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产业链断何处

时间:2022-07-26 06:30:13

嵌入式产业链断何处

从软件百强排名中可以看出,嵌入式企业规模已经远远超过ISV;而嵌入式软件在整个软件行业中的比重也日益加大,2005年达到12%;此外,软件出口的大部分也是嵌入式软件出口,2005年比重接近80%。种种迹象表明,嵌入式软件是中国软件产业中发展势头迅猛的分支,以至于被称作是中国软件产业突飞猛进的动力之一。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问题和危机。在嵌入式系统的产业发展上,产业链被认为是最关键的问题。不少专家认为,我国嵌入式系统产业链仍然不够完善,存在断点,协作性差将会影响到嵌入式系统产业的发展壮大。

嵌入式系统究竟链断何处?这不是政策所能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需要嵌入式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真正嵌入到传统的成熟行业应用中去,靠自己的力量站稳脚跟。

嵌入式产业链断之谜

本刊记者彭敏

嵌入式软件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但是在这看似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问题和危机,产业链的断点被认为是最关键的。

手机可以玩游戏、看电视、拍照;电视也可以连上互联网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医生不用去病房就能对病人情况了如指掌;开车的司机不用看地图也能轻松达到目的地……

嵌入式渗透每个角落

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装置、设备越来越智能的背后,正是嵌入式这种看起来很小的软件,在发挥着人脑般指挥和主导的作用,影响和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嵌入式系统产品无处不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并形成了巨大的产业效应。据估计,全球每年嵌入式系统带来的工业相关值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嵌入式软件产业增幅正不断加大,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软件产业累计完成软件收入3906亿元,而嵌入式软件收入为468.1亿元,占全部软件业务收入的12%,接受委托加工的嵌入式软件收入166.6亿元,占嵌入式软件的33.2%。

从2005年软件前100家企业排名情况看,前10家企业中以嵌入式软件为主的企业有6家,其软件收入占前100家企业的37%。由此可见,中国嵌入式软件产品的应用与发展体现了中国软件产业的特色。

从企业来说,嵌入式软件企业的成长也是突飞猛进,并成为了整个软件企业中的领头羊。

2006年5月,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司公布了2006年第五届“中国软件收入规模前100名企业”的名单。其中,华为以152.1亿元的软件年收入连续第五年名列榜首,华为也是软件百强排名公布以来首次超过百亿收入的企业。海尔、中兴、熊猫电子、海信、长虹等企业位居名单前列,把传统的独立软件提供商都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嵌入式软件产业的发展正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也让人们看到了软件产业发展壮大的希望,嵌入式被视为是我国软件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的优势,是今后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潜藏的问题:产业断点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问题和危机。在嵌入式系统的产业发展上,产业链被认为是最关键的问题。不少专家认为,我国嵌入式系统产业链仍然不够完善,存在断点,协作性差将会影响到嵌入式系统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11月中旬举行的中国(顺德)嵌入式系统应用展示交易会暨中国嵌入式系统年会上,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经济运行与进出口管理处处长高素梅指出,目前我国的嵌入式系统产业链上存在着断点,影响了整个嵌入式系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邱善勤博士则认为,嵌入式产业发展结构不平衡、软硬件企业之间缺乏合作是我国嵌入式软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上游厂商、嵌入式软件产品生产商和终端产品制造商之间的交流渠道不畅、市场信息不通,严重影响了整个产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赛迪顾问分析师胡珂也分析说。

众所周知,嵌入式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外设器件和I/O端口、图形控制器等;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中间件、数据库以及应用软件。

根据嵌入式软、硬件的划分,可以得出嵌入式的产业链条由芯片、系统、软件和产品设计以及生产四个部分组成。

从嵌入式软件的角度来看,位于嵌入式企业上游的是提供开发平台、构件和技术架构以及IC的企业,位于下游的则是指软件的应用企业,按应用领域分主要包括信息家电企业、通信设备企业、手机企业、数字电视终端企业、汽车电子企业、数控机床企业等。

那么,中国嵌入式系统产业究竟链断何处呢?

