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事件 活化历史

时间:2022-07-27 08:10:41

演绎事件 活化历史

[摘 要]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为例,探讨大容量历史题材有效教学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客观分析民族发展的学习能力,重视探究方法的引导,渗透基本的历史辩证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指出如何锁定典型事例,聚焦有效画面,加强整体把握与层层推进的学习过程,明确与以往单纯性主题教学的区别。

[关键词]

小学品德;大容量;历史题材;思考\

随着学段的提升,品德教材中“历史”题材的内容逐渐增多。面对历史背景下的大容量题材,老师们开始觉得课堂时间越来越不够用,课堂内容离学生生活越来越遥远……教师不知道如何才能将这种“大容量题材”在有效的40分钟内给予一个相对简约、清晰而有效的呈现。

笔者以为,执教者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有效演绎来“呈现问题、探究问题、升华问题(认识)”,从而活化一幅静止的历史画面,使学生对这段繁冗的历史性题材有一个较为简洁、清晰的认识。为此,笔者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第一主题“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为例,谈谈如何从中国屈辱的百年近代史中凸显问题,探究“中国人的‘站立’”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客观分析一个民族发展的学习能力。

一、情境引路:对比史实,凸显核心问题

实践证明,当学生的思绪在各种文字、声像的刺激下,形成了一定的情感色彩之后,再来思考原本颇令人费解或难以短时突破的问题时,显然更快、更有效。为此,教学伊始,笔者就尝试着创设情境,汇聚中国发展各阶段的代表性画面,使学生在这种声像效果的刺激下,快速而主动地发现本次主题活动的核心问题之所在。如:

(1)出示PPT1:学生随着音乐欣赏中国的美好建筑、服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美丽的大好河山。师旁白: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她曾经是那么的辉煌,那么的耀眼……

(2)出示PPT2:学生随着幻灯片静心观看中国在近代所遭受的摧残和蹂躏,尤其是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帝国主义炮轰中国人民以及百姓流离失所等场景,最后定格在“东亚病夫”的画面上。师旁白:就因为祖国妈妈别样的美丽和富饶,引来了可耻的入侵者……

(3)师生交流:看着这样迥然不同的一幕幕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们一定要赶走那些可耻的入侵者,还我们和平和昔日的美丽富饶!

生2:我们的祖国太可怜了,居然经历这么多的磨难!

生3:我们的人民为什么不起来反抗呢?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将这些入侵者赶出中国的领土!

师小结:是的,自己的祖国被,不屈的中华儿女们奋起反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终于迎来了这么一天――1949年10月1日……

(4)播放“开国大典”历史视频,PPT定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两句话上。思考: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人民宣告了两句载入史册的话是什么?

学生齐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5)师:新中国成立了!解放初期,国内物质匮乏,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中;国外,面对着新中国,多数国家都在冷漠观看!面对着这样的现状,你会思考些什么呢?

生1:中国是怎样实现经济复兴的?

生2:中国的腾飞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生3:我认为做人难,做一个能站立于全世界的中国人那就难上加难了!

师:所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一个话题就是――

生:中国人是如何站立并且屹立于全世界的!

(师板书课题“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这样,一开始学生就在教师精心准备的历史画面中,从对比鲜明的隐性思考氛围中,悄然地历经“喜叹―悲叹(愤叹)―感叹”的情感历程,深切地体会到祖国曾经的美丽、富饶与近代的“千疮百孔”,迅速地捕捉到“中国要从百年近代的颓败中,恢复到从前的美丽、富饶要有一段艰辛的发展历程”这样一种切肤感受。另外,此情境中所积淀出来的历史屈辱感和使命感,会促使他们的脑海很快地浮现出“中国人是如何站立,并且屹立于全世界的”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核心问题。

所以,正如列宁所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品德课需要的就是这种“认知追求”的原动力。为此,课堂上,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历史题材课例,笔者都会尝试着在开课伊始就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发出一个统领性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发地走向第二阶段的探访活动。

