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裁员“半遮面”

时间:2022-07-26 08:30:05

通用汽车裁员5000人,宝马裁员8100人,福特裁员45000人,法国标致雪铁龙裁员2700人,丰田裁员3000人……全球金融风暴让所有汽车企业无一例外地遭遇寒冬,全球车市陷入低迷,国内车企也不能再隔岸观火,独善其身。截至目前为止,奇瑞、比亚迪、吉利、江淮、长安福特、东风标致雪铁龙、南北大众等自主品牌与合资企业纷纷卷入裁员风波。然而与国外汽车巨头透明的减产裁员公告相比,中国车企在面对裁员时却犹抱琵琶半遮面,暴露出在内外沟通和传播方面的诸多问题。

内部沟通:体现人文关怀

中国汽车企业在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乘用车市场增速明显放缓。据媒体报道,国内最先卷入裁员风波的是自主品牌奇瑞,报道称,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奇瑞正在大面积裁减冗员和实习生,并同时实施减薪的计划。据了解,9月中旬,降薪的通知开始贴到各个车间,从10月开始,奇瑞就大规模降薪,一个涂装厂车间的许多员工的奖金由1200元降到了500元,很多员工无奈离开。

降薪,其实就是变相裁员。对于这种方式,广州注意力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清声告诉记者,降薪作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实施战略收缩的一种策略,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要看劳资双方沟通能否达成共识。如果员工出于自愿与企业共度时艰,主动提出减薪,这种做法很难被指责,如果企业与员工没有任何共识的情况下通过恶意减薪逼迫员工主动辞职,从而逃避补偿责任,这样则有损企业的信誉,不甚明智。

显然,在内部沟通上奇瑞做的还不够。蓝色光标公共关系机构总监潘飞告诉记者,从当前的汽车裁员报道浪潮中,可以看出两个现象,一是忽视内部沟通;二是企业传递裁员的消息过于简单,只是简单粗暴地传递裁员信息,而忽略了为什么要裁员,裁员之后要做什么,未来如何重新塑造自己的企业竞争力。

“员工是裁员中真正受冲击的主体,因此内部沟通尤为重要,需要制定有节奏分层次的内部沟通计划,沟通的原则要充分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钟清声说,内部沟通可分为准备期、实施期和后续期三个阶段。准备期,首先企业高层通过职工代表会议将可披露的企业经营信息开诚布公地告知员工。其次,确定详细的裁员实施计划。最后,企业最高领导向所有员工发出公开信函,讲明企业不得已进行裁员的原因,同时做出有关安置补偿的原则承诺;实施期,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被裁的员工有尊严地离开;后续期,重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

对于正处在繁荣期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突然遭遇的危机让人措手不及。迪思传媒集团总裁黄小川认为,企业应该把此次裁员看作是由危机触发的企业团队组织架构优化调整,关键要唤起员工的“共度时艰”意识。裁员之前,企业核心团队领导能够率先做出“主动降薪”,让可能被裁的员工意识到“困难并非我一人的困难”,以此取得理解,凝聚人心。同时,企业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如庞大的经销商网络,推荐部分被裁员工就业转型。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裁员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员工沟通的方式和途径就至关紧要。钟清声认为,面对面沟通是最好的方式,可以避免电子邮件或其他传播形式信息传递的不完整。对于在职员工,企业可开设裁员救助和心理辅导热线及专用邮箱,并就公司战略调整后的规划与员工进行包括邮件、电话、内刊、座谈会等形式的沟通等。沟通工作越细致,对企业的负面冲击、对员工士气影响也越小。

媒体传播:信息清晰透明

据报道,吉利汽车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吉利集团进行了内部大改革。集团总部部门从22个减少到15个,一级公司从25个减少到19个,并撤消了原有5个二级公司建制:在全集团内部实施“六定”计划:定流程、定机构、定职责、定岗位,定编制、定人员;对于在机构改革中的富余人员,吉利也做了妥善安排,通过集团内部调剂和新基地扩展需求予以消化。然而媒体预测,这样的“大举动”,吉利起码要裁掉现有的2成员工,这或将成为国内自主品牌车企裁员最多的一次。所谓的“内部调剂或内部消化”,很可能是障眼法的说辞,实际上如此大的“波动”很难在短时间内平息。

