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07-26 01:04:04

小儿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的合理方式。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5400针次,其中,3~6个月龄4058针次,18~24个月龄1342针次。之后产生不良反应99例,将所有小儿按照月龄不同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058例,为3~6个月龄的儿童,观察组1342例,为18~24个月儿童,对所有小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探讨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局部反应发生率为0.59%(24/4058),全身反应发生率为0.17%(7/4058),观察组分别为3.10%(42/1342),1.94%(26/1342),在季节影响上,夏秋季较冬春季小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结论 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对于3~6个月龄小儿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小儿在冬春季接种温度更加适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不良反应;小儿;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属于百日咳,破伤风与白喉的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主要是精制白喉,百日咳疫苗及破伤风类毒素依据适当的比例加以佐剂合理配制出来,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1]。百白破疫苗对预防破伤风效果最好,采用破伤风疫苗两针免疫之后,患者被接种血清中抗毒素均能够达到保护水平,抗体维持时间在15年左右,保护率达到95%以上[2]。为探讨小儿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的合理方式,对我院接受诊治的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之后产生不良反应小儿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5400针次,产生不良反应99例,将所有小儿按照月龄不同分成两组,分别为月龄在3~6个月龄的4058例对照组,月龄在18~24个月的1342例观察组,根据夏秋季及冬春季划分,夏秋季小儿接种2692例,及冬春季2708例。

1.2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之后产生不良反应的小儿99例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对每位小儿患者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之后出现的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小儿夏秋季及冬春季反应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局部反应发生率为0.59%(24/4058),全身反应发生率为0.17%(7/4058),观察组分别为3.10%(42/1342),1.94%(26/1342),在季节影响上,夏秋季较冬春季小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见表1、表2。

3 结论

由此可见,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对于3~6个月龄小儿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小儿在冬春季接种温度更加适宜。

百白破疫苗接种一般反应主要是来自百日咳包含的菌体成分,患者局部会出现红肿硬结及疼痛症状,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应,这在接种疫苗之后最为常见,但会在小儿接种后两天恢复正常。偶尔也会出现皮疹抑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百白破疫苗必须在2℃~8℃中运输储藏,在对小儿接种时必须严格按照接种步骤进行,在过程中注意接种禁忌症,无菌操作。一旦医师在接种时剂量输入过大且注射过浅,接种前没有充分摇匀,就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疫苗的抗原性、接种的次数、小儿的个体体质差异,自身身体状况,精神因素及免疫功能之类的体征同样会影响接种反应的不同结果。为了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院方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处理。

预防措施主要有:①严格执行国家的疫苗的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保证疫苗质量;②疫苗取出后静置2~3min,在注射疫苗之前充分摇匀疫苗,保证佐剂和百白破混合均匀,有效减轻疫苗刺激小儿局部肌肉组织,确保对药物的充分吸收,避免小儿出现硬结红肿症状;③通过留置气泡技术,用注射器抽吸合理药液量之后,吸入0.1~0.2ml空气[3],在进行注射时使气泡处于上方,在全部药液注入小儿身体中时再将空气注入,保证药液充分进入小儿深部肌肉组织[4];④百白破吸附制剂必须进行深部肌肉注射,在连续多次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时,要注意进行接种部位更换,可以在小儿两上臂三角肌进行轮换注射;⑤接种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用酒精棉签进行消毒,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眼;⑥对家长进行教育以保护小儿接种前后的健康,在小儿接种前避免小儿过分活动,有效预防小儿局部受汗液刺激出现副反应迹象,在接种当天,让小儿在室内玩耍,尤其在炎热季节,不要让小儿受脏物污染,禁止小儿接触自身接种部位;⑦嘱家长当晚可对接种部位用清洁毛巾50°~60°湿热敷,10~15min/次,次日起1次/d,连续几天;⑧备齐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当小儿出现过敏反应时需要即可令患者处于平卧姿势,保持周围安静,做好保暖措施,1:1000的肾上腺素儿童每次每公斤体重0.01ml,皮下注射。如果10min后不恢复,可重复注射1次,如果小儿出现呼吸困难,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参考文献:

[1]曹国强,王堂,贾荣盛,等.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反应调查分析与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3,02,(04):449-450.

[2]'Mr.Shealy.Early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adsorption diphtheria-pertussis-tetanus vaccination against rubella vaccine BBS should[J].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2010,12(02):169-170.

[3]周翠云.减少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措施探讨[J].临床和检验杂志,2011,06,(01):36-37.

[4]于涛,杨秋梅.小儿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29(8):220-221.

上一篇: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探讨 下一篇:脑外伤治疗采用早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的...