中国计算机协会嵌入式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教授陈章龙告诉记者,IC设计能力差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来说有致命影响。

我国的国内企业IC设计比例偏小,IC设计的厂家有400多家,但是超过1亿元产值的,全国仅有15家,超过10亿元的全国只有两家。现在芯片厂商的流水线80%的来料加工,不是IC设计企业提供的,而是来自国外接单。也就是说,我们用的芯片80%不是国内设计的,而是依靠进口。

由此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国内在开发系统和软件时要受到国外IC设计厂商的技术制约。

另外,单看嵌入式软件,也存在断点。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的嵌入式软件产业偏重应用软件,在基础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开发平台等领域缺乏竞争力。由于大部分处理器芯片和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中国的嵌入式企业部分集聚于嵌入式应用领域,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投入不够,市场上的嵌入式基础技术与开发平台大部分为国外品牌所控制。

其实,我国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方面的研发起步较早,如Delta OS起步于1990年,Hopen起步在1994年。但市场化程度不高,进入市场时间大都只有4~5年左右,市场占有率很低,应用也主要集中在机顶盒、智能家电、数字电视、PDA和智能手机上。

目前中国本土厂商自主研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专有操作系统,如凯思集团开发的Hopen(女娲)、科银京成推出的DeltaOS等,另一类是基于Linux的开源操作系统,如中科红旗的红旗Linux、宇龙通信的Linous、普天慧讯的eMotion、移软科技的mLinux、东软的NeuLinux、中兴的ZTE EmbSys等。

但是,2005年,越来越多的嵌入式系统厂商将开发平台转移到国际上的主流开发平台,中国本土厂商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发展乏力。

硕果仅存的几款嵌入式操作系统局限于自产自用,而Symbian、Win CE、PalmOS以及Montavista公司的Hard Hat Linux等操作系统则表现越来越抢眼。不少原来采用国产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厂商开始将平台进行转移,如波导、中兴等手机生产厂商以及宇龙等手机设计公司的操作系统向奇趣科技公司的Qtopia平台转移,联通将越来越多的产品转移到WinCE平台上。所以,嵌入式软件产业所使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还是国外的各种主流品牌。

缘起

嵌入式系统本来就是一个嵌入到其他行业如家电、电信设备等制造业的行业形态。它不同于传统的通用计算机领域,主要面向特定的应用领域,根据应用需求来进行定制开发,并随着智能化产品的普遍需求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

在嵌入式领域,应用是嵌入式系统的生命线,没有应用,嵌入式系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正是由于通信、数字电视、汽车、信息家电等行业的智能化设备的巨大应用需求才拉动了嵌入式系统和软件的巨大发展。

但是,分析国内的嵌入式企业,不难发现有两类,一类是有行业背景,如作为嵌入式软件企业的华为、中兴、海尔,它们直接来自各行各业,其背景相当于作为华为、中兴、海尔终端设备制造商们的嵌入式系统与软件开发部门;另一类则是完全独立的嵌入式企业,如凯思昊鹏、汉王、人大金仓、东软集团、科银京成等。

前者是真正嵌入到了行业中去,因为它的开发需求是明确的,也不担心市场问题。但是后者无论是需求还是市场都是发散性的,需要更主动地与行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才可以深入到行业中去,在整个行业的产业环中站稳脚跟。

作为终端设备制造商的华为们,其嵌入式开发是与其他的开发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对于用户的需求有着一致的认识,而独立的嵌入式企业的开发更多是技术驱动而不是需求驱动,在技术-产品-应用方面存在明显的脱节,从而并不能保证与终端设备制造商的开发百分百的协同;同时,嵌入式是一门综合应用行业,嵌入式技术人才需要相对更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掌握足够的技能,这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去积累足够的专业人才。因此,产业协作并不如前者更加顺利和自然。这正是产业链无法完善的原因之一。

正如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秘书长郭淳学所说的那样,嵌入式软件是直接面向应用的,应用是各行各业的,如果单独由软件企业进行研究是很难的,很多应用的数据模型甚至管理都是企业比较难以了解的,嵌入式产业应该是以应用或者某个整机厂商与软件厂商的有机结合。

整合还是协作?

