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深层次修炼

时间:2022-07-26 10:41:5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深层次修炼

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打破外部原材料采购困局,才是行业由大变强的根本。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包括炼铁业、炼钢业、钢压延加工业和铁合金冶炼业等,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的主体是钢铁行业。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此类产品最重要的出口国之一。2009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行业产需陡然下滑,国际竞争力也随之大幅下降。2010年,随着国内外市场逐步回暖,企业复产动力强劲,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产品出口额达到353.1亿美元,增长71.1%,占同期中国出口总值的2.2%,中国重新成为此类产品第二大出口国。同时,随着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部分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进口替代之势逐渐形成。2010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产品进口额为240.7亿美元,较上年下降5.6%。由此可见,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只有通过修炼深层次内功,才能提高抗击打能力,在国际市场中激流勇进。

2010强劲复苏

2010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由2009年的99.54升至101.39,整体竞争力由劣势转为优势,实现了质的飞跃。具体来看,2010年5项指标得分全面超越2009年,其中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的得分分别由2009年的84.91、77.19和60.37上升至2010年的93.47、84.51和64.43,这二项得分的大幅上升对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的拉升作用较为明显;显示性指数和出口比重的得分均由61.4小幅升至62.27。但与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相比,仅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得分略有提高。

2010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全球排名显著回升,由2009年第12位一举跃升至第6位,但仍低于2007年的第2位。在5项国际竞争力指标中,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在全球前IO大出口国家(地区)中名列前茅,其他三项指标仍处于中下游水平。2010年,在全球市场需求逐步复苏的大环境下,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产品出口率先“破冰回暖”,出口增速高达71.1%,比全球同行业整体增速高出40.74个百分点,在全球竞争力排名前10的国家(地区)中,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仅次于芬兰。2010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达到9.24%,较2009年提高2.15个百分点,虽仍低于2007年11.1%的全球最高市场份额,但排名已由2009年的第3位回升至第2位,超越了国际市场份额“不进反退”的德国,仅次于日本,且与日本的差距由2009年的3.31个百分点收窄至1.41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由净进口重新转为净出口,其出口贸易竞争指数由上年的-0.11逆转为0.19,此类产品出口占中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也由上年的1.72%上升至2.24%,这对中国整体出口回暖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此外。2010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出口显示性指数也由上年的0.66上升至0.82。尽管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国际市场份额、出口贸易竞争指数较2009年均有提升,但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仍处于中下游水平,在国际竞争中还处于明显劣势。

优化升级无可避免

虽然行业综合国际竞争力已升至100以上,但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优势,尚需进行深层次的修炼。原因如下:

首先,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的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企,行业利润遭遇严重挤压。

作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的上游行业,中国黑色金属采矿业2010年的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仅为99.24,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目前中国的铁矿砂进口依存度已高达60%以上,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主,但“中国价格”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每一次铁矿砂价格谈判都成了国际铁矿供应商涨价的圈套。2010年,全球三大铁矿厂商将延续了逾40年的铁矿砂“年度定价机制”更改为“季度定价机制”。2011年3月,力拓甚至表示要进一步使用“月度定价机制”。这样的局面导致中国铁矿石进口价格不断走高,2010年均价达到128.4美元/吨,比上年上涨了60.7%,中国钢铁企业当年的铁矿石进口成本因此上涨了约1960亿元人民币。三大国际铁矿厂商对全球铁矿石市场的垄断,已经将中国钢铁产业变成其“提款机”。2010年三大矿商合计实现净利4804L美元,是中国钢铁业盈利的3.5倍。今年上半年,这一极端不均衡的局面非但未被纠正,反而进一步恶化:三大矿商合计实现净利的额度约为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利润总额的4倍。反观国内,中国钢铁行业深陷“高产量、低利润”的怪圈,全国粗钢产量屡创新高,但行业利润率却逐年下降,已从2007年的7.26%逐步降至2010年的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多数钢企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行业总体盈利水平不容乐观。

其次,作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的主体,中国钢铁行业存在产业集中度较低、产能过剩压力增大、产品结构有待优化等深层次问题。

2009年中国国务院出台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提升了国内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力度,但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2010年中国钢铁产量排名前三的企业――河北钢铁、宝钢和鞍钢,在全国钢铁总产量中的合计占比仅为22%,严重落后于日本、韩国等钢铁强国50%-90%的CR3水平(即前三大企业在同行业全部产量中的占比)。此外,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数量偏少,钢企之间的生产装备技术差异较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宝钢、鞍钢、武钢等企业的工艺装备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有明显提高,但数量众多的小钢企设备落后,产能大、耗能高、污染重,严重拖累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中国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较为迟缓。20lO年中国钢铁产能逆势扩张,粗钢产能达到7.5亿吨,比上年提高了3200万吨,这种势头削弱了中国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效果。今年7月11日,中国工信部公布了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炼钢行业仍在其中居于显要位置。一旦国内外市场出现波动,中国钢铁行业还有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

最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渐盛行,致使中国钢铁出口环境进一步恶化。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成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2009年,中国钢铁产品在国外遭受的贸易救济调查多达20起。2010年,针对中国钢材的贸易保护势头继续蔓延,美国、欧盟、加拿大、印度、墨西哥等9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对中国的无缝钢管、钻管、不锈钢冷轧板、含镍不锈钢板等约20种钢材产品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其中来自美国的压力尤大:2010年4月9日,美国决定对中国石油管材征收29.94%-99.14%的反倾销税;同年6月1日,美国决定对中国钢格板征收136.76%-145.18%的反倾销税和62.46%的反补贴税;2010年9月13日,美国决定对中国无缝碳钢以及合金钢标准管、管线管、压力管征收48.99%-98.74%的反倾销税和13.66%-53.65%的反补贴税。层出不穷的贸易壁垒为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带来了较大的出口阻力,2009年以来,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产品占美国市场份额逐年下滑,2010年仅为4.41%,较2008年的最高点大幅下滑10.2个百分点。

打铁还须自身硬。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必须进一步突破自身羁绊,解决行业内部的深层次问题,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打破外部原材料采购困局,才能实现由大变强的发展目标。

上一篇:农业坚持守望者 下一篇: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缔造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