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变形缝的种类与施工

时间:2022-07-27 03:25:49

建筑变形缝的种类与施工

【摘要】变形缝是指建筑设计预留的张开缝,经过变形作用而形成的裂缝。本文对变形缝的种类及施工方法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变形缝施工要求 种类

在现代建筑中,有些建筑物长度比较长,平面曲折变化较多,或者同一栋建筑中部分高度、荷载或所处地基土承载能力有区别时,可能在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等作用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裂缝,甚至会导致建筑物损坏,因此在建筑物设计时,应该尤其注意构造缝的设计,保证建筑物能够出现相对移动,从而使整个建筑物协调稳定,防止或减轻建筑物可能受到的损坏,这种人为设置的缝就是变形缝,使用变形缝的作用为:可以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保证通过建筑物的变形来消除内部的应力,从而保证建筑物能够正常使用;可以在变形缝等敏感部位断开,留出一定的间隙,保证建筑物的各个部分能够自由的变形,保证建筑物不会受到破损。

一、建筑工程变形缝的分类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或者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等因素的影响时,可以将建筑物划分成若干个部分,保证各个部分能够自由变化,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将变形缝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等三种。

(1)伸缩缝:建筑物暴露在大自然环境中,会受到环境温度变化,会受到雨水侵蚀等变化,在温度变化时,混凝土就会收缩或膨胀,在建筑物内部形成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时,就会导致建筑物开裂,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出现竖向裂缝,因此要在建筑物中合理设置伸缩缝,常将伸缩缝设置在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的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并有效的控制建筑物的长度,如果建筑物长度较长,可以在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留设垂直裂缝。这种为了防止温度变化而设置的变形缝称为伸缩缝。其做法为: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使其分成若干段,伸缩缝的间距为60m左右,宽度为20mm-30mm。

(2)沉降缝:为了防止建筑物各个部分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出现破坏,设置的变形缝称为沉降缝。这是建筑物施工中减轻不均匀沉降给建筑物的损害而设的变形缝,主要控制剪切裂缝的产生,并通过设置沉降缝消除因地基承载力不均匀而导致结构出现的附加内力,自由释放结构的变形,从而达到消除沉降的目的。尤其在主楼较高,裙房较低的建筑,必须设置沉降缝,因为沉降缝将主楼和裙房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承重体系。

(3)防震缝: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了防止建筑物出现地震作用引起的房屋破坏,这就需要在建筑物上设置防震缝,因为当地震作用来临时,作用力会在地面产生纵波和横波,最终使建筑物出现上下振动,左右前后摇晃。在《建筑抗震设计规定》(GB50011-2001)中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因为在地震来临时建筑物的振幅是不相同的,建筑高度越大,摇晃的越厉害,建筑高度较低的建筑物摇晃的幅度相对较小,因此在体型高矮、质量轻重、刚度大小之间容易产生裂缝导致建筑物出现损坏,如果在建筑物中设置了抗震缝,就可以将这些不同特点的结构相互分开,成为各自度独立的部分,这就减小的地震带来是损坏。

(4)后浇带是指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和收缩变形缝,着重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强度增长过程中因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产生的裂缝,以达到释放大部分变形,减小约束力,避免出现贯通裂缝。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无严重影响的部位,即结构构件内力相对较小的位置,通常每隔30-40m一道,缝宽70-100cm。一般在两部分混凝土浇灌后两周至一个月再用比原结构强度高5-10N/mm²的微膨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补浇成为连续、整体、无伸缩缝的结构。

二、施工要点及方法

1、变形缝的施工要点

(1)在变形缝施工前,需要检查变形缝周围的模板和钉缝板等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保证嵌缝板安置牢固,保证嵌缝板和嵌入式止水带中心线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

(2)检查止水带端头的模板是否可靠夹接,并检查填缝板是否垂直,如果不垂直,应该及时进行修正,并支撑牢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出现跑模,必要时,应该派专人进行混凝土浇筑看管,保证安装定位准确。

(3)在变形缝附加层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4)变形缝处混凝土的灌注由项目总工程师亲自监督和指导,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

2、梁模板施工

先铺设梁底模板,位置基本固定后再铺设变形缝侧模板。该模板无需加设方木加强,两侧模板立设后放入撑条校正与模板垂直,在撑条上侧面斜钉入一枚小圆钉与模板连接固定。根据梁截面不同选用不同的间距来设置撑条,通常情况下梁截面不大于300mm×600mm时,撑条间距可以设定为100~200mm;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撑条间距不宜大于200mm(因为模板的刚度不好)。需要注意的是,配置梁底模时方木楞应宽出模板10mm,以便梁侧模落在该方木楞上。

3、柱模板施工

在柱模板施工中,应该做好变形缝周围三面的模板支设工作,然后再在变形缝的支模施工,在变形缝支模过程中,应该仔细小心,因为这个部位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支设模板后就可进行柱箍筋的绑扎,因为变形缝的宽度比较小,可以不用在其周围设置方木,但是在柱模板校正到位后,应该在变形缝安装撑条,并保证与模板垂直,最后在撑条端部斜向钉入一枚圆钉,保证小钉钉入后外漏出5mm,这样方便在拆模后及时脱掉撑条。柱模板变形缝处模板支设至梁底模底平高度,保证上部的梁侧模校正完成后方可进行施工。在变形缝处的模板需要穿孔时,可以在孔上加长钻头,然后由柱的另一侧穿过柱身进行开孔。在模板加固施工时,可以在变形缝处设置短横杆,这样可以增加柱箍筋的连接固定点,保证柱箍筋能够正常工作。

在梁、柱模板支设加固后进行校正,经检查撑条固定牢固无扭斜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时先起钉,将加固支撑拆除后将撑条撬斜去掉,其余模板拆除后再拆除变形缝处模板。

4、变形缝的防水措施

变形缝是屋面变形比较集中的部位,在随着建筑物的施工,变形缝会逐渐的变化,因此对于变形缝,需要进行多道设防,防止雨水渗入影响到使用,当变形缝的宽度变化不大时,不会造成防水层的破坏。根据变形缝的位置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高低变形缝和等高变形缝两种,等高变形缝又可以分为高出屋面等高变形缝、与屋面平齐变形缝和双天沟变形缝等。

三、结束语

总之,变形缝的设计、施工,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除执行现有的规范规定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性质、特点、作用、认真设计、精心施工,才能保证每个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完善性和使用性,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上一篇: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弊病的处理 下一篇:论工程造价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