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教学促进素质作文训练

时间:2022-07-26 01:37:15

以阅读教学促进素质作文训练

摘要:初中素质作文训练体系研究实验课题的课堂作文环节,要求学生当堂用15分钟完成250字左右的分解作文或40分钟完成600字以上的综合作文。然而,乡村学校的学生要现场限时作文谈何容易。课题实践表明,学生需多读书方有机会从容应付课堂作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作文训练;阅读教学

初中素质作文训练体系研究实施课题研究认为,只有搞好阅读教学,让学生多读书,勤写读书笔记,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书从哪里来?如何读书?怎样写读书笔记呢?我根据初中素质作文训练体系研究实验课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和自己对阅读教学的理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操作。

一、让学生有书可读

农村学校的学生书包里一般只有教科书和学校发的家庭作业,其他的就难得有一本自己喜欢的读物了。这一堪忧的现实不得不让我这位负责素质作文实验的教师想办法为阅读教学创造条件。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

通过查询了解学校图书室的藏书,我给学生列出他们最宜读的书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其中的图书来读。因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书他们才会认真阅读,认真去摘抄。

2.每学期一人买一本书

家长会上,我讲清楚在素质作文训练体系研究实验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意义,倡导家长每学期务必给子女买一本书,学生之间相互交换来读。这样,班级的藏书无形中就“多”起来了。当然,教师要帮助家长、学生列出初中学生宜读的书目,以保证学生能读到好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等。

3.征订书报,创设平台

我们的阅读最终要落实到写作上,所以让学生多读同龄人的作文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每年我用班费或自己出资给班级征订几份作文报刊,如《初中生作文报》《作文指导报》《初中生作文点评》等。告知学生我们的好作文也可以发表在上面。这样就会激发学生认真阅读、努力写作,写作好一点的学生还会做作家梦呢。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构建阅读管理机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教师的教学构想再完美也是枉然。但学生天生贪玩好动,思想单纯,他们很难做到为“读书”这一“宏伟”目标而“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阅读。于是,作为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注意因利势导。循循善诱,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变弊为利,因利诱导

根据学生爱看电视不爱看书的现象,教师要巧妙引导,变弊为利。因为作品中的语言描写很精彩,有的还附上美妙绝伦的好诗,所以教师能讲得生动一些。“同学们想把故事讲得更生动一点的话,就只有认真去读书啦。”这样诱导,慢慢的学生就会去图书室借书,并认真阅读原著了,加上教师的检查督导,学生的读书习惯就会逐渐形成了。

2.教师的读书热情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爱读书才行,并随时把自己觉得美的诗文朗诵或朗读给学生。因为学生在效仿教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养成了读书习惯,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课内阅读教学的成功是诱导学生产生课后阅读的兴趣的关键

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抛出所要推荐的读物。如,教学《春》之后,学生感受到了朱自清散文的美,教师就及时推荐《朱自清散文集》;学一首唐诗之后推荐《唐诗三百首》等。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这样得到循循善诱的培养。

4.根据学生兴趣推荐图书,解决疑问,培养兴趣

学生是好奇的,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会提出疑问,学生通过朗读来满足求知的欲望,还让学生体验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这就成了一举多得的好事了。

三、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作为语文教师,我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更注重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的指导一定要以教材为依托,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以“教材”为“学材”,处处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得阅读方法于课内,独立运用阅读方法于课外。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在初读文本之后再在精读的过程中用笔勾画出好词佳句和优美语段,并抄写在笔记本上;对文章内容、主体和语段的精彩之处的感想都倡导学生写在笔记本上。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记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巩固成果

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作文的“话”也多起来了,典故成语也能常运用在作文之中。口头作文时,有的学生甚至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让我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

虽然阅读教学有了效果,我还是居安思危,随时鼓励鞭策学生积极阅读,认真积累,把读书和摘抄积累作为一日常规来要求学生。

参考文献:

胡玲玉.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D].首都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花池学校)

上一篇: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下一篇:将国学引入语文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