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调冬补 膏方“安心”

时间:2022-07-26 02:11:37

每至冬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住院人数比其它季节增加5倍左右,因此患者在秋冬季的综合防治尤为重要。

秋调冬补 膏方“安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心内科教授 严世芸、 徐燕

秋冬时节,气温逐渐转冷,且温差变化较大,冷暖不定。随气温降低,血管明显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血压增高。有长期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因生理反应使血管骤然收缩,由于血管的内壁较厚,管腔狭窄,加之有大量的脂类沉积与硬化斑块,导致血液流通受阻,极易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发作或复发。同时寒冷的天气还将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时值此,若得服恰当进补之膏方,既可有效缓解心血管疾病发病症状,又能提高患者自我适应和调节能力,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谓一举多得。对患者而言,无论立足当下、亦或是放眼长远,均是大有裨益。

补而不腻,通而不损

临床上,根据心血管疾病的病机和特点,在辨证施治、因人制宜的原则下,膏方开具常以通补兼施为大法。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证辅以宣痹通阳、健脾化痰、行气活血、益气养心等,使补而不腻,通而不损。

如膏方治疗冠心病患者时,常用通补阳气,温经活血的方法,亟拟固本清源,拨乱反正,以膏代煎,祛病延年。温阳药物可使用附片、山参,意在离照当空,阴霾自去。

顾护脾胃 平衡阴阳

心血管疾病中所出现的心动悸、脉结代之证,则常与脾气不振、胃气虚弱有着直接的联系。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所化生的元气具有注心灌脉之作用。阳气不足,心气虚衰;痰浊瘀阻,心脉不通,均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故膏方防病治病常需顾护脾胃,具体到膏方中则常加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益气健脾化痰浊。脾胃得健,运化有力,则痰浊瘀阻得以消散,有利于心脉的疏通和心之气血的充养。

此外,中医认为阴阳是生命之根本,至于调补阴阳之法。心血管疾病的膏方亦应注重阴阳的平衡与调护。常以熟地、阿胶、龟版胶与鹿角胶、生晒参、河车粉相配,熟地、阿胶养血滋阴,龟版胶补肾阴而通任脉,鹿角胶、河车粉益肾阳而补督脉,生晒参大补元气,阴静阳动,阴阳相配,互相制约。膏方中气血阴阳并补而又有所侧重,肾元亏虚往往用肉苁蓉、巴戟天、杜仲、川断、补骨脂、菟丝子、益智仁之流,常于其中加入阿胶、龟版胶、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补髓填精,意在阴中求阳,调补奇经。

心血管患者因疾病的特殊性,服用膏方时要注意:

1、 要不要忌口

服药期间应慎食生冷、油腻、海鲜、虾蟹、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服含有人参的膏方要忌食萝卜。可饮茶但不宜太浓,忌烟限酒。

2、 心绞痛发作怎么办

若有心绞痛发作,或遇感冒发热、咳嗽吐痰、呕吐、腹泻等急性病症,应暂停服膏方,待缓解、愈后续服。

3、 要不要调整西药

正在使用的降压药、抗心绞痛药、抗血小板药、降血脂、降血糖等药不能停用,但可停一些如维生素、营养剂等辅助药。

4、 能不能服用其他中药

服药期间原则上要停用汤剂和丸剂,以免药物太多、庞杂、重复而于病不利,如确应病情需要服用汤剂,应暂停服膏方。

5、 怎样辅助效果更好

服药期间可佐以各种修心养生之法,合理营养,适当锻炼,则更有助于起到祛病而延年的目的。

上一篇:儿科 肝科 肿瘤科 风湿科 神志病科 下一篇:我家的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