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雍砚相伴白居易振笔疾书

时间:2022-07-26 12:21:34

唐代文人杨师道在《咏砚》诗中有“圆池类璧水,轻翰染烟华”之句,描述的是隋唐时期盛行的一种环形砚池砚。这种砚式又称辟雍砚,砚面呈圆形且周边环水如辟雍而得名。“辟雍”一词,亦作“璧雍”,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礼记・王制》载:“太学在郊,天子曰辟雍。”东汉蔡邕《明堂丹令论》中说,辟雍之名,“取四面环水,圜为璧”故名。汉代班固《白虎通・辟雍》载:“辟者璧也。像璧圆又以法尺,于雍水侧,像教化流行也。”辟雍作为“天子之学”的场地,是“行礼乐,宣德化”之地,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最尊,故统称辟雍。古代重视教育,天子须亲临太学讲学行礼,叫临雍。古代制瓷工匠遂仿辟雍之形制设计瓷砚,辟雍砚萌芽于东汉末期,南北朝、隋唐流行,宋元以后少见,但仍有烧造。

隋唐时期研习书法风气大盛,辟雍砚也在陶瓷砚中多见,砚面突起而不施釉,以便研墨,造型演变规律为:隋代为单层砚体,底部安置很多密集排列的蹄形足或水滴形、珠形足(图1),唐代辟雍砚除了沿用隋代的单层砚体、多足外(图2),出现一种新的带环形底圈、多蹄足的新造型,蹄足之间胎体镂空,增加了辟雍砚的轻巧之感(图3)。初唐时期使用陶瓷辟雍砚尺寸较大,有些带有砚盖,其后尺寸渐缩小,砚面日渐隆起并高出砚口(图4)。唐代辟雍瓷砚品种包括青釉、黄釉、白釉等,陶砚品种包括素陶、唐三彩、白釉绿彩等,从尺寸看有实用和陪葬明器两类用途。隋唐陶瓷辟雍砚在民间有所收藏,在考古发掘中也多次面世,如1952年河南禹县白沙172号唐墓出土有淡黄釉17足辟雍砚,1971年陪葬唐昭陵的懿德太子墓中也出土有三彩蹄足辟雍砚,在宁夏固原发掘的唐代麟德年间安娘墓中也出土一件绿釉辟雍砚,砚面也已明显高出砚池(图5)。唐代辟雍砚形体优美,比常见的唐代风字砚、箕形砚造型更为精巧,现择其精品略举几例:

白瓷砚随葬长乐公主:1986年礼泉县烟霞乡唐长乐公主墓出土了一件初唐白瓷辟雍砚,现藏于昭陵博物馆(图6-1)。长乐公主李丽质是唐太宗钟爱的第五女,系长孙皇后所生,13岁下嫁长孙冲,出嫁时太宗曾欲“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后被魏征谏止。病故时年仅23岁,贞观十七年陪葬于昭陵。墓志记载:“(公主)散玉轴于缥帙,悬镜惭明;耀银书于彩笺,春葩掩丽。” 公主雅擅丹青,遂以生前用砚随葬。

该瓷砚由砚盖、砚台两部分组成,砚面作圆台形并装饰有弦纹两圈,中央微凹,周边为凹槽形的环形砚池可贮墨汁,在边墙和环形底座间有25个兽蹄状足,增加了砚台装饰的生动性。砚口径27.5厘米,底径31.5厘米,高9.4厘米,砚盖则略大于砚面,呈覆碟形并饰有桃形盖钮,砚盖直径28.5厘米。砚面为方便研墨未施釉,出土时砚面已磨损并留有墨迹,显示此砚确属公主生前使用之物。唐长乐公主墓出土的这件带盖辟雍砚尺寸宏大,弥足珍贵,是古代公主墓中出土的罕见文房用具,曾参加海外文物展并获好评。

对此砚的烧造窑口,按照以往的研究思路,根据胎釉可大致判定为安阳窑(相州)或河北邢窑一带窑口产品,但是洛阳老城近年新出土的一处唐代瓷器窖藏打破了人们的传统思路。2003年中国社科院洛阳站在洛阳老城区义勇街东侧发掘了一处唐代瓷器窖藏,出土了大量瓷器和陶器,瓷器均为宫廷用瓷,体量和尺寸都较民间瓷器大很多,坑底还发现瓷土和釉料。这批出土宫廷用瓷中有不少大型辟雍砚(图6-2),在尺寸、造型、胎釉上与唐长乐公主墓出土白瓷带盖辟雍砚几乎没有差别,长乐公主用砚很可能也是来自这次唐代宫廷用瓷的烧造任务,是由唐代皇家调取异地的工匠和原料在洛阳城内烧造而成。

“朴素”砚曾伴白居易振笔疾书:白居易被誉为唐代最具平民风格的诗人,诗作一出就妇孺成诵。唐代大和三年(829年),年已58岁的白居易罢去刑部侍郎之职,以太子宾客分司洛阳。早在长庆四年他53岁时,就用薪俸在唐洛阳履道坊(今洛阳郊区安乐乡狮子桥村一带),买下了散骑侍郎杨凭的旧宅作晚年居所。白居易自此不复离洛,直至终老。到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旧宅被改为普明禅院,北宋时称“大字寺园”。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站考古发掘了这处故居,发掘遗迹有宅院、庭园、水渠、作坊、道路等,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出土残石刻中最重要的是一件仅存下部的六面残经幢,残高31厘米,以楷体书刻陀罗尼经,并有“唐大和九年”纪年和“开国男白居易造此佛顶尊胜”等内容。这批发掘品中也包括一件朴素的多足辟雍瓷砚(图7)。

该砚呈圆形,直径19厘米,砚面侈口,砚堂平坦凸起,周边有贮水凹槽一周。槽外一侧附有两个笔插,砚台底部有21个兽蹄状足。白居易在晚年仍留有不少诗文,这件朴素的唐代辟雍砚很可能就是诗人的文房用具。这件砚台因为质地朴素,笔者在观摩洛阳考古站所藏文物时并未特别留意,2007年年底,河南博物院为庆祝建院80周年举办了《国家宝藏》展,荟萃了国内众多珍贵文物,专门借展了这件白居易旧居出土的辟雍砚,它与白居易的诗句一般朴实无华,也许曾伴着诗人青灯素卷,振笔疾书。

青釉砚多达27足:1952年,西安碑林博物馆征集到一件大尺寸的唐代青瓷多足辟雍砚(图8),长安县出土,通高9厘米,砚面径24厘米,底径29厘米。砚面微凹,共有27个蹄足与环形底板粘接,在唐代青釉辟雍砚中属蹄足较多者,有研究者认为它是目前公布的唐代青瓷辟雍砚中蹄足最多的一件。其造型与唐长乐公主墓葬出土白瓷带盖辟雍砚近似,亦应为初唐时期产品,1993年曾入选第三届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精华》展览。

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一书记载了文房四宝的根源、制造工艺、流传故事及诗词赋文,称“四宝研(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由此可见,砚台在古代文房中的重要程度,历代喜好书法者对砚台都情有独钟,砚在制作中也兼顾了观赏性和实用性,隋唐时期作为陶瓷辟雍砚烧造的高峰时期,保留的大量佳作交相辉映,可称砚史上的朵朵奇葩。

上一篇:剔刻尽现繁华世 巧夺天工满乾坤 下一篇:国际大藏家瞄准清代扬州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