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华 丹心圣手济苍生

时间:2022-07-26 09:28:38

陈秀华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广东省青联委员

“雷火灸是一种灸法,最早记载见于《本草纲目》,以芳香走窜的药物作引经药,使其具有祛风,散寒,利湿,通络作用的药力,渗透入穴位,产生温经通络、流畅气血、祛寒除湿的目的。《针灸大成》认为此法‘治闪挫骨间痹痛及寒湿气痛而畏刺者’,尤其对颈、肩、腰和膝等部位和关节的酸痛非常有效。” 在座无虚席的讲习班上,陈秀华一边娓娓道来,一边请助手点燃灸药条的顶端,然后徐徐地在体验者的颈肩部痛处来回移动,作温和灸的手法。

“一针二灸三用药”

从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到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百名“高徒奖”的获得者,记者在采访陈秀华时,她感慨地说:“我从小就亲身体会到中医的神奇。”

陈秀华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因吹风受寒得了面瘫,但经过不到7天的针灸治疗,妈妈的面容又恢复了正常。从此,目睹针灸神奇疗效的陈秀华开始关注针灸的相关信息。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和家人协商后,陈秀华就填写了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当时觉得针具非常轻便,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都可以为患者解除疾苦,不需要更多的辅助设施,不受时间和地点等条件的限制。”

在大学一年级,第一次接受针灸的神奇经历更令陈秀华毕生难忘!“我们在宿舍里练针的时候,师姐冯少玲第一次给我扎针,当时扎的是合谷穴,这是一个非常普通而常用的穴位,没想到扎上针后不到2分钟,我就在手臂上出现了一条经络白线……”

“经络白线”是一种很奇特的经络现象,临床出现的几率只有三十至五十万分之一,这种现象只会发生在经络敏感人身上。“以前只在书上看到,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扎针就出现这种现象,和系主任张家维教授课堂上所讲的一模一样。真遗憾,当时冯师姐赶去借相机,当相机借来后,又发现电池没电;等宿舍舍友买回电池,时间已过去20多分钟,这条经络白线也消失了。”

本科毕业后,陈秀华分配到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工作,在梅广源主任的带领下,在急危重症抢救和治疗工作中,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了针灸的特色和优势。

“我自己临产时,在持续而剧烈的宫缩之后,接近3个多小时都没有再次出现宫缩,床边胎监检测发现胎心加速,提示胎儿有缺氧的指征,当时医院将所有的催产药物和方法都用上去了,但因为胎儿及其头部特别大,始终无法顺利生产。”陈秀华回忆说,当时情况十分紧急,胎儿心跳急促,医生建议直接推到手术室实施剖腹产。陈秀华和助产士商量后,决定试一试针灸催产。没想到助产士三针下去,剧烈的宫缩随之而来,就这样,胎儿顺利生了下来,体重7.96斤,陈秀华也免除了“手术的痛苦”。

“一针二灸三用药,针灸的止痛效果非常明显,而且见效快。”陈秀华在跟师王文远教授学习了平衡针技术后,为一位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应用平衡针刺镇痛麻醉,整个手术过程都是靠针刺镇痛麻醉和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这份病案一直存放在广东省中医院的病案室里。平衡针灸网站等各类网站争相报道了这个案例,令沉睡了多年的针刺麻醉被唤醒!

从“作文大王”、“化学皇后”到“小华佗”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梦想长大以后当科学家;如果不学医的话,我可能会成为一名作家或科技工作者。”陈秀华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读小学时语文成绩非常好,是班上的语文科代表,作文经常被老师复印后发给全年级的学生当作文范文学习”。因此,她就有了第一个绰号――“作文大王”。

上初中时,陈秀华参加了广州市第二中学的“晨曦”文学社,写好有增无减,并对诗词、古文颇感兴趣。“这对我日后学习和研究中医古文献和医案有很大的帮助。中医古籍都是医古文,通常要用到《说文解字》,中学时期文言文的学习较扎实,因此读起中医古籍文献就比较省力。”

陈秀华扎实的语文功底和良好的写作能力一直保持到现在;如今,她已主编和副主编出版专著9部,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6部,参编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上高中后,陈秀华又多了一个新的绰号――“化学皇后”。每到上化学实验课的时候,陈秀华总会不厌其烦地做各种化学实验,下课后总跑化学教研室找老师请教问题和搞各种小实验。这种天赋,在后来若干年后得到了体现。2005年,陈秀华研发并配制的中药祛斑、祛痘、嫩肤、保湿和美白等中药面膜,经过6年多、50多万例的临床案例验证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广受爱美人士的青睐和喜爱。2006年,陈秀华研制发明了“新型艾炷制作器”,并于2008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1993年,陈秀华从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毕业后,留职在广东省中医院,一干就是18年;2004年,陈秀华被列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陈全新教授,继承其“岭南陈氏针法”。在继承和发扬“岭南陈氏针法”过程中,陈秀华已成为颇有名气的青年名医,很多病人和不少领导先后称呼她为“小陈飞针”、“神仙姐姐”、“陈仙姑”和“小华佗”等。

2006年底,陈秀华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评审组考核优秀出站,并于2007年11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百名“高徒奖”。

陈秀华感慨地说:“适逢我国中医针灸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说明中医针灸是人类文明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但并不代表中医针灸在国际上的医学地位也有相应的提高,中医针灸要走入国际医学领域还是困难重重。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针灸学这一医学瑰宝。”

