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主题意识张扬性分析

时间:2022-07-26 05:28:41

《满城尽带黄金甲》主题意识张扬性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对人的主体意识群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主题是张扬人的主体意识。实现“情”的意义生活,其次,运用人的主体意识基本观点,对该片艺术之美进行了分析与解读,最后指出,哲学家是在探索生命意义中实现生命意义,艺术家是在表现生命意义中实现生命意义。

[关键词]主体意识 生命意义 艺术美

引言

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简称《满》所以能将人带入美的境界,不仅是导演运用声、色、音等多种艺术元素和实力派演员阵容,为观众带来感官层面的艺术享受,更是观众在对影片艺术之美的欣赏中,受到心灵层面的震撼,因为影片吟唱的是一首爱情之美的悲歌、亲情之美的赞曲,演奏的是创造之美的交响乐。《满》艺术之美的深层寓意,是影片所追求的人的主体意识,也就是人的生命意义,这是《满》艺术之美的根本属性。

一、《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主体意识追求

1.人的主体意识内涵

主体意识,是指人认识到“我是主体”,并要求他人和社会肯定、确认、尊重“我是主体”地位的意识。主体自我意识,包括人的自立意识、自信意识、自爱意识和自尊意识。它表现为人自觉到“我”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体,“我”要按照自己意愿实施自己行为,塑造自己人生,实现有意义生活。“正如近代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首先便是人的自我感觉的发现,即在人的自我感觉中形成的‘我是主体’的主体自我意识”。

人的主体意识,是以人的存在方式为基础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主体意识,即“我”的主体地位的意识,是在“我”与他人、社会形成的诸多关系中,通过喜悦、悲哀和愤怒等情感体验而形成和强化的,并强烈意识到,“我”作为主体的存在,有按照自己对“意义”生活的理解,做出人生追求和选择的权利。

2.《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主题追求

“情”是人的主体意识最集中的体现,是人意识到“我”作为主体存在的最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既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对个体“小我”的爱,还指向对群体、民族、人类“大我”的爱。为“情”而追求,才是有“意义”的生活,才是人主体意识的真正实现,才是可歌可泣的人生。笔者认为,张扬人的主体意识,实现“情”的意义生活,正是《满》的主题和追求。

二、《满城尽带黄金甲》艺术美深层解读

艺术作为生命表现形式,只有在表现生命的欢乐与悲哀,表达生命的渴望与追求,深刻的反映出人的主体意识,才有艺术之美。《满》艺术之美,正是通过表达人主体意识的真情之美,创造之美彰显出来。

1.《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真情之美

真情之美是艺术美的基础。真情中最美的是爱情之美,亲情之美。这是人应享有的最基本权利。是人主体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但人的真情只有在尊严和自由前提下,才能实现。《满》讲述的是一位封建皇后和儿子,为争取尊严和自由,为实现真情而抗争的故事。

一位深居皇宫渴望爱情的皇后,尽管她是皇m中最美丽,最有地位的女人,但也是没有自由,没有人性尊严的女人。皇帝为争得王权而娶皇后。尽管皇后住在金碧辉煌的王m,每一件用品,饰品,服装,都是最昂贵、最华丽、最绚烂,却无法填补精神上空虚。尽管她起居饮食都是最尊贵的待遇,仅喝药这一细节,也派生出多程序绚丽系统,可在至尊至贵的背后,却是一位封建弱女子灵魂上痛苦的。她的尊严被无情践踏,皇帝因缅怀前妻,将皇后冷落深宫20年;她的生命被“深情”的剥夺,皇帝亲自为她精选每一味配药,“温柔”的表达着对皇后的“关切”,当皇后每日喝下那琼浆玉液般的毒药时,观众在视觉美冲击下,心在强烈颤栗。皇后对爱情的奋争,杰王子为母爱而战的选择,不仅是爱情、亲情使然,更是封建重负下生命的呐喊。尊严的呼唤!是人主体意识的张扬。虽然皇后策划的在血流成河中失败,虽然杰王子的生命未能拯救母亲,但整个过程却折射出真情的凄美、壮美,是一曲动人心魄的血色悲歌。

(2)《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创造之美

创造之美是艺术之美的必要条件,也是创造者人性美、思维美、技术美的和谐互动过程与结果。《满》的创造之美,首先来源于张艺谋先生对人性有着最真挚的爱,对个体“小我”和群体“大我”有着最深切的情,来源于他对自由的推崇和人性的张扬,来源于他“意义”人生的强烈主体意识。这也是他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延续到今天,始终保持旺盛创造力,并始终稳居中国电影领军之位的最深层次内因。张先生以主体意识为底蕴,以“情”为切入点,以唯美的思维方式、绝美的创作倾向,创作出一部又一部影像作品,从《红高梁》、《菊豆》、《我的父亲母亲》,到《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无不释放出多维创造之美的神韵。

《满》以为标志,从影片一开始出现的金色发簪,到盛装毒汁的流光溢彩器皿,从作为识别标志的丝巾,覆盖血腥沙场的金菊盛景,到影片最后晶莹破碎,血色毒汁空中优美飞溅而结束的处理,无不体现导演极致美的创作追求。意未尽而曲终,是生命之花的绽放还是凋零?也许是凋零中的绽放,或许是绽放中的凋零!在《满》中,导演以唯美、凄美、壮美、绝美、情美、韵美的意境,创造出多层次艺术之美,它与观众的审美判断与追求,完美融为一体。而艺术家只有体验到生命之深邃,确立了生命之主体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创造之美。

三、结语

哲学家的使命是探索生命意义,艺术家的使命是表现生命意义。哲学家在探索生命意义中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艺术家是在表现生命意义中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张艺谋先生以电影展示人性,以真情关注生命,以生命寄托中国电影的人生追求和主体意识。是奠定张艺谋先生艺术地位的基石,是其创造力经久不衰的真正源泉。我们真诚地期待着张艺谋先生新一部美片、美情、美韵……

上一篇:影视翻译在中国 下一篇:“图”与“底”的辩证:电影中地铁意象的一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