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自有情义在

时间:2022-07-26 12:20:22

乡村自有情义在

庞亨福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充满文学梦的普通乡村农民,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经过二十几年打拼,在江昆山拥有了自己的实业,顺利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角色转换。如今,身为江苏丰和实业和情人岛床垫公司董事长的庞亨福,事业发展正处上升期,经济收益颇丰,各种社会荣誉也接踵而至,但恰在此时,他却回到了生养他的家乡浙江天台庄后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开始了新的征程。我们的对话也从这开始。

回村,报答乡村的恩与义

《农家书屋》:最近得知你回乡当了村主任,放下自己的企业,在村里四处奔走,你的初衷是什么?

庞亨福:搞企业,当村官,都是做人。我回村当主任是2011 年4 月份,此前人家劝我参选村主任,我心里很不高兴,觉得这个舞台太小了。后来我想,能真正反哺家乡,受益更多的人,回乡村这个舞台比较合适。我是庄后村人,一个农民的后代,庄后村是我们的母体,看到一些乡邻还没有脱贫,村庄还是旧模样,我心疼。村里选我当村官,给我一个报恩乡里的机会,我应该珍惜它。

《农家书屋》:你在异乡打拼,对乡土的感念和期望也更为强烈了。

庞亨福:年少时在村里生活,看到夹缝中艰难求生存的父母乡邻,依然激励我读书,要保持一颗豁达的心。乡村自有真情在,乐善好施,正义行善,恩惠百姓,造福乡里。这种教化在乡村延续是朴素而纯粹的,都在演绎人间的情义。我要做有情有义敢于担当的人。

《农家书屋》:赤子之情,报恩乡里,贵于真诚。你身边在异乡事业有成后回乡当上村官的人,印象深刻的有谁?

庞亨福:我身边这样的人很多,比如中国十大慈善家陈逢干,就是我们附近白鹤镇二甲村的农民,他出身贫困,七岁时父亲亡故,接着三年自然灾害,只好乞讨为生,村里人吃糠粉、草根时,总是惦记着匀出一些给他。他当年要过饭,听过《放春风等夏雨》的故事:夏雨是大财主,派长工春风去收租,春风把租金以夏雨的名义捐出去修桥铺路,后来夏雨家遭回禄(火灾)了,落魄到要饭为生,看到沿路的“夏雨亭”、“夏雨桥”,甚为欣慰;乡亲们没有忘记他的恩惠,争先恐后请他做上宾,甚为礼敬,帮助他度过难关。陈逢干想,以后我挣大钱了也要做好事。现在,他捐资建敬老院、幼儿园、学校,修桥铺路,为受灾乡亲重建房屋,资助贫困农家子弟读书。他说,“我们不能把钱看得太重,要懂得回报社会,在我落魄的时候,有很多人帮助过我,现在我也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我觉得,陈逢干这番话也说出了我回村当村官的真正初衷。

村庄,需要用心经营和管理

《农家书屋》:你回村当上了村官,有什么样经营村庄的思路?你觉得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庞亨福:当上村官后,我觉得,村里需要做的事,就是搭建三个平台,第一个是服务平台,第二个是奉献平台,第三个是信息交流学习的平台。村里的经济协会,就是一个服务平台。庄后村的经济协会是我首先提议成立的。2010 年正月,村里在外搞经营的都回来了。我想,我们村大小老板有180 多个,成立村经济协会后,就可以形成一个整体,抱团协作,相互帮衬,形成合力,筹集资金,一来增强资金拆借和抗风险能力,二来以此反哺村庄,用于村内慈善和建设。

《农家书屋》:这需要大家的同心协力,可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为村经济协会融资,你花了不少心力。我从你们村网站上中看到,村经济协会筹集了200 万元,你一次性捐了24 万,以后你捐得更多了。

村经济协会成立后,做了哪些有意义的工作?

庞亨福:打造融资平台、才能进一步服务村民,打造奉献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发挥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村经济协会与农村合作银行开始友好合作,开全县银村合作的先河,已经签订意向书,农村合作银行先后两次来村当场办理贷款业务。同时村经济协会与天台民泰银行、中国银行形成初步的合作关系,至今直接或间接融资共达100 人次以上。

我觉得,管理村庄,首先强调服务。树立服务意识,转变干部作风,转变村民观念。我们村干部自发开设窗口为民服务,实现了“服务平台”的基础建设,村里的便民中心、村邮站、村农家书屋,都成了省市县的示范点,相关的管理人员都是义务劳动。村邮站负责信函、报纸、包裹、邮政快递、水电费充值、手机费充值、老人补助金领取、车机票预订,与农家书屋配套,都有村干部尽义务。

《农家书屋》:听说农家书屋的书,除了政府配送的外,有许多是村民捐献的。你不但出资做书架,而且把所有收藏的书籍杂志都捐出来了。

庞亨福:书有人看,看的人越多,证明你的书越有价值。我们村里做生意的人较多,所以商业类、励志类的书籍较多。我比较喜欢文学。许多艺术类书籍,特别是美术文学作品,都是朋友赠送的。到书屋看书学习科技、交流沟通的人多了,村里的风气会越来越好。

《农家书屋》:听说你们村成立了义工队?

