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时间:2022-07-27 03:29:01

门急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 为规范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旨在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度1月~6月门、急诊处方8762张,进行分析,并加以分类统计。结果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突出,无指征用药和选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是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结论 反映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着多种不合理情况,应积极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的指导,避免不合理用药。

关键词: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滥用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在我国各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被普遍使用,以致造成滥用抗菌药物现象明显,细菌耐药性日益增多的严重后果。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规范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地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医疗成本和耐药菌产生。为了解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现对2013年1~6月门、急诊处方进行随机抽取、统计分析,从中发现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并予以纠正,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1月~6月门、急诊处方8762张。

1.2方法 将抽取处方按抗菌药物应用总量、使用频度(DDDS)、用药天数、药物利用指数(DUI)、以及其他使用和理性评价指标进行统计、评价和分析。

1.3评价依据 参照卫生部《抗菌药临床应用原则》、《新编药物学》(第1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药品说明书等。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值)采用药物主要适应征的剂量,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7版),部分药物参照药品说明书。用DDDs值作为判断药物利用的依据,DDDs越大说明用药频度越高,DUI作为评价医院抗菌药物在用药剂量上是否合理的指标,规定DUI≤1为合理; DUI>1,证明药物有滥用的可能[2]。

1.4主要概念简介 DDD(defined daily dose)药物限定日剂量: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DDD(药物限定日剂量)以《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为准,药典未收载的药品结合其说明书及临床实际而定。DDDs(即DDD数)表示每一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该药的DDD值。DDDs(defined daily dose)使用频度=药物应用总量(g)/该药的DDD值DUI(drug utilization index)药物利用指数,是以用药频度(DDDs)除以实际用药天数,可作为判别临床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DUI值≤1合理说明用药合理。DUI(药物利用指数)=DDDs(使用频度)/用药总天数

2结果

2.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1。

调查结果令人堪忧,本院抗菌药物使用不合格率过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

2.2 DDDs、DUI等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DDDs排序在前5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主要集中在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中口服用药的比例偏重,符合门诊临床用药特点,比较合理。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见表2。

本次调查中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伊曲康唑胶囊三药DUI值>1,出现了药物的使用剂量大于日剂量,证明给药剂量过大,所以DUI值等于或大于1。例如处方中出现阿奇霉素1次/d,1.5g,而实际上1次/d,成人剂量500mg,给药剂量过大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3]。综上所述,DUI值过低的均为注射用药,发生原因主要是日给药频次不足,例如头孢匹罗,在使用中虽然日给药剂量是常规用量的上限,但多采用一次性给药。头孢匹罗属于β-内酰胺类的时间依赖性药物,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血与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时间,缩短每次给药间隔时间,即给药2~4 次/d。对于这种时间依赖性药物如果1次/d给药量达上限,有效血药浓度既不能覆盖全天,也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增加医疗成本,更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4] 。

3讨论

为了避免出现凭经验用药和非感染性疾病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应根据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同时对于某些药物或联合用药时必须进行药物检测,如氨基糖苷类药物需进行血药浓度检测,同时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应对受影响药物进行浓度监测。

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问题也不容忽视。给药途径由病情、用药目的及药物本身性质决定,并根据药动学性质确定给药方案。本次药物应用情况调查中,口服制剂相对于注射制剂用得更多,因为调查病例集中在门急诊所以多数为口服用药。

抗菌药物的滥用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①患者用药盲从心理;②不遵医嘱用药;③服药不当[5]。其滥用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和医源性疾病的产生。因此,正确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意义重大。

4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与统计分析,表明我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仍存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也造成新的耐药菌及多重耐药菌的增多。医院应加强临床医师抗菌药专业知识和应用的培训学习;重视临床药师的培养,并对抗菌药使用进行监督管理。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是提高医院综合治疗水平的重要步骤,也是医疗模式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6]。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应加强医务人员对卫生部《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的基本意见》 的学习[7]。培养专职、专科临床药师:药师要真正走向临床,不仅要补临床相关医学知识,药学知识,亦要不断跟进,因此有计划的选送人员至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以便专职从事临床药学工作[8]。协助和加强临床医师联系,并积极参与控制感染。不断提高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减少耐药菌的增长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医疗经济负担。我院通过开展抗菌药物处方分析,了解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与特点,分析其原因,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卫军.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与应对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253.

[2]许雯.急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医药导报,2009,28(9):1226-1228.

[3]赵萍,刘晔.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19):56-57.

[4]郑雪梅,温悦,孟德胜.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J].医学导报,2011,30(10):1377-1380.

[5]吕杰.对我国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原因及解决对策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138-139.

[6]屈建.临床药学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22):1897-1905.

[7]季敏,俞琳.上海市安图医院急诊用药处方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9(4):264-274,282.

[8]阮晓莉.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的表现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76-77.

上一篇:急性胰腺炎应用CT诊断价值及特点分析 下一篇:优质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护理配合与指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