目前,中国嵌入式软件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硬件产品的软化趋势更加明显,软件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市场潜力正逐渐加大。例如,2005年中国通信设备产品的嵌入式软件增值达到380亿元,占2005年全部软件业务收入近10%,已成为拉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目前中国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基本上都是集中在硬件制造企业的自主研发上,而软件企业还没有形成对中国硬件制造业中的嵌入式软件承包意识,其承包能力更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尽管嵌入式系统产业有望帮助我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但是嵌入式产业链断点的存在意味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我国制造业的发达乃是因为不掌握核心技术,而由以上产业链断点可以得知,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有着同样的危险。在硬件部分缺乏IC设计,在软件部分基础的操作系统市场竞争力不足,缺乏的恰恰就是嵌入式系统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力量。

那么,消除上述危险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加强嵌入式企业与行业的产业协作具有必要性,特别是嵌入式企业需要主动深入行业。

其次,整合产业链。从终端设备制造商来看,兼并、收购有较好行业开发能力的独立嵌入式企业对于消除产业链断点将有帮助;而中国计算机协会嵌入式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教授陈章龙认为,孵化机制则是可以尝试的创新方式。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秘书长郭淳学也表示,在嵌入式软件和嵌入式系统中间需要一个孵化器、需要一个孵化过程,这中间还隔着需求和很多的环节,如果缺乏这个环节,产品出来就缺乏人性化界面等,嵌入式软件最大的特点是量体裁衣,根据需求来定制。

嵌入式系统是软件和集成电路的一种延伸,很多小的不复杂的就由整机企业来做,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行业,比如汽车、家电、通信等等涉及量大也相对复杂的就需要有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中间件等等通用平台以及更专业的应用。

嵌入式患上政策依赖症?

李理芬

“税收优惠的确可以使我们的日子过得舒坦些,但是却不能给我们带来市场,带来效益的增长。”一家嵌入式软件企业老总说。

作为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给与软件发展以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其中也包括嵌入式软件。

“18号文件”规定,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退政策。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由于大多数高技术设备当中,软件(包括纯软件,及与硬件结合的嵌入式软件)产值比例均在50%以上,因而从2000年6月开始,各地税务部门按照18号文规定,对生产计算机、通讯仪器、医疗设备等高技术企业所含软件,与其它软件生产企业的销售软件,给予同等的优惠待遇,无论是纯软件、嵌入式软件一律按照3%的标准收取增值税。

但是去年底,国家财政部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却把嵌入式企业排除在税收政策优惠的享受者之外。

《通知》第十一条“关于计算机软件产品征收增值税有关问题”规定:“嵌入式软件不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简称18号文)规定的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软件产品”。

该通知的出台意味着,税务总局对纯软件产品给予3%增值税优惠,而对电子产品所含嵌入式软件不再进行单独核算,一律按照17%的硬件产品收取增值税。新政策中规定的税率与之前相比相差5倍。

在该通知中,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阐释了何为软件产品,意在防堵税收漏洞。由于近年手机等终端产品增长巨大,有企业利用“18号文件”,通过嵌入式软件比例核算虚增,来人为减少应交纳的增值税,从而给国家带来损失,也使征税管理混乱,因而取消嵌入式软件税收优惠。

理性应对

财政部这项政策的出台,被指会引起中小嵌入式企业的恐慌。因为,华为、中兴等大型企业可以通过成立一个专门的软件子公司来加以规避,其嵌入式软件划归为此软件公司所有,这是税收政策允许的,税务部门依旧视其为可以享受“18号文”的规定,同样享受3%的增值税优惠。但是对大多数创新型的中小嵌入式企业而言,规模尚小,基本都是软件与硬件统一销售,没有成立专门的软件公司的业务需要。但是如果不注册“纯软件公司”的话,就必须承受新的税收政策。

但是也有专家表示,由于嵌入式系统所特有的软硬件结合特性,虽然可以统计出设备中软件的份额,但是从销售额来看却很难界定到底设备中软件和硬件各自贡献的大小。再加上电信设备、消费电子等产业大环境对于嵌入式系统的旺盛需求,因此,嵌入式企业的实际效益并不一定会到财政部政策的影响。

一家嵌入式语音设备的老总说:“18号文件给了嵌入式企业很大的好处,但是取消优惠并不就会影响到嵌入式企业的生存。”顾名思义,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电信设备、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制造业的产业链中,近年来嵌入式企业的发展壮大,产业的繁荣主要得益于手机、电信、消费家电产业的兴盛,而不是仅仅依靠政策而发展起来的。“税收优惠的确可以使我们的日子过得舒坦些,但是却不能给我们带来市场,带来效益的增长。”

嵌入式企业能够理性地看待政策,这与传统软件企业过于依赖国家政策优惠截然不同。在一部分企业中,退税等补贴收入已成为其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享受国家的退税补贴,有些中小软件企业即使像转做其它的业务,连名字都不想改,因为“不叫软件公司了就不能够享受国家的退税补贴。”

