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如何提高初中品德课堂的吸引力

时间:2022-07-26 02:58:58

探索如何提高初中品德课堂的吸引力

摘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 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时代性、理论性。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想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那么如何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呢?品德课的吸引力从哪里来?

关键词:品德课堂 激发兴趣 人格魅力 吸引力

所谓课堂吸引力就是指在上课时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兴奋点上。我们常有这种体会,当人们注意听一种声音,并且产生吸引力时,就会把耳朵侧向声音方向,造成“侧耳倾听”状。当一个物体对你产生吸引力时,你会把视线集中到吸引物上,目不转睛的形成“举目凝望”状。教师在授课时,如果能吸引学生,学生的思维就会集中到所教授的内容上,并随之变化而变化,随之深化而深化,这就会收到教和学的完美效果。

一、教师人格魅力能有效激发课堂的吸引力

教师个人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吸引和鼓励。教师是学生理想中的道德形象,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旦失去了学生在道德上的信任,他的一切教育都将丧失说服力。

事实表明,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要诚心诚意地尊重学生,不能只是看到学生的缺点再去贬低学生,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再去鼓励学生。比如,我班有一名男生叫陈某,进入七年级后,老师们发现他的识字量只有100多个字,连小学一年级的认字水平都没有,也就是说书本中大部分的字都不认识,怎么让他接受书中的知识呢?作为他的品德老师,我没有鄙视他。我发现他热爱画画,所画的东西栩栩如生,我邀请他参加班级黑板报的设计,他也能积极的参与,并能出色的完成任务。课堂上有关生活方面的话题,我都会邀请陈某来回答,他也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一年来,我发现他逐渐喜欢上了我的品德课,成绩也一直在进步。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激情、力量和智慧,就会让人不知疲惫的投入其中,甚至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设计,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亢奋状态。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性情。如果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在一节课开始之前播放一些学生既熟悉,又能够说明本节课内容主旨的音乐,就会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教《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前,播放了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想象一些人遭受各种各样挫折的的情景,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比如,我在讲授《超越自负,告别自卑》一课时,在分析自负者、自卑者与自信者对与同一件事不同心理表现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在一场考试后,分考好和考砸两种情况,自负者、自卑者与自信者分别会有怎样的心里表现呢?学生在拿到问题后积极展开想象,由于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因而学生发言非常积极,你一言,我一语,结论很快就被学生整理好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本来枯燥乏味的纯属说教的一堂课由于巧设质疑而使之变得生动有趣。这不仅让学生对教材内容和教材的知识有了充分的熟悉,也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的心思和注意力,并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3)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国著名演讲家海菌兹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让人所接受。”课堂语言要丰富风趣,语言要有艺术性。语调既平稳又有合于情理的抑扬顿挫,用词造句既有科学的严密性又有优美的文学性,讲课既富有哲理又富于情趣,并有一定的震撼力。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三、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孔子云:教学相长,没有师生间的互动,就难以谈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1)创建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课堂教学实践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课堂上允许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成熟的或不成熟的看法,让学生在争辩中逐渐成熟,形成判断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与统一,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2)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能增强教学过程的预设性,防止课堂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教学活动高效有序进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既要设计好教学内容,又要选择好教学方法,既要设计好教师的活动,又要安排好学生的活动,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又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游戏、分组比赛、小品表演等等,让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总之,教学设计得好,教学方法得当,就能使学生学得好、学得快,学生不感到累,还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从而达到了通过师生互动使课堂活力足、教学效率高的最终目的。

(3)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课堂互动

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却不是惟一的资源,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如地沟油、毒奶粉、毒胶囊事件都可以搬入课堂。随着2012年问题引发的中日关系一步步的紧张,引起了许多中国人甚至是国际社会对归属问题的关注。作为一名品德老师,有义务也有责任让学生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又比如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事迹无不让学生感动,一下子就激发了讨论学习的兴趣。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认真组织教学,让精彩的课堂来吸引学生,同时,在教师个人人格魅力的感召下使学生乐于上思想政治课,从而在深层次上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傅道春、齐晓东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陈旭远、张捷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刘海燕著新华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情感教学心理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低年级孩子良好习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