺新趋势

风格与灵感:

艺术气息的工艺

在窗帘、布艺和室内装饰中吸收多样化表达元素(纱线扎染、部落图腾、亚洲元素等)以此带来更有趣的纺织品新体验:重拾手工技法(刺绣、绒绣、十字绣等),以及带有强烈游牧精神的大胆配色。

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自然

广泛使用亚麻、棉和纤维素,并且通过实验寻找更多的替代材料,见证了家纺行业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包括TCS合成面料在内的人造纤维,其外观上也愈发趋向自然。配合米色,裸色等柔和色调以及肌理上的细微差别,使人造纤维也焕发出朴素的自然之美。

色彩 热情 新鲜

荧光色以及花卉图案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热烈的夏季感受。绘画提花、浮雕般的压花技术和表面纹理的丰富色调,让家纺用品显示出新鲜和现代感。

奢华 古典 标志性

新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在奢华的纺织品设计中继续被引用。纺织设计、技艺与传统制造业之间的联合使之焕发无与伦比的优雅魅力。

材料的开发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应该通过非毒性和生态友好型发展来获得应用,重点放在更多地采用有机的可再生纤维、开发替代材料或天然亚麻和羊毛等自然材料。

自然材料

随着环保概念的深入,利用天然纤维成为家纺业的热潮。亚麻、棉花、羊毛和丝绸成为最受青睐的原材料。

人造纤维

化学合成的人造纤维仍是当下市场上的主要选择。它的优势是可以变幻出更多的布艺效果。比如更多的金属原料被添加到纺织材料中,带来了更具未来感的视觉体验。

纹理与编织

复杂的提花

无论是极简的现代风格还是细腻的古典纹样,精致、复杂的提花技术依旧是体现高质量室内装潢和家纺用品的标准。

服装元素的参考

借用经典男装面料的图案。譬如人字图案,犬牙格子,花呢等,大量被用在室内的家纺用品之中。

古典的启示

家纺用品被添加了具有古典魅力的图案。新古典主义的巴洛克元素被重新利用在织锦、女装提花、蕾丝窗帘等设计之中。

图案与印花

花卉和动物

事实证明,繁复多姿的花卉藤蔓和动物图案,是一个可以常用常新的设计元素。大尺度的利用,加之色彩之间的微妙变化,使这个经久不衰的家纺主题变得辉煌而生动。

风化及模糊

在新的趋势中,提花中模仿金石物质的风化、侵蚀、生锈的表面效果给现代家纺面料带来了新鲜触感。

几何与抽象图案

大量使用几何化的抽象图案,带来理性的秩序感。通过压花、粘合等过程中的创新技术,使得程式化的几何图案也可以拥有很多的层次与丰富的效果。

民族风格的新实验

在家纺内饰的设计中注入民族风格的影像,在布艺中纵横世界文化,带来不同的地域风格体验。不同于对古典的模仿,这些新的民族风格的尝试,带有强烈的实验精神,不拘一格地把色彩、图案、文化、编织技术融合在一起产生完全不同的“化学反应”。

采访手记:

来自设计的“安全感”

在采访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CE)中国区总协调官Anfonino Laspina先生时,他其中的一句话让我深受触动:来自意大利的他对于好设计的衡量标准是“安全感”——最朴素和最基本的消费感受。近年来,我们都在声讨当下国内恶劣的食品环境,我们好像吃什么都不能放心,在“吃”——这个最基本的人类本能面前,我们居然惶惶不安。这个行业没有带给我们“安全感”。而作为设计师,我们是否也该反思——我们的设计能否带给消费者以“安全感”?诚然,设计中的安全感是需要整个行业的健全方可实现,但作为其中重要角色的设计师,我们能否真正做到问心无愧?在我的理解中,安全感至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物品性能的稳定可靠,二是对于这个行业的全心信赖。这种信赖是如同我们在选择德国汽车、日本电器、意大利时装时的那种无需多虑的安心。

来自知识边界的灵感

在展会的交流中,一位法国纺织品设计师的话给了我许多启发。她在介绍自己的新作品时说,这系列的灵感来自于哲学——世界范围内的哲学。在此之前我似乎从未想象过纺织技术与设计如何与形而上的思想产生真正有效的关联。但是这位设计师却用实实在在的纺织成品诠释了自己的概念——在这些用各国哲学家名字命名的作品中,每一件都与其哲学思想有启发性的关联。譬如,一种带有典型日本传统染织风格的新布料,便是她对日本某种传统纺织方法改良设计后的成果。这种含蓄朴素的织法与纹样也只能在这位东方哲人的思想中传递出作品最本真的意义。能够有敏锐的触角与智慧去打破某些知识的边界,或许可以带来不可思议的灵感触动。当然,任何虚幻的灵感都需要拥有踏实可行的技术才能呈现。

来自“环保热”的再反思

当问及PROPOSTE展会总裁Mario先生对于纺织业中环保问题的观点时,他说,环保意味着工业成本的大幅增加,对于目前不健全的产业链并不非常合适,尤其是在欧洲当下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而且他个人无法接受某些“环保”方式,譬如废旧塑料回收后制作的合成纤维。家居用品,尤其是和人亲密接触的物品,在材料开发和设计时亦要考虑人的心理感受。环保应是致力于开发“更合适”的新产品,比如现在的新技术可以从海带、牛奶、桃花中提取的天然纤维制作家纺用品。所以,在设计中,有时“合适”比“准确”更难达到。

上一篇:留在工业时代 下一篇:一曲SPA海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