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最佳证据原则在我国的发展与立法构建

时间:2022-07-27 03:48:19

试论最佳证据原则在我国的发展与立法构建

作者简介:刘恒睿(1994.06-),男,河南省永城市,河南师范大学2012级,本科生,院系:法学院,研究方向:法学。

朱妍娜(1996.6-)女,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2014级,本科生,院系:法学院,研究方向:法学。

摘要:最佳证据规则是普通法系证据法中的一条基本证据规则,其作为一项著名而古老的证据规则很快进入了我国理论界的视野。英美法系国家经过长期的审判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英美法系最佳证据规则立法的分析及我国实际情况,创设能适用于我国的最佳证据规则。

关键词:最佳证据;立法构想

(一)最佳证据规则的含义

最佳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国家关于文字材料证据可采性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最佳证据”这一用语最早出现于1700年英国首法官霍尔特之口,他在审理一个案件中指出;“仅仅需要事物本身所能具有的最佳证据。”作为最古老的证据规则之一,最佳证据规则原有的内涵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的有关案件的待证事实,只能采用能够寻找到的最为令人信服的和最有说服力的有关最佳证据方式予以证明。随着时代的变迁,最佳证据规则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最佳证据规则的排除逐渐削弱,这条规则成了英美法中关于文字材料的证据可采性规则。

(二)我国的相关规定及其问题分析

我国在诉讼立法上并未设置较为系统而规范的证据规则,但最佳证据规则的立法精神仍然在某些立法和司法解释中表现了出来,我国存在着具有最佳证据规则因素的分散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8条规定:“证据材料为复制件,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原件线索,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证,对方当事人又不予承认的,在诉讼中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若干证据的规定》第10条对以上规定又有补充和发展,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复制品。”第20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集的书证,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经核对无误的副本或者复制件。是副本或者复制件的,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来源和取证情况。”第49条规定规定了适用例外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第12条、第40条和第71条等也作出了与上述内容相似的规定,所不同的是,没有明确无法证明其真实性的复制件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明确了原件的范围,即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

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最佳证据规则,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3条规定,也有该规则的相关规定:“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只有在取得原件确有困难时,才可以是副本或复制件。收集、调取的物证应当是原物。只有在原物不便搬运、不易保存或者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时,才可以拍摄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录像。”

我国关于最佳证据规则的相关立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最佳证据规则相关内容规定不明确,且立法级别过低,大多集中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而在三类诉讼法中没有体现;

2.最佳证据规则的范围限于书证,而我国现行规定并没有区分书证和物证,混淆了书证和物证的区别;

3.最佳证据规则在三大诉讼法中的规定不平衡。最佳证据规则相关内容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有较多的规定,而在刑事诉讼中的规定非常少;

4.立法与司法解释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如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8条的规定,在“确有困难”的情况下,法律上并不排斥对原件以外的书证的证据效力;但是若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只要证据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原件线索,无论是否“确有困难”,且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证,对方当事人又不予承认的,在诉讼中就不产生证据力。显然,这一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第68条相矛盾。

(三)最佳证据规则在我国的立法构建

通过分析最佳证据规则在英美法系国家立法中的体现,以及我国的相关规定及问题分析,我认为,我国证据法上应吸收英美法中最佳证据规则的合理因素,并结合我国司法实际,应规定如下内容;

1、明确文书、照片、记录、原本、副本等概念的内涵,使最佳证据规则的适用范围得到明确界定。我国立法中应该统一概念,在借鉴的基础上明确相关概念,以增强证据规则的可操作性。

2、明确规定最佳证据规则的例外情形。这一点可以参照英美法系的相关规定,在能够证明以下三个方面时,允许不提出原件;(1)证明原件在某个时间曾确实存在;(2)证明原件是真实的,不存在伪造等现象;(3)提出不能提供原件的理由。

3、明确规定哪些情况下可免于提供书证的原件。如:(1)原件在对方当事人掌握、控制之下,而对方当事人拒不提交又没有正当理由;(2)原件因意外事件遗失或毁损,并非出自恶意行为。

在我们国家建立完善的最佳证据规则,对于我国三大诉讼查明案件事实、保障公平正义有一定的帮助,也与我国诉讼强调真实发现和事实查明的司法传统相协调,更符合中国司法改革中建立完善的证据规则制度的要求。(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下),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齐树洁主编.英国证据法[M].厦门大学出版社

[3]何家弘,张卫平.外国证据法选译(下),人民法院出版社

[4]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5]毕玉谦,郑旭,刘善春.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95―稿及论证[M].北京:法律出版社

上一篇:单侧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我国邮政速递物流自身优劣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