庞亨福:2012 年10 月村里开会讨论,成立村义工队,不少村民志愿者也加入进来,义务为村里清除杂草,种植花木,改进村容村貌。村经济协会每年出经费,慰问老人,解决村医保问题,全村上下讲奉献、做义工,庄后村也被评为省级慈善村。村里的干部都是志愿者、义工,我也是,理应为乡亲服务。我为村里跑项目,差旅费、招待费,一年下来不知要多少万,我绝不会去报销这些费用。村干部也没有去报销这些费用。为村里的经济产业发展着想,我们先以“庄后村”的商标进行贴牌米酒销售。卖酒喝酒,推广“庄后村”酒,都是一种奉献行为,拓展了奉献平台的广度,其销售收入充实村集体经济之中。

“庄后村”米酒和“黄眉山”野生山茶油、橄榄油成为庄后村品牌产品“金名片”,也是村经济协会开源的主打产品。

《农家书屋》:村里的信息平台,你们是怎样打造呢?

庞亨福:首先利用现代网络,建造信息交流平台,村里建立了网站,村里每位干部都有微博,与各村进行信息交流。我们每年组织一次以苏州为中心的商人聚会,到附近的昆山和华西村,还有浙江省内和天台县内的乡村,进行学习交流,树立新思维、新理念,不断超越自己。

《农家书屋》:你们村庄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规划又是如何?

庞亨福:庄后村距镇区3 公里,距县城15 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生态环境良好,人文资源丰富,民资丰厚,民风淳朴,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恐龙。浙江已发现的五种恐龙,包括浙江吉兰泰龙、礼贤江山龙、丽水浙江龙、中国东阳龙和天台越龙,庄后村也发现了一些恐龙的化石。为了充分利用这个自然资源,我们拟建庄后村恐龙文化园,占地600 亩,计划总投资3.5 亿元,以恐龙园为抓点,分设地质园、恐龙园、农博园、藏博园、艺术园、会所园等。恐龙文化园将成为科普教育基地、文化交流活动基地、游乐休闲基地。最近,恐龙文化园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已正式通过评审。村里的危房改造、环境优化、新农村建设也正在逐步实施。

《农家书屋》:你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吗?

庞亨福:是的,我大多数时间都在村里,公司事务由职业经理人打理,村里的工作比较琐碎,很费时间。我放弃了部分生意,把主要的时间精力放在村里的工作上。村庄是我们共同的家,需要用心管理和经营。村庄可以拓展发展的新模式。我想,村庄也可以像企业一样经营管理,需要现代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形成一种切实高效激励的机制,服务,奉献,学习,才能求发展。

乡村,亟待文化和精神的反哺

《农家书屋》:我知道,你不但是农民、村官、企业家,也是一个始终怀揣文学梦想的人。十几年前,你就开始组织天台和江苏的文艺家进行交流,这项活动现在还继续吗?

庞亨福:1997 年, 我组织天台文化人第一次到昆山采风,我通过“撮合”昆山与天台的文化交流活动已经举办了近三十次,2005 年昆山天台两地文联结为友好文联。昆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很希望两地的文化联动起来。

《农家书屋》:这是你文化情感的延续,也是你的文化圆梦吧?

庞亨福:是啊,当年我有文学理想,写诗,写新闻,后来因在异乡创业,不得不中断了十几年,但这个文学梦更根深蒂固,牵肠挂肚。当初我创业时,就暗地发誓,生意做到一百万以上,就做和文化有关的事。我的理想始终是当作家和记者,我当选江苏商会的副会长后,创办了商会会刊《天台人》,作为苏州商会和其他各地商会的交流信息的渠道,介绍家乡父老的创业经验,传播家乡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宣传家乡。我亲自写稿编稿,很过瘾。会刊已经办了十年,是我的文学梦的延续,也是我提升文化修养的一条捷径。

《农家书屋》:你如何理解或感受乡村中实现的文化价值与自我价值?

庞亨福:我觉得,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乡村、一个地域、一个国家,主要的支撑力是文化,否则就好比树没有根,高楼大厦没有地基。我是庄后村的农民,不为家乡做点贡献,精神上总缺少点什么。乡村,不但需要经济物质的反哺,更亟待文化和精神的反哺。

上一篇: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的“正定试验” 下一篇:“慢城”里体验“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