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数学伸出翅膀

时间:2022-07-26 03:55:42

生活,让数学伸出翅膀

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d学习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实现三大转变: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以知识量为目标,讲授为基本方法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一、来源于生活的情境更容易接受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每节课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境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那么课上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们对喜欢的东西学得最快。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所以,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与生活联系密切,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生活中的应用人手,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数学的乐趣。

二、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

早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以及后来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国内从两千多年前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都十分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

合作课堂是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反思与提升作为重要途径,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的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指出:“教师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这一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与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都更强有力。’,A作学习宜采用“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原则进行分组,这有利于教师的分类指导和管理,更有利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面的发展。每个小组4-6人为宜。这样,由于注意了学生的合理搭配,真正做到“异质”的组间互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面的提高,同时使学生在学会个体合作、群体合作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培养。

三、实际应用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创新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记忆表象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在实践活动中激活创新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自己,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例如,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当前的生活中来,在讲“过不在一直线上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时可借助直观模型老人的拐杖、单撑自行车等帮助理解;讲“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时,可这样处理,提问:“门为什么在加上插销后才能固定呢?”用生活现象解释了科学的理论。

如学了有关利息的知识后,让学生按利率计算一下自己爱心储蓄的利息;学了千米的认识后,让学生估计一下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再根据平时速度估算需走多少时间;学了面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有关客厅、大礼堂、教室的面积等;学了平均数应用题后,让学生通过调查同学的身高,计算出同学的平均身高,等等。不仅如此,学生应用意识的提高还不能局限于某个知识点的应用上。学科活动本身具有综合性,只有深入社会生活,通过多方面的实践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增强应用能力。

诚然,如每个人都知道的,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就让我们利用生活让数学更加有意义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白塔高级中学)

上一篇:设计化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下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