鉴于嵌入式软件产业在整个软件产业中的贡献比例正日益上升,尽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未久,信息产业部已经在酝酿对于嵌入式软件的扶持政策。

2006年8月7日,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的2006年软件 产业统计工作研讨会上,宣布将与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积极协商,争取恢复嵌入式软件的增值税退税政策。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表示,要借鉴国际统计规则制定软件产业的分类标准,重新修订完善软件产业统计工作方案,以期在适应软硬融合的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能够重新给“嵌入式软件”一个清晰的定义与分类。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作司经济运行处处长高素梅透露,“国家税务部门对嵌入式软件的政策将有‘松动’”。今年初信产部专门成立了课题组,研究一套嵌入式系统软件的计算方法。经过信产部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明年嵌入式软件的出口退税政策将会有所调整。

嵌入经济模式的启示

付红玲

嵌入式软件现阶段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真正嵌入到产业链,才真正能够与产业链的发展同步,获得协同发展效应。

从软件百强排名中可以看出,嵌入式企业规模已经远远超过ISV;而嵌入式软件在整个软件行业中的比重也日益加大,2005年达到12%;此外,软件出口的大部分也是嵌入式软件出口,2005年比重接近80%。种种迹象表明,嵌入式软件是中国软件产业中发展势头迅猛的分支,被称作是中国软件产业突飞猛进的动力之一。

嵌入式软件现阶段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真正嵌入到产业链,才真正能够与产业链的发展同步,获得协同发展效应。

对于企业来讲可以是进入产业链、融入产业链,为什么嵌入产业链会更加成功呢? 所谓“嵌入”就是牢固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进入”或者“融入”都并不牢固,会摇摆不定最终游离到不确定的状态,坚定地嵌入产业链才能真正实现战略聚焦的目的。

回想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软件的销售便是被嵌入到硬件中取得成功的,比如史玉柱开发的6401汉卡。现在嵌入式软件行业中的企业,仍然在通过销售带有嵌入式软件的硬件产品,一方面可以避免软件行业中普遍遇到的盗版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借助被嵌入到的成熟行业获得稳定的收益增长。

尽管嵌入式系统产业的形成,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但是,社会分工依然需要建立在广义的社会产业链条上,如果从传统行业的角度来看,嵌入式系统并没有真正处于自身产业链的端头上,但是它比单纯的ISV与传统的成熟行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也能够享受到由此带来的好处。

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借鉴。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是首先要关注的问题,他们可能很弱小根本无法顾及到管理水平提升、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在客户选择上却应该可以有所把握,在这一过程中便可以很好地运用嵌入产业链的指导思想来把握与客户的关系,找到长期发展的方向。

中小企业往往处于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地位,其产品可能供很多产业链中的企业采用,如果没有战略的观念,只把能抓到大客户作为中小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在与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博弈中得心应手的便是价格,这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劣势在开辟市场,后果可想而知。

实际上要取得更高的谈判位与大企业合作,首先由从理解产业链入手,确定出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搞清楚自己为产业链产生的贡献点,如果你能发现自己在产业链中处于瓶颈位置,自然也就获得了自己的价值而能够与大企业处于平等的地位上来合作,这样的案例其实非常之多。

而中小企业的产品可能被采用于很多产业,泛泛地搜寻客户,期望通过市场运作来筛选出忠诚和稳定的客户,最终跟随客户进入到产业链中去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走上无法聚焦的道路,这样的运作很多是把客户定位在自己地域附近的缘故,如果采行全球一体化的角度来选择客户,从确定的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客户并没有那么困难。

因此,只有把客户聚焦到两到三个产业链上市,才更能准确把握自己的产品在技术上、品质上、特色上满足产业链的需求而为客户创造价值,也就能运用自己对产业链的理解为客户提供完成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销售产品。

嵌入产业链的程度应该是可以评价的,至少可以有这样一些指标可参考。比如客户分布和销售收入,客户和销售收入来自于哪些产业链,其分布是嵌入产业程度的一个指标;比如市场份额,如果企业的产品在某个产业链中占有比较大的份额,其嵌入产业链的程度自然较深;比如上下游的合作关系,仅仅是一般的供应关系还是有战略合作关系,可以说明企业与产业链的关联程度。

上一篇:开源促进GIS技术自主创新 下一篇:微软已计划埋葬XML开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