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还原”出精彩

时间:2022-07-26 01:39:28

[摘 要]面对学生越来越远离传统文化的现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引导,使学生关注传统文化、走近传统文化。以《端午的鸭蛋》教学为案例,通过案例背景、设计理念、案例过程、板书设计、案例反思,对比、还原课文语言的精彩,引领学生走近传统民俗文化,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课堂更加精彩。

[关键词]对比;还原;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054-03

[案例背景]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面对这种现状,教师需要加以恰当的引导。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民俗单元,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本单元的《端午的鸭蛋》是有关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通过“对比”和“还原”,让学生走进文本,加深体悟。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要说出“自己的体验”“真切的体验”与“独特的体验”,因为体验从属于个体,在阅读的瞬间生成,是个体最惬意、最愉悦的一刻。初二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会有一些独特的体验和看法,且他们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和“还原”来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进入文本,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让课堂更精彩。

[案例过程]

一、导入:查预习,谈风俗

1.板书课题

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的家乡在端午节有些什么风俗。

3.思考: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例数家乡的七种风俗呢?

二、读课文,说鸭蛋

细读第2―5段,说说作者心目中高邮鸭蛋的特点。请用“这是_________________的鸭蛋,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谈谈你的体会。

三、品语言,悟情感

师:下面我们就来品味一下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去写他心中的家乡的鸭蛋的。说到语言,作家林斤澜对汪曾祺推崇备至,他说:

(课件展示:别的不讲,论语言,五十年来汪曾祺应当说是最好。――林斤澜)

师:同学们也来仔细读一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句子标出来,待会儿谈谈你的感受。自己先轻声地读一读、品一品。(生自读,圈点勾画,师巡视)

1.方言入文

生:文中有不少方言,如“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师:如果不用方言“白嘴吃”,你觉得该怎么表达?

生:可以改为“直接当零食吃”。

师: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生:这样显得比较繁琐。

生:作者压根没多想,方言是脱口而出的,显得直率朴素。

师:说得很不错,这就是汪曾祺散文语言特点之一――方言入文(板书:方言入文),文章还有其他的方言吗?

生:“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兴,就是方言,是流行的意思。

生:“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空头也是方言。

师:方言入文还有什么作用呢?

生:这些方言词语说明作者忘不掉家乡味!

2.平淡有味

生:“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朗读一般,不够味)用了一个拟声词“吱”,能生动形象地写出高邮鸭蛋油多的特点。

师:你抓住了拟声词来分析,真不错,这声音真的会有这么大吗?

生:用了夸张的修辞,体现内心的喜悦之情。

师:你注意到前面这个动作“一扎”了吗?能不能给大家演示一下这个动作?

(该生演示,还原作者所描写的动作,其他同学观摩并评价)

生:他演示得很好,动作快、位置准,感觉手法很娴熟。

师:似乎只有高邮人才会有这般吃鸭蛋的手法,看来这也可以算是高邮鸭蛋的文化了。红油就冒出来了“冒”字能否改为“流”字?(对比法品味“冒”字的贴切)

生:不可以,“冒”比“流”速度更快,更能体现高邮鸭蛋的油多,看了心里就很高兴,很想吃。(生大笑)

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诱人的感觉朗读出来?

(师范读后,全班齐读,够味)

师:短短的15个字,却能品味出丰富的内涵,语言真可谓是平淡有味。(板书:平淡有味)

生:汪曾祺写作本文时已过60岁,这句话分明是站在儿童的视角来写的,流露出作者的一颗可爱的童心。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吗?

生:接下来的句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这平实的语言有对其他地方鸭蛋的轻视,充满了孩子气,能看出作者的那颗可爱的童心。(板书:童心)

师:最后一句换成“这不叫咸鸭蛋”可以吗?我们来读一读,比较一下。(对比、还原品味句子)

生:不可以,意思一样,但语气不一样。原句有不屑的味道,潜台词是只有我家乡高邮的咸鸭蛋才是真正的咸鸭蛋,充满了自豪之情,流露出作者浓浓的乡情。

师:是啊,从容淡定中诙谐得意之态立时毕现。

生:“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一串短句,读起来一字一顿,似乎是没想好,非常口语化,又朗朗上口,质朴鲜活。两个“多”字,体现了作者为家乡自豪的感情。

师:在这充满弹性的音韵美中,作者因为家乡而自豪的情感悄悄散开,蕴涵着无穷的审美韵味。(板书:乡情)

师: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汪老去世后,他的墓碑上刻有五个字,后三个字是“汪曾祺”。大家想想看,前两个字会是什么呢?

