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写之探讨

时间:2022-07-27 02:02:48

如何让小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写之探讨

【摘 要】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带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在实际生活体验中获得写作灵感。只要善于捕捉生活中临时发生的瞬间和不可多得的闪光点就可以抓住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写出饱含真情、不同凡响的作文。

【关键词】语文;小学;写作;指导;探讨

多年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怎样让孩子们在习作中易于动笔、乐于动笔是所有语文教师长期困扰的一个难题。然而,一直以来,作文课的程序从未改观:两星期一次,老师指导,学生拟草稿,教师评讲批改,循环往复。作文的方式也大多同一:命题作文。这种方法虽为传统,却有颇多不足之处。

能不能让小学生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感受到表达的需要再逐步获得写作的方法呢?能不能在作文课上既提供一定的生活素材,又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让学生有更为宽广的写作题材呢?能不能采取一种新鲜的观念,把作文课搞得活泼一些,使学生听、说、读、写、动五举并用,让作文课堂动起来呢?如何小学生在习作有话可写,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坚持日记,捕捉素材

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内容不限,文体不拘,非常灵活。坚持写日记,不仅可以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过,引导学生写日记也不是天天都必须写,当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如果把日记当做作业来布置的话那这样写日记不仅激发不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更成了他们的一大负担。长此以往,又何谈去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呢?所以我觉得记日记可以采用一周一次的形式,把你一周之内发生的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内容记下来,比如学习中的乐趣和烦恼,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周末和家人的幸福时刻等等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动笔的热情就会经久不衰。经年累积下来,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动手、动脑的习惯,不知不觉中已经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课后练笔,延伸素材

选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篇出自名家里手,荟萃了东西文化的经典,凝聚了中外名家的智慧。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习作的最好的范文。教师在教学这些课文之前,可引导学生先阅读“单元导读”,弄清本单元课文的类型,是属于“中外名著”呢,还是属于“民族英雄”等,只有做到将课文类型了然于心,才能在具体学习每篇课文中做到学习和借鉴优秀作家们的写人记事状物的写作方法。另外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留给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广泛阅读,细细品味,仔细揣摩课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让学生在品读中享受“美文”带来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魅力,体味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营造出独具匠心的写作效果。紧随其后再将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课后的小练笔或者单元的习作中去。例如在学习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后,将巴金爷爷在写景文章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写一篇生活中你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学习了《凡卡》这篇文章,训练学生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内心世界,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单元习作中,写一篇生活中你所熟悉的人,也可以结合课文写一篇《我和凡卡比童年》的读后感,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只要长期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观察方法,积淀好词佳句,不仅可以将课本中积累到的素材进行延伸,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激情作文,迸发素材

记得有一位教育前辈这样说:“作文是什么?作文是生命,是心灵,是情感,是尊严,是荣耀。作文还是本真的坦露,是压抑的冲动,是秘密的公开,是温馨的表白,是内在的觉醒,是跳动的音符。”因此,将小学生的写作视野禁锢在狭小封闭的教室里,将小学生的写作思维限制在千人一篇的命题里,将小学生的写作欲望扼杀在枯燥乏味的讲授里都是不当的,更是不可取的。课堂教学仅仅只是学习习作的一种方式而已,更广阔的场所则应该是整个社会。所以,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带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在实际生活体验中获得写作灵感。第一,写生活中的活动。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的主题班队会、运动会、“六一”庆祝会和生活中举行的“学雷锋,树新风” 、“城乡环境清洁大行动”、“重阳节爱老――护老”等活动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笔下不可多得的素材。第二,写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节日(假日)。利用节假日自己和家人出去游山玩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到科学博物馆领略科学世界的神奇,在历史纪念馆感受英雄人物的可歌可泣,在留下自己足迹的同时记录下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的那些真情流露、使人身临其境的文章是和在教室里酝酿出来的作文无法比拟的。总之,只要善于捕捉生活中临时发生的瞬间和不可多得的闪光点就可以抓住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写出饱含真情、不同凡响的作文。

四、加强阅读,积累素材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写好作文,积累素材是关键,而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广泛阅读。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很多小学生由于阅读量不够,脑子里没有积累下足够多的好词佳句,一说写作文就只能抓耳挠腮、入不敷出。因此,指导学生较大数量地进行课外阅读,是教师们从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第一,摘录并背诵好词好句。作文离不开阅读,孩子们学习的文章中有大量优美的片段、词句,通过对这些优美片段、词句的朗读、背诵和赏析,会极大丰富孩子们的词汇,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随着摘录量的增加,积累的写作素材也自然增多,写作时话语就会如不绝的清水从学生的心泉中哗哗流淌。第二。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多读课外书,能快速而直接地让我们接触到人类文化的精华部分。只要孩子们平时广阅博览,用心消化,就可以从书本上再现自己的生活实践,引起共鸣。书读多了,感悟就会深,情感就会得到陶冶,作文素材就会得到积淀。只要我们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就会有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让他们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为自己的写作增色生辉。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要有创意地表达。”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孩子们对作文葆有长久的兴趣,给孩子们提供交流习作的空洞和展示习作魅力的平台。我深信,只要在习作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上几点,一定能够唤醒孩子们用笔说话的愿望,点燃他们用笔说话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王文明.提高小学写作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0(21).

上一篇:创新教学方式营造生态课堂 下一篇:用十字相乘法巧解单位“1”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