二、典型铺开:锁定事件,探究代表性话题

带着“中国人是如何站立并且屹立于全世界的”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核心问题,回顾新中国的发展史,执教者很快就发现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话题繁冗而杂碎,几乎每一个历史事件后面都有一个浑厚的历史背景和繁杂的发生过程。所以,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是非常的陌生和遥远。为此,备课时,笔者尝试着抽丝剥笋,即将种种历史事件分层、分类,最终,将这些代表性事件“聚焦”在学生熟悉的“奥运”上,而后,再从这个焦点――“奥运”,发散向新中国的各个发展领域,让学生带着在这个领域所获得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走向生活,观察社会,再做出相应的思考和判断,从而形成独特而不乏客观的看法和认识。这样,既达到了品德课“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又将探索的偌大空间留给了学生,既解决了核心问题的疑惑,又有效地消除了“时间少,教学内容多”这一矛盾体的对立关系。

那么,课堂上,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将眼球聚焦于“奥运”这个代表性的研究话题呢?

(一)聚焦镜头

教师再次采用了“对比”的教学策略,呈现了世界三大“巨头”曾经的GDP和奥运金牌榜曲线图,让学生自主地观察,发现“一个国家体育的强弱与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之间的关系”。

课堂实录: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回顾历史,寻找和感受中国人漫长而艰辛的站立过程。

师:这次的自主学习,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984~2008年以来部分国家的“奥运金牌榜”和“GDP曲线图”,研究的代表性国家有3个,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和曾经被全球耻笑的“东亚病夫”――中国。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两幅曲线图并思考:从这3个国家的奥运金牌榜和近30年的GDP曲线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GDP始终居世界首位,美国的奥运奖牌也始终居世界前列,不愧为“世界级的超级大国”!

生2:俄罗斯(原“苏联”)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唯一能跟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局不稳,GDP开始下降,很自然的,他们的奥运奖牌也随之大起大落了,极不稳定。

生3:而中国,则宛若“初升的太阳”,一步一个印记地慢慢地向上跳……2010年中国的GDP已稳居世界第二,自然的,中国奥运金牌也就从“0”的记录跃为“金牌大户”,在2008年的奥运赛场上,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力夺51枚金牌,跃居世界第一位!

生4:我发现了“弱国无体育”,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大了,那么这个国家的体育也就提高了。

师:由此说明,我们要研究中国的腾飞过程,只要研究什么问题就可以了?为什么?

生1:只要研究解放以后新中国的奥运情况就可以了。因为,通过刚才这两幅图的对比,我们就已经发现了“一个国家体育的强大与否便可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这样一个道理了。

生2:是的,“弱国无体育”!所以,我们通过“奥运”这个大家都熟悉的代表性话题,就能探访出中国人漫长而艰辛的“站立”过程。

这两幅简约的对比图,学生从一贯的“霸主”――美国、昔日的超级大国――俄罗斯、曾经的“东亚病夫”――中国的GDP数据和奥运金牌榜的对比图中,从那或起、或伏的曲线变化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弱国无体育”“国富则民强”的民生现象,真切地感受到了“奥运”是了解“站立起来的中国人”的一个代表性研究话题。所以,他们很果断地锁定“奥运”,将其作为“探访站立国人”的一个代表性话题。

世界三大“巨头”GDP数据比较图

世界三大“巨头”奥运金牌比较图

(二)层层推进

学生自主地确定好代表性的研究话题后,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分层感受,使他们在层层推进的探索中,从不同的视角、层面上感受到奥运“崛起”的艰辛过程。为此,在课堂的中心阶段,执教者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奥运“崛起”的艰辛过程。

(1)奥运初征: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______年。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说了哪番话令中国在奥运开幕前夕才接到参赛的通知?