生:“鸭蛋”汪曾祺。汪曾祺对家乡的鸭蛋特别喜爱,所以可以把他和鸭蛋联系在一起。(生大笑)

师:这位同学很有创意呀,只是读起来不够通顺。不过倒是有过作家把汪曾祺比作是高邮鸭子,他所写的散文就像高邮鸭子所下的鸭蛋一样有味。(生点头)

生:“高邮”汪曾祺。这样能充分表现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他就是高邮的代名词。

师:你真是太棒了!也许这两个字未必就是最好的,但这是汪老三个儿女在一起商量的最终结果,她们深知汪老浓浓的家乡情,真是知父莫若子呀。看来,同学们也很厉害,从汪曾祺散文的语言中就能品味出了他浓浓的家乡情。

3.文白夹杂

生:“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这句话文言和白话相互夹杂。

师:你的观察很仔细!你知道“曾经沧海难为水”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生: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在这里意思是吃过高邮鸭蛋,其他地方的鸭蛋就难以看上眼了。

师: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这样说呢?

生:这样就有种淡淡的幽默的效果。

师:是啊,文白夹杂,能带来淡淡的幽默。(板书:文白夹杂)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吗?

生: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读了文章那么多内容,唯独没有提到结尾第6段,有人认为它跟端午的鸭蛋关系不大,可以删去,有人认为不能删去,你认为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生:可以,这段话跟课文内容关系不紧密,课文是写端午的鸭蛋,而第6段写的是东晋车胤囊萤映雪的故事,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

生:我不赞成这种看法,第5段写吃鸭蛋,写用蛋壳装萤火虫玩,很自然就想到了小时候读囊萤映雪的故事,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很好。不过,老师比较赞同后一位同学的看法。老师还有一疑问,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萤火虫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呢?练囊是什么?

生:白色的绢做成的口袋。

师:多精致呀,多好的东西!真的还不如鸭蛋壳?

生:不是,这分明是作者的偏爱呀,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鸭蛋的爱,而且连壳都爱!

师:分析得非常好,看似随意,其实并不随意啊!汪曾祺自己曾打过一个比方,“写作品也一样,要写得有中国味儿,且是普普通通的家常味,但制作时要很精致讲究,叫人看不出是讲究出来的”(课件展示)。这不就是平淡有味的高境界吗?通过平淡有味的语言,我们读出了汪老浓浓的乡情、可爱的童心,读出了汪老对承载着传统民俗的端午鸭蛋的热爱。(板书:画椭圆形鸭蛋及圆形鸭蛋黄)

四、联系生活,引发思考

师:你和家人过端午还吃鸭蛋吗?吃的同学来谈一谈你吃鸭蛋时的心情。

生1:吃到蛋黄金黄且油多的鸭蛋就会非常高兴,吃到不太好的鸭蛋就觉得没意思。

生2:可能会回忆起小时候在农村同小伙伴们一起玩乐的情形。

师:今天有的人已经淡忘了这个习俗,有的人还保存着吃鸭蛋这个形式,但已经没有了那份兴奋、投入和热爱的情怀。其实何止是吃鸭蛋,又何止是过端午,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已经有很多传统文化离我们渐行渐远。

(课件展示:这是不是个遗憾呢?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就让这节课的结束成为我们思考这些问题的起点吧!

[板书设计]

[案例反思]

《端午的鸭蛋》通俗易懂,基本上属于“一望而知”的课文,只是写作的年代和所写的地域离我们有些距离,林斤澜说:“别的不讲,论语言,五十年来汪曾祺应当说是最好。”如何引领学生去品味汪老的语言特色并把握作者的情感呢?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中告诉了我们具体深入研读文本的方法,那就是“对比法”与“还原法”。

“对比法”与“还原法”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深入地体会文本的语言特色及蕴含的感情。回顾这节课,教学重点落在了“品语言,悟情感”和“联生活,引思考”上,通过“还原法”,将方言还原成普通话,将文言还原成纯白话,用还原后语言的和原文进行对比品味,就能轻松地引领学生把握汪老的“方言入文”“文白夹杂”的语言特点及其作用,通过关键词“冒”调换成“流”,“这叫什么咸鸭蛋!”改为“这不叫咸鸭蛋”等前后的对比,朗读体会比较,品味平淡有味的语言特点。在还原与对比中,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就自然会清晰地显现出来。同样,联系生活,用我们现在的端午节的习俗与作者儿时故乡端午的习俗进行对比,则启发我们深思:我国的传统习俗等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

“对比法”和“还原法”是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与涵义,更要关注文本的形式,带着这样的方法与视角去读文学作品,往往就如二郎神的“第三只眼”,能见到歌德所说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的文本形式。这样的课堂才能切实做到孙绍振先生所说的“在语文课堂上不再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启发下,揣摩出隐藏在文本背后更深层的东西,这样的课堂也必然是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蒋晓美.文本细读的有效对策[J].教育观察,2014(5).

上一篇:浅谈某跨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转体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时间同步误差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影响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