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吴冠中油画风景的形式美感

时间:2022-07-27 11:57:19

浅析吴冠中油画风景的形式美感

摘 要:吴冠中(1919—2010),20世纪最具争议的画家,同时他也是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以文代刀,通过锐利的语言向“内容决定形式”开刀,公然向现实主义的“内容决定形式”发起挑战,强调形式美的独立性。“笔墨等于零”一反中国传统,全新的阐释了中国笔墨的真正意义,同时给跳入笔墨泥潭里的艺术家们当头一棒。他一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的两个革新性的创作理念,他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民族化;中西文化;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35-01

一、线条的引用

吴冠中出国留学西方,他酷爱西方现代主义,强烈的形式和色彩早在他的内心里产生共鸣,1979年吴冠中《绘画形式美》的发表,是对内容决定形似的宣战,同时也是将西方形式美命题引进中土,同时在他自己的创作中,吴冠中不断创新自己的形式美语言,将形式美放在首位。

首先,他在油画中引入线条,在浓厚的油画底色上用调色刀刮出底色线,在很粗的线状素底上镶以色彩。他在作品中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在形象刻画中突出了线的自由,洒脱的美感,用大小块面的结合和线的疏密构成了画面的空间感和深邃感。如作品《墙上秋色》画面的底色寺院围墙、房屋和树用线条进行勾勒,整个画面造型明确,意境处理极为大胆。画中,一棵树一堵墙,一片山庄,一汪池水,雪山丛林、松石瀑布……在吴冠中心中,无分别无贵贱无是非,它们都是生命王国中缠绵的线、起舞的点、舒展的面、蕴情的色。深深的爱它们,赞美它们,为之长歌当哭,同悲同乐同游。面对万物吴冠中超越千差万别而相待之,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块面的强化

点,线,面是形式构成里的基本元素。在油画的世界里,面是可以说是油画呈现出的基本符号。吴冠中在探索油画风景的历程中,没有面的造型手段,而是大大强化了面的作用,用大的块面, 富于主观情感地表现对象, 达到画理与情理的结合,表现与再现的和谐。在他的很多风景油画作品中,可以视作面与面的拆分和重组。强烈的形式美感得到十分鲜明的变现。如作品《双燕》画面处理大胆概括,天地房屋,门窗树木,都是以面的形式呈现出来,除了面之外,其他的一切元素尽最大可能的删减,以突出面的形式美。

三、平光的运用和色彩的拓展

吴冠中的油画作品里,几乎看不到表现强烈的阳光和固定的投影。他的作品都以平光的方式来完成,追求着薄薄的云彩遮住太阳时的明亮和柔和,追求阴天的和谐与沉静。表现过程中追求黑白对比,手法单纯凝练,这样他的作品不仅能看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子同时又能感受到东方艺术的意境之美。吴冠中在他的油画风景作品里,色彩和黑白之间和谐呼应,这是因为他在汲取西洋的色彩之所长时, 深入接触到了黑白与色彩之间的有机体结构问题。他在色彩中融入了中国的墨色, 用墨色统领画面。

四、东方艺术特有的写意性

吴冠中油画风景的风格独特,既有西方的色彩斑斓和形式之美,又有东方艺术的空灵和神韵,在中西合璧这一艺术命题里,他带着“油画民族化”步入了实践,在中西绘画的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西方现代主义形式美问题在他的笔下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同时,也将中国绘画所追求的意境和神韵用到油画里面,特别是中国山水画的文人气息,吴冠中喜欢自己的油画作品没有强光和幽深的阴影,这和文化画所追求的雅致是不谋而合的。如吴冠中的作品《鲁迅的故乡》,整体感觉与中国写意画并没有太大的出入,黑色屋顶,白墙,乃至水面等表现时的大胆概括,都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特色,《绍兴东湖》、《江南村镇》等画, 都是黑白用得极好的画。他以黑白为主, 发黑白来统一画面, 以黑白来概括, 以黑白来提纯, 以黑白之道, 使画面单纯化, 获得一种东方艺术的特有的美感。

五、结语

吴冠中不断的实践着他的“油画民族化”创作理念,将油画风景推向另一座高峰,丰富了油画风景的技法和表现领域,他找到了东西方绘画的结合点,现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的结合点,闪射出夺目的光华。他敢于对长久以来的“内容决定形式发起挑战,大胆的开创形式美的新天地。在某种意义上讲,他的这种大胆开拓精神,给后来者很大的鼓舞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吴冠中.吴冠中画语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吴冠中.风筝不断线—创作笔记.文艺研究,1983年第三期.

[3]吴冠中.画家论画丛书.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7年.

上一篇:从丹纳“三要素”学说看其美学思想 下一篇:艺术家是这样挑选水果蔬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