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追踪 第5期

时间:2022-07-26 07:12:32

新观点

对糖尿病前期的认识亟待提高

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接近1/3的美国成人具有发生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但仅有大约7%的人意识到自身的风险状况,而采取行动以降低风险的人大约只有上述数字的一半。

在意识到自身风险且在调查前的一年中采取预防保健措施的人群中,由医生建议其控制或减轻体重者仅占35%,建议其减脂或减少热量摄入者占37%,建议其增加体力活动者占39%。亚特兰大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Linda及其同事进行了该项研究,并于2010年3月在线发表于《美国预防医学杂志》。

研究者表示,“如果在医疗保健系统和社区内投入更大力量以促进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那么医生与其他卫生保健工作者负责的预防促进工作可能会更加有效,并且还需要将基层医疗保健与有效的社区为基础的保健方式相结合的实用方法,”。

瘦素可能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瘦素可能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比标准的胰岛素注射疗法更好的治疗选择。研究论文3月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该中心的报告说,与胰岛素相比,用瘦素治疗糖尿病小鼠提供了相同或改进的疾病管理方式,同时减少了这种动物的身体脂肪、胆固醇以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用瘦素或胰岛素治疗后表现出了类似的血糖水平和疾病康复,但是与仅用胰岛素治疗的小鼠相比,仅用瘦素或与胰岛素联用治疗的小鼠表现出了血糖波动、身体脂肪形成和胆固醇水平的显著减少。

糖尿病并发症“拖累”全球卫生系统

因过早死亡、并发症发病率和卫生花费的缘故,糖尿病给全球带来了沉重负担。与糖尿病相关的经济评估对旨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政策分析至关重要。有研究者在高、中、低收入国家中,对糖尿病主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率和医疗花费进行评估与比较,对与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疾病和肾病相关的主要事件的住院率和住院时间进行评估。

该分析中的所有并发症,均可导致医院费用显著增加,其中,冠脉事件、脑血管事件和心力衰竭事件住院费用最高,在不同地区中,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使住院率和医疗费用显著增加,并可能给卫生保健系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新动态

新加坡鼓励国民顿顿吃粗粮

新加坡最近一次全国健康调查显示,当地成人肥胖率日趋严重,从1992年的5.1%上升到如今的6.9%。新加坡保健促进局认为,要有效对抗肥胖等问题,必须考虑以全谷物食品(粗粮)取代精米和白面,成为每人每餐的主食。

人们大多知道全谷物食品好处多,可是因为它的口感不佳,因此很少人以它为主食。为了让公众认识全谷物食品的益处,鼓励人们多吃,新加坡保健促进局在全国推出了一项措施――“健康选择”标签,只要食品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全谷物,就可在包装上附加“含更高全谷物”字样的标签。而贴上此标签的食品,政府会制订相应政策促进其在全国广泛销售。

与此同时,一些餐饮场所也推出了新的“全谷餐”,供人们选择。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在居民社区内开办专门的烹饪课程,指导附近社区的主妇用全谷食材做出更好吃的饭菜。

国外学会针对文迪雅发表相关声明

2010年2月20日纽约时报透露了2007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就文迪雅的心血管安全性进行裁决之前该机构内部曾经发生过的争议,称个别FDA专家曾认为文迪雅对心脏有害而提议停止文迪雅在美国的使用。该消息被多个媒体报道,个别媒体甚至误传“FDA要求文迪雅在美国撤市”。这些报道在公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在糖尿病患者中造成了恐慌。

针对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FDA于日前已进行了回应,称FDA目前正在审查文迪雅新近完成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并没有发表新的与文迪雅相关的建议。FDA同时建议目前正在服用文迪雅的患者不可擅自停药。此外,美国内分泌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家协会也已陆续就纽约时报的文章发表声明,认为目前没有证据提示目前服用罗格列酮的患者应停用此药或换用其他降糖药。

日本开发患者生活管理系统

日本九州工业大学和九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了一套面向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管理系统,能够自动采集和分析患者的活动和健康数据,对其生活进行指导。这套系统由内部带有加速度传感器的行动计、体重计、血压计、血糖值计、手机以及与互联网连接的家庭服务器构成。

糖尿病患者将手掌大小的行动计挂到腰上以后,行动计根据患者的加速度就能判断出患者是在跑还是在走。行动计和血压计内都有无线电元件,能将获得的数据自动传送给家庭服务器和手机。

接下来,服务器中的生活指导程序会自动分析传来的患者活动数据,以及体重计、血糖值计等测得的患者健康数据。根据患者数据与存储数据的比对结果,服务器会及时向患者的手机发出“再走一走”、“血糖值过高,请去医院”等建议短信。

新发现

多种炎症标志物与儿童肥胖相关

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与成人肥胖有关,但这种相关性在儿童中并不明确。在美国进行的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中,研究者对1~17岁儿童进行分析,目的是评估多种炎症标志物和儿童体重状态之间的关系。

根据体重指数(BMI),将入选儿童分为非常肥胖,肥胖,过度肥胖,正常体重四类。主要监测指标为高反应性C-反应蛋白和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另外一个指标为铁蛋白/转铁蛋白比值。应用相关模型,评估体重相关的炎症标志物水平异常的风险。

结果显示,多种炎症标志物与儿童体重状态的增加强烈相关,这种相关性从3岁开始。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升高与年轻的非常肥胖儿童特别相关,因为,炎症可以导致长期、累积的血管损伤。这值得进行另外的纵向设计的研究。

心血管也能控制脂肪酸摄入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专家发现心脏血管和肌肉能自发调节日常摄入食物中的脂肪酸,这对治疗包括2型糖尿病在内的新陈代谢疾病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用老鼠进行了实验,他们将VEGF-B蛋白质作为从肌肉到血管壁的传导信号,对其生物功能进行测试后发现,该蛋白质能控制血管壁中的脂肪酸运输蛋白质的数量。

专家指出:当脂肪酸运输蛋白质增多时,从血管壁穿过并被摄入的脂肪也相应迅速增加。那些血管壁中缺乏VEGF-B蛋白质受体的老鼠,其肌肉和心脏中摄入的脂肪较少,在不同机体组织中积聚的脂肪也比较少。

研究项目负责人称,由于肌肉中的脂肪过度增加是造成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进而罹患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因此上述发现对于治疗包括2型糖尿病在内的新陈代谢疾病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专家解读糖尿病神经病变 下一篇:评刊促进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