对于吉利汽车新闻发言人的表态,钟清声认为,企业新闻发言人的沟通应当简明扼要,坦诚中肯,传递更为准确清晰的信息。其中应当包括裁员不得已的原因、为避免裁员所做的努力、裁员的规模和基本的程序、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复、被裁人员的补偿方案及实施情况,被裁人员的基本态度以及企业为安置被裁人员未来生活及再就业方面所做的努力,还应该包括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后的未来基本规划,致力重获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的信任,以避免媒体不必要的猜测,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舆论压力。

据了解,对于媒体关于裁员消息的质疑,大多数汽车企业都选择了回避或否认的态度,目前正式对外公布裁员计划的只有神龙汽车。很多汽车企业在回应时,都是由企业公关部门负责人出面否认,比如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等,这就导致坊间关于裁员的传闻沸沸扬扬,对企业声誉和形象造成一定损害。钟清声对记者说,面对裁员传闻,企业应当对外界传递前后一致、稳定清晰的信息,急于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利于企业声誉维护。正确的做法是,传递清晰明确的信号,如请记者关注目前整体的市场环境,指出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各种战略决策都是一种合理且正当的市场反应,但目前本企业没有此类决策的定案,所以无法告知媒体,但企业对于媒体的态度是开放和积极的。他还认为,企业裁员信息的应由高层进行,以示对被裁人员及社会公众的尊重。

“企业应该本着透明、负责和主动的态度制定相应的媒体策略。”上海哲基公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洪亮表示,一味采取回避和否认的态度会引起媒体的反感,从而产生更大的舆论危机。企业应把面临的实际情况如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成本压力以及企业内部如何减少不必要开支的措施、甚至高层管理人员主动减薪等等相关信息及时公布给媒体,特别在如何给被裁员工应有的补偿方面给予说明,传递虽然企业不得已裁员但同时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危机防范:公关适当介入

由于中外汽车企业在生存环境、舆论环境以及法制环境的不同,两者在披露裁员信息上的方式也就出现很大不同,对于媒体的质疑,国内很多汽车企业往往以“减少生产富余人员的结构性调整”或“末位淘汰制的正常调整”来搪塞。钟清声认为,国内企业在重大信息披露上还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很多企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而且企业公关人员的媒体沟通技巧也欠缺专业性,对企业形象造成损害。潘飞表示,国内企业管理者需要增强声誉资本的意识,在传播上,保持对外声音的持续性、独特性、真实性和行为的透明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样的危机下,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应当起到剂的作用。张洪亮告诉记者,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介入:协助企业相关部门了解内部员工及外部相关方面的信息,第一时间提交给管理层:协助企业相关部门制定内部及外部沟通策略、渠道、方式;协助企业相关部门起草企业内部相关声明和其他相关文件,如实反映当前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面临的压力;建立和外部尤其是媒体的及时、有效的沟通,确保媒体可以第一时间从企业对外的正规渠道得到及时,正确信息。

据了解,欧美汽车巨头无一例外地被卷入裁员风暴,而很多品牌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目前仅限于减产或降低明年销售目标,然而国内的裁员风波也让它们的员工惶惶不安。对于这些企业的危机防范,潘飞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定期让领导人通过邮件、座谈会等形式与内部员工展开沟通,明确明年的目标与策略;二是征集员工提出的当前经济危机中进行汽车销售的方法,增强员工使命感和积极性;三是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四是确定合适的主题与内容,把年底的年会作为激励员工的重要平台。

黄小川认为,此次裁员风波对中国很多企业都是个很大的挑战。对于公关公司来说,应积极抓住市场机会,增强为企业HR提供公关专业服务的能力,使其成为公关公司的一项新业务。他说,其实裁员不是本质问题,降低成本,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才是众车企竞争力提升的根本出发点。

下一篇:谭明:张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