作为全国名老中医陈全新教授“岭南陈氏针法”的亲传弟子、学术经验继承人,陈秀华不但注重对师傅针法的继承,更注重对其针法的弘扬和推广。2008年至今,她主持并开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陈全新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研究、“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中医独特疗法《岭南陈氏针法》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0项中医适宜技术立项――“陈氏飞针”干预治疗睡眠障碍的操作技术规范。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材――《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医传统特色疗法编写而成的,顺应了国内外传统疗法的发展趋势,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创新教材,填补了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对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总结和归纳的空白。

开创全国首家“传统疗法中心”

2005年,在吕玉波院长的领导和构思下,广东省中医院率先创建了全国首家“传统疗法中心”,为将其建设为全国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和推广各种特色疗法和百项诊疗技术的集散地,陈秀华义无反顾地挑起创办该中心的重任。

中心成立之初,看热闹的、心存怀疑的比比皆是。“的确,当时的压力比较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科室?干什么的?与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和理疗科既要有所区别,还要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我心里底气不足。后来,我发现,只要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就能凸显特色和优势。”

除师承广东省名中医陈全新教授外,陈秀华先后师承工程院院士、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者及特色诊疗技术项目发明人,先后学习并掌握了飞针、醒脑开窍针法、腹针、平衡针、切脉针灸、砭石砭术、铍针、水针刀、刃针、掌诊掌疗、雷火灸、热敏灸、药线点灸、岭南无痛蜂疗等中医临床适宜技术。

“建科以来,中心得到国医大师、工程院院士、全国名老中医和专家学者及各级领导的学术指导和大力支持,邓铁涛、周仲瑛、张学文、石学敏、吉良晨、陈全新、孙树椿、薄智云、王文远、俞云等全国名老中医和专家学者先后到传统疗法中心进行学术指导和带徒。”此外,卫生部部长陈竺、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原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原卫生部副部长胡熙明和佘静等各级领导先后到中心视察,充分肯定传统疗法中心建设及其发展模式。

2007年,广东省中医院成为国家首批治未病试点单位,成立“治未病中心”。“传统疗法中心作为治未病中心三大版块之一,针对治未病三大阶段九大体质开展中医传统疗法干预治疗和综合调养,充分贯彻了传统医学治未病、防重于治、养生保健和健康调养的学术思想。可以开展多种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2009年,在广州举办的“2009国际传统医药大会”第九分会――“治未病”论坛上,陈秀华作题为“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发展模式与经验探讨”的发言,受到国内同行的一致认可。

五年多来,“传统疗法中心”先后接待省内外同行参观8000多人次,接待世界卫生组织、南非、智利、越南、韩国等多国卫生部官员和学术访问团100余批次,其成功的发展模式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推崇,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和中医特色优势受到国内外患者的广泛认同。

“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传统疗法中心已成为医院集医、教、研、康复和保健于一体、具有独特临床疗效和中医特色的诊疗中心;其成功汇集了全国名老中医、各派名家和民间外治疗法以及国家局百项诊疗技术和推广项目。”

在治病救人的同时,陈秀华十分注重深入挖掘特色诊疗技术。“刺血疗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研究创新。

在传统疗法中心技术团队支持配合下,陈秀华深入挖掘民间多种外治疗法。作为第四主持人,她主持并开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民间医药的挖掘整理及评价方法研究”,挖掘整理出刺血疗法技术,并经循证医学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该技术先后在2009澳大利亚墨尔本“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北京人大会议中心“第二届国际中医特色诊疗学术交流会”及2010广州“全国中医外治法研讨会”作“刺血疗法”主题演讲。2010年4月“刺血疗法”被列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材。2010年9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CCTV4等多家单位主办和协办的第二届“杏林寻宝”活动在广州举行,经学术委员会专家组推荐和评审,陈秀华教授的“刺血疗法”成功入选,并在“杏林寻宝”活动现场演示“刺血疗法”,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

“我喜欢治疑难杂症,喜欢治别人治不好的病,这样才更有挑战性。”在陈秀华看来,治常见病、多发病不算啥,谁都能治,能够解决疑难杂症才更有成就感。

救死扶伤献爱心

作为医者,陈秀华18年悬壶济世,一手仁术,一颗仁心。每天到医院找陈秀华看病的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富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华侨和港澳人士,更有高层的领导、干部;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陈秀华对他们都一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全心全意为他们诊治,中午和晚上拖班是常有的事。医院的专家夜诊时常都要到晚上10点多,有一次坚持到凌晨0点才看完最后一位病人。

“有爱心才会从事医学行业,有爱心才会履行起救死扶伤的职责。”这两者都是陈秀华学医行医、治病救人的源动力。

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之余,陈秀华还远赴省内外乃至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为老少边穷等医疗落后地区的广大病患者送医送药,为当地医务人员培训讲学、送技术。

2008年,陈秀华主动参加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健康直通车”开进新疆哈密地区,帮助哈密地区基层少数民族群众看病诊疗。8天时间里,医疗队由医院陈志强副院长带队,行程1000多公里,陈秀华白天接诊大量患者,晚上回到住处还要为上门求诊的各族群众及领导诊疗。

广东省医疗队和专家所到之处,均通过专题讲课、医疗查房、专科会诊和技术带教等多形式、多渠道与当地进行学术交流,陈秀华根据当地缺医少药的医疗条件,系统讲授了刺络放血、平衡火罐、腹针、平衡针、热敏灸、雷火灸、刮痧等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将传统特色疗法传授给当地医务人员。陈秀华也因表现突出,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上一篇:吴建军 “藏三代”妈妈的沉重心事 下一篇:警检配合 化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