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中职语文教育

时间:2022-07-27 12:30:21

小谈中职语文教育

摘要: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属于基础课,起着辅助专业课程的作用。因此,普遍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总以为只有专业科目才是重要的,语文是可有可无的。但就目前学生的语文水平来看,实在不容乐观。在本文中,笔者就简要分析了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117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属基础课,起着辅助专业课程的作用。因此,普遍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总以为只有专业科目才是重要的,语文是可有可无的。但就目前学生的语文水平来看,实在不容乐观。一些学生连一份证明、请假条、通知都写不好,甚至都不会写。这些严峻的现实引发我们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深思。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

1. 语文教学普遍受到轻视。由于各种类型的学校及不同的专业担负着培养本行业的初级技术人才的任务,故而从学校领导者的指导思想到教职工的服务意识,都是以专业课教学为主,以文化课教学为辅。学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把语文教学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使语文教学备受冷落。从而导致学生也轻视了语文的重要性。

2. 教师授课随意性大。由于没有可供具体参照的培养目标和升学压力,不少中职语文教师认为中职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只要专业课教师讲好就行了。教师的这种思想倾向必然导致授课时的随心所欲,不认真研究大纲和教材,各行其事,任意发挥想象,只要学生爱听,有趣味,能逗笑,评教好就行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太注意教学内容,缺乏教学原则,授课无深度。

3. 经过对新入学的学生调查中发现,有将近80%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意x模糊,甚至有的学生持有“语文无用论”这种观点。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尤其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散漫,在语文等基础课上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基础薄弱。中职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大多学生表示读中学时即存在语文偏科现象,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2)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生认为,他们到学校来是学习技能的,语文可有可无,从而忽视学习语文。(3)缺乏正确认识。学生厌学语文,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缺乏对语文的正确认识,没有正确的学习导向。

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现提出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经过对新入学的学生调查中发现,有将近80%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意义模糊,甚至有的学生持有“语文无用论”这种观点。对结果甚是惊讶。为此,笔者认为,想要清水必先清源,于是在第一堂课就重点讲解中职语文的特点、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这为以后的教学实施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严字当头”严肃课堂纪律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约束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动作比较多,无形中干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所以,在刚开始就明确要求语文课堂实行“三不”:不准随意讲话、不准睡觉、不准搞小动作,实行了三必:必须带书、必须带笔、必须带脑子。起初不免有违反者。对于这些学生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三、教学模式努力求新

本校刚入学的学生语文基础总体来说比较差,并且在层次上是参差不齐。如何让这些学生提升语文的兴趣,采用惯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实现教学目标。经过仔细琢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1. 是探究是的教学模式设置问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2. 是转换角色让学生上台来进行授课,提升学生的审视水准,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气氛围。3. 是设置模拟情景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例如在教授《伊索寓言》时把文中提到的九个小故事改写成剧本,让学生当堂表演,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四、“双管齐下”努力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体现语文价值的重要表现之一。事实情况是我们的学生在书籍的阅读上还是捉襟见肘的。这与我们的客观实际有关,当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阅读兴趣。那在这里采用的“强制培养模式”,在班级开展文学知识竞赛,内容包含丰富,题目形式多样,并且把它纳入期末考试范围之内,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重视度。

五、考试求“活”

考试所起到的作用是衡量自己学习的效果,这里已经脱离了应试教育的这种约束,所以采用单一的考试模式未免太过枯燥,也不能体现中职语文的一个特点。为此力求创新,例如去年的期中考试,笔者把模拟面试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从中检验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为以后的就业做了相应的准备,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六、正面教育和“软性惩罚”相结合力求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

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学生心灵的“天使”,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努力进取的精神面貌。经常在课堂上穿插很多人物事迹和生活中的实例。在学生犯错误时并不是挥动“棍棒”一棍潦倒,一图爽快,而是“润物细无声”,从心灵上给予感化,首先学生产生的是一种自责,最后会化成进步的动力,实现自己的飞跃。另外一方面从不以尊者的身份自居,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那样无形中拉大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一种畏惧感,鸿沟形成沟通难。平易近人实乃为本。

中职语文教学具有它的特殊性,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提倡创新,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为他们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职高教材第一篇就是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前人尚能创造,我们更应如此。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机械工业学校 561000)

上一篇:谈多方位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下一篇:如何做好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