(2)奥运维权:A.在1952~1979年间,新中国为什么始终没有参加奥运会?B.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国际奥委会终于正式恢复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C.______年,新中国第一次组织大型代表团正式而合法地参加了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

(3)奥运申办:再次出示PPT,中国1984年以来的奥运金牌榜以及GDP数据图。

师:从这两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

生:中国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发展中国家……

在“奥运维权”的探索中,教师还相机穿插了1932年刘长春参赛的凄凉场面、结果以及中国在奥运史上实现“零”的突破的第一人――许海峰的对比画面。学生在这样色调鲜明、画面感人的氛围中,在这一幕幕画面的反复交流中,悲叹地发现旧中国的懦弱、无能和新中国的坚定、奋发,由此,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的体育,反映的不仅仅是这个国民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这样,学生在奥运的“初征―维权―申办”这样一个层层推进的探索过程中,富有逻辑性地感受新中国在奥运方面的“崛起”过程。而后,带着这种探究方式、方法,想象并推测出“一个新生国家的各行各业也必然经历‘成立―稳定―提高―走向世界’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一个民族的“站立”过程,更是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他们分析、思考生活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点化收尾:回归社会,升华本位目标

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要“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可见,“高于生活”是品德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就本节课而言,“高于生活”的本位目标就是“回归社会――通过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理解‘中国人站立起来了’”的深刻内涵。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上一环节的经济和体育领域的日益强大去感受新中国的成长,更可以从本环节的政治身份、国际地位等更高视野的角度来感受日益壮大的中国。为此,第三板块设计如下。

【过渡】师:大家请看,这是外交媒体上频频传来的捷报(书中的图片)。教师出示PPT:

(1)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上的合法席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之一。

(2)1972年,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总统尼克松开始访华,有了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第一步……至今,已有169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

(3)2001年10月21日,世界最大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召开。各国首脑身穿唐装,聚集在上海。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

(4)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师:这些数据和事实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1:这标志着中国的政治身份,越来越被世界各国认可。(师板书:地位)

生2:它标志着中国被世界最大的经济贸易组织正式接纳为成员,中国融入了世界经济之中。(师板书:地位)

教师:在这幅图中,还有一个非常特殊且显眼的地方――唐装,这说明了什么?

生3:说明各国首脑热爱、喜欢并且尊重中国人!

师:可早在100年前,面对着同样穿着国服的中国人,世界人民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百年前,面对着“身穿长袍马褂,头戴西瓜帽的”中国人,他们不仅嘲笑我们为“东亚病夫”,还强逼我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一百年后,面对着同样穿着“长袍马褂”的中国人,外国友人不仅不欺凌、不嘲笑,还不辞辛苦,千里迢迢地赶来中国与会,不亦乐乎地穿上了中国人的“长袍马褂”,回去后还将它们积极珍藏起来。这强烈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生4:说明了中国人民彻底站起来了!

生5:何止是“站立”,简直就是“屹立”(师立即板书:屹立)

生6:说明了中国人在外国人心中已重新定位――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中国人已真正地站立起来了!中国人已坚强地屹立于世界了!

师板书:

师全课小结:同学们,中国人就是这样“一步一个阶梯”慢慢地、稳稳地向上发展和壮大……所以,世界人民不得不承认我们是――

全体学生(大声宣告):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课后作业:搜集资料,继续研究“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力”。

此环节中,学生在教师精心搜集、整理的国际事件中,随着新中国国际身份的重新确定,看到了一个历经“成立――站立――屹立”成长过程的觉醒民族,并且,带着这样的欣喜目光继续走向生活、走向世界。

整堂课,执教者让学生置身于各种教学情境中,并在核心问题的牵引下,自发地走向探究过程,最终,在国际社会的背景下,多角度地去看待和审视一个民族的成长,巧妙地将本位性教学目标落实在社会中。正所谓学海无涯。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关于历史性题材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厘清思路,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演绎历史事件,让那些久违的历史画面跨越时空的距离,鲜活地烙在学生的脑海里,并让那一份份精辟的历史精神深深地影响孩子。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邵志芳.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成尚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 下一篇:任务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