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特色学校有多远

时间:2022-07-26 05:05:45

我们离特色学校有多远

在今天,创建特色学校,已成为一种共识。但是细观我们的观点,有的似乎有些失之偏颇。那么何为特色学校?要弄醒出这个概念,我们首先要理解特色学校真正之含义。

⒈创建特色学校之意义

特色学校建设是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千校一面培养不出创新人才,进行办学模式改革的的一项举措。我理解的是特色学校要靠“创新精神” 引领之方向,通过着力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以彰显特色。文化育人之途径,力争给学生提供优质之教育质,实现培养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之目标。

⒉特色学校之内涵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特色”包含“独特” “出色” 和“风格”之含义。

因此,从这个层面说,可以这样来理解“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生态环境、创新发展、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特色学校”“特”在哪里?主要体现三个方面:创新之精神、独特之校园文化和优质之教育。

⒊特色学校之定位

“特色学校”既然应“特”在学校的创新精神、独特校园文化和优质教育这几方面。从这个层面理解:

1.“特色”是学校文化的过程。“特色”既然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全方位物化,因此,特色学校的建设也是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的“文”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要从管理方略、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文化建设、后勤服务建设等方面以“文” “化”之。理念的物化过程是文化积淀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师生在对特色文化的认同、顺应过程,需要师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努力践行特色文化精神,才有特色的可能。没有一个自然的文化沉淀过程,没有一个酝酿过程,特色是“特”不起来的。

2.“特色”是学生有特色。学校为什么必须要有办学理念?因为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必须要回答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的问题。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服务的对象,是教育的目的。学校的管理方略、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文化建设、后勤服务建设等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做好这些建设仅是手段,不是目的,不是结果,仅是途径而已。所以,要以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发展之特色来分析学校特色,要看学生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能力和思想道德情操及综合人文素养等方面中某些方面的强势凸显程度。学生是学校办学理念最终物化的目的,特色学校就是培养特色学生。不能抛开学生谈特色学校。

⒋如何创建特色学校

⑴学生个性有突出的发展才是“特色”。教育的目的是“启迪智慧完善人格”。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熏陶同学们的情操,这是学校教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为了这一目标,不同学校有不一样的做法,做法不同不是特色学校的标准。学校在发展学生个性上有独特的建树,学校绝大多数学生的强势智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只有这样的学校才能称其为特色鲜明。

⑵学生素质得以整体优化才是“特色”。特色学校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认同、内化并表现为突出的健康向上的思想行为。只有极少数学生发展良好的学校,肯定不是特色学校。也就是说特色学校不是因为少部分特别发展而“特”,而是全校学生因自己的知识、能力、个性、意志、品质都得到卓越发展而“特”;不是因极少数高分数而“特”,而是所有学生“各取所需”的进步而“特”。

因此,学校在给特色学校定位时要把握三个“着”:即着眼于社会需求,着重于挖掘本校的潜力与特长,着力将学校办得与众不同。

⒌存在的误区

(1)特色学校不等于学校仅仅拥有一批特长学生。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参与,甚至是全体学生参与,对所有学生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2) 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是两回事。学校特色指的是学校在一方面形成某种特色,是部分特色,可以把它叫做项目特色,例如书法教育、电脑教育、天文教学、音乐教学、写作等。而特色学校是将特色加入到每个环节的工作中,整个学校都体现出特点来。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是有一定关系的,学校特色是可以成为特色学校,这是一个由局部向整体推进的过程。

(3)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校园氛围。在学校某一条路边的墙上刻上古诗词;把英语单词全部写在某一条走廊上……这些极富创意的做法,只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别致的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氛围的一种营造,是学校能“开口说话”的事物。但这肯定不等于特色学校。因为特色学校的“特色”,并不是校园外在形式的“特别”, 而是师生精神风貌的“特别”。

我以为,所谓特色、特征就是不同一般的,独一无二的,是不好复制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独一无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色学校,应该是一所学校的历史传承、底蕴积淀、地域影响等因素综合形成的,特色学校不是知识层面而是文化层面上的特色;特色学校不是学生发展同一技能而是个性特长的发展;特色学校不是校园环境而是师生的行为方式的特色;特色学校不是特色活动而是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所以,我们离特色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乐农新村小学)

上一篇: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导向型“一核多